丽江·长江第一湾

标签:
旅游唐天骄丽江远方的家杂谈 |
分类: My_Journey |
说到丽江,所有人都会说丽江古城我知道!那首著名的《一瞬间》,艳遇之都,客栈民宿里住几天,还得穿上松松垮垮的棉麻裙,人人都要在丽江明晃晃的太阳下放空一会自己,人人也都要在深夜的酒吧里把酒言欢,聊一会人生。
注明:以上,是没去过丽江时候的我,从四面八方得来的“丽江之感”
那么褪去旅游城市外衣的丽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大多数土生土长的丽江人又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正在看文章的你,是不是也从来没有想过。跟着我们的摄制组来看看那个质朴的丽江。
长江行的拍摄,自然离不开长江。我们的第一站来到的就是万里长江第一湾,从前我对于河流的大拐弯除了视觉上的欣赏,并没有太多的感触,但这里却有所不同。这个拐弯使得我们国家又多了一条重要水源,并且孕育了长江文明。而长江第一湾所在的石鼓镇也是一个文人辈出的地方,到现在当地人也十分重视教育,出了不少成绩好的孩子。
我们从长江第一湾下来就去了石鼓镇的望城坡,走进这个小村子简直就像在花园里行走,山坡上尽是果树,村民家里更是精致的像是小小园林。从硕大饱满的绣球,到名贵的兰花,各种各样的盆景在这里拼凑出了主人家的田园风情。小院外还是骄阳似火,毒辣的阳光烤的人难受。小院里面阳光透过金桂树茂密的叶子,变得温柔了许多。屋檐下的圆桌旁品一盏清茶,赶赶活活的拍摄也多了一丝从容。这一个个小院里生活的大哥大姐平日里都是普通村民,他们有自己要照看的农活,也有清闲时刻仔细打理盆景的雅致。并且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这个村子走出了不少一流大学的学生,也许美好的家庭环境更会促进人们的进步。
望城坡的村民们是生活中的艺术家,在白沙古镇,我又认识了这样一位艺术家。他的手很粗糙,因为常年低头创作,背有些弯驼。他很沉静,有时候可以一句话都不说,但拿起自己的作品,又可以滔滔不绝的讲个不停。和老师是纳西族制铜工艺的第六代传承人,我们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在家里像往常一样手握铁锤,打着一件铜制工艺品。小院的大门敞开着,随时有人进进出出,可和老师的头却没有随着人群的靠近而抬起,彷佛他与我们之间隔着一堵看不见的玻璃墙,他就在自己的小世界里,静静的雕琢着眼前的铜器。
跟和老师相处一整天,向他请教制铜工艺,自己也拿起锤子,学着老师的样子敲敲打打试着做点东西。我发现这位制铜大师平易近人,充满耐心。他对我说,别着急,只要你有时间,就慢慢做。只要有耐心,
一定能做好!说这句话的时候,他的脸上有一抹淡淡的微笑,我知道,这听起来是再普通不过的一句话,却也是做出好铜器的秘诀所在。一瞬间我就明白了,和老师脸上的沉静和眼睛里的干净就是铜器带给他最好的东西,那样的纯粹才能将一门近乎失传的手艺保留下来,也正是这份坚持让他拥有了世人羡慕的纯净人生。
后一篇:丽江·花园一样的华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