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阿克苏·长城牵手丝路

(2016-07-15 06:58:47)
分类: My_Journey

   

时间飞跑,一个月的时间不断收到大家的留言,都在说天骄是不是变懒了,节目上最近都不见。还有好奇心和想象力强的推断,我一定是跳槽或者转行了,不然怎么会忽然我就从屏幕上消失呢?我回复大家,长城的收尾篇我会出现,没想到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这样消逝,在《长城内外》大选题即将结束的日子里,我也终于处理完自己的家事,开始了新系列的制作。

回顾拍摄阿克苏的日子,是我生长到26岁的年头里最不容易的日子。工作繁忙间,突如其来一件坏事----家人生病。病症虽然不重,但手术迫在眉睫,并且手术难度之大超出了全家人的想象。我是个吊瓶都没打过的人,看病是如何的流程都不清楚,过去四五个月的时间里几乎跑遍了北京的好医院,幸好有许多热心的朋友听我诉苦给我鼓励,慢慢的适应着。3月的阿克苏黄沙漫天,却成为我整个“医院岁月”中最快乐的日子,家人的问诊情况稍有缓和,我得空去到纯净的新疆秘境暂时逃离北京压抑的天空。

  

阿克苏属于新疆的南疆地区,是古老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也保留着许多烽燧。它的春季并不美妙,沙尘天气是美景的杀手,一下飞机,干燥的空气混合着沙土的气味,不小心深吸一口觉得微微干呛,有人看我写到这里一定是觉得我不喜欢这座城市,当然,那个时候的我也觉得会不喜欢这座城市,后来事实证明、我势必要会再去,只是时间未知。

  

我们到访的第一个烽燧是克孜尔尕哈烽燧,这座烽燧曾经被收录在长城邮票之中,黄色的戈壁滩上直直的矗立着一座高台,显得壮观又突兀。这座烽燧有着非常久远的历史,高科技的保护手段延缓了它被岁月吞噬的速度,因为体量庞大又拥有着动人的传说,这里虽然位置偏僻,却也吸引着许多人前去游览。守护这座烽燧的是一对夫妇,丈夫在旁边的克孜尔尕哈石窟巡护,妻子就守在烽燧之下。两个人互相支持,互相理解,一守就到了现在。丈夫木讷寡言,曾经一个人守在烽燧下,常年的独居生活让他习惯了沉默,在我采访他的过程中,有时候他甚至话说了一半,就停了下来、一个人愣一会神,接着做手边的事情,再追问一遍的时候,他才会回过神来,继续回答问题。而妻子的性格却开朗热情。喜欢红色的衣服,汉语不好却希望能与我们多多交流,害羞的倾诉着对于丈夫认真工作守护文物的欣赏,私下里更像是爱人身边可爱娇弱的女孩儿,偷偷的跟大哥抱怨着,为什么不在镜头前多夸夸她,多说说多么喜欢她!这是一次非常特别的采访过程,体会了他们守护文物的不易,也感受到了这片纯净大地上沉静的人心

  图片左下方就是我跟这对夫妇站在一起的影子,看着高高的烽燧和我们比肩而立的身影、我的耳边似乎又想起了他们生生的普通话和爽朗的笑容

  

古老的新疆有许多独具地域特色的风物,常常我们都会选择小吃和物产作为一个地方的代表特色,这一次我们选择的却是当地的土肥皂。肥皂是日常生活里最不可或缺的了,人们总有清洁的需要,其实关于肥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千年之前,最早的肥皂据说起源于美索不达米亚(不要哼哼周杰伦的歌),人们无意中竟发现动物油脂和草木灰接触之后居然具有清洁的能力,而到了1791年,由于制作方式的改变,肥皂终于不再是奢侈品。我们此行要介绍的土肥皂就是遵循着古法原则,它们形状有点奇怪,味道也不好闻,干燥之前的样子甚至像极了💩(不好意思,我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形容词),但清洁能力真的相当不错!不过,大批量的依照古法制作还是很有挑战性的,比如大大的搅拌池温度极高,操作有些危险,也比如像我这种新人在制作的时候总是把还没成熟的肥皂泼自己一身咯…

   

是不是真的超像💩………

终于乱七八糟拼凑了第一集阿克苏的文字,时间也已经来到了北京时间凌晨2:25,新系列的拍摄紧张的不能再紧张,每天要进行十个多小时的采访工作让我打字的时候都觉得有些恍惚。明天又是一早开始满满的行程,祝各位周末愉快,记得开电视哦~

 

最新鲜的新加坡剧照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