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康 • 关于汉阴城里的忘年之交

(2015-02-09 07:10:11)
标签:

cctv-4

远方的家

江河万里行

唐天骄

旅游

分类: My_Journey
安康 <wbr>• <wbr>关于汉阴城里的忘年之交
整个拍摄里最开心的一个早上,我们亲爱的梁导居然在箱子里藏了给我的圣诞礼物,我滴个妈妈,感动的我口水都要留出来了~~

从汉中直接去了安康,跑了半天的高速公路,在路口交接。一见面,安康的兄弟们格外的亲!虽说我们几个没有一个来过安康,可当地朋友倒像是见了老朋友一样~

与安康该说算是有缘。拍摄百山百川行的时候,我在四川达州,原本排播表上是我拍完达州接着去安康,后来因为时间难以错开,瑶洁又临危受命,绝对算是帮我解决了任务冲突。看得出来,安康朋友对于我们的亲热源于上一组的同事与他们相处愉快~一路上,我们摄制组凑一辆车,当地的工作人员凑一辆车。路上大家都困倦得很,几乎没有交谈,一落座就抓紧闭上了眼睛。毕竟已经连续作战了17、8天,继续在路上,体力和心力都开始处于一轮下滑状态。

到了宾馆,我带着肿胀的双眼和酸痛的四肢去到阿杜的屋里,老沈正手掐香烟津津乐道于汉阴的拍摄点。我一看,说的这么热闹,肯定拍起来也不难实现~心里顿时安心了许多。
安康 <wbr>• <wbr>关于汉阴城里的忘年之交
跟老沈关系这么好,居然就没给个正脸的照片~~

这里要着重介绍一下老沈其人~老沈是汉阴旅游局的一位老大哥,有一位娇羞的美丽妻子,还有一个可爱的漂亮女儿。从未见过老沈夫人,确总听旁人说,老沈极有福气,找了一位很贤惠可人的爱人。有一次我们去一个早市踩点,老沈说:别看我现在两手插兜,什么也不管,但平时我都要早起给夫人买菜买早点,我们汉阴男人就是比较顾家~你瞧,对于妻子的关心悄悄流露。
老沈还是本集的出镜向导,面相白净的他写的一手好字,郑板桥的乱石铺街,老沈练得自成风格。而除却文的,武的也相当厉害。我们在拍摄小酥鱼的饭店里老板娘邀我们吃核桃。硬邦邦的核桃,老沈一手能拍碎俩~稀松平常的在我们面前表演了一会硬气功!好不厉害~

这头一站,老沈选择带我们去凤堰梯田尝一种酒。酒是用果子酿的。说实话,拍摄也有几年光景,没见过没吃尝过的东西越来越少。经常跑到一个地方,大家总端来一个盘子,然后边给我夹便对我说,小唐,你肯定没吃过这个,你们北京肯定没有。一开始年纪小,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总是坦率的回应。后来,为了感谢当地人的热情,还有当地人对于家乡物产的自豪感,我常常笑着赶紧吃掉,第一时间做评价,积极回应。这里边有些善意的谎言,可这回,酿酒这果子我是真的真的从未见过啊!
http://pic.baike.soso.com/p/20090711/20090711112517-842329610.jpg• 关于汉阴城里的忘年之交" TITLE="安康 • 关于汉阴城里的忘年之交" />
酒是拐枣果子酿的。看到“拐枣”这名字,恐怕要有一半人喊认识,一半人跟我一样,听都没听过。一路上大家一直都在猜,到底什么是拐枣?直至两面相对,四目相望,还是不是眼前真面目。好啦好啦,下图就是传说中的拐枣啦!每次遇到这样的植物果实,总觉得大自然真是神奇,纬度有所变化,海拔有所变化,甚至仅仅是一山之隔都能够生长出独一无二的植物。在大地深处有多少我们看不到的运动,造就了多么丰富的地质构造和土壤营养类别,真是让人菜都猜不到。

我感觉,拐枣非常像小鹿的鹿角。弯曲拐着直角的果实就在转弯处挂着拐枣的种子。当地人说拐枣特别好长,没人特意去摘,因为拐枣树通常高而挺拔,到了酿酒时节,人们踩着丰收的日子去树下拾捡,那些熟透了的,就随泥土发芽,久年之后,便长成了又一片高直挺拔的拐枣林子。大自然总是慷慨的赠予我们太多礼物,这样不需劳动的美味经汉阴人的手完全转换了品类,成为了梯田人家桌上的一碗美酒。
安康 <wbr>• <wbr>关于汉阴城里的忘年之交

汉阴人喜欢文化,这的人们生活的极有情趣。会写字,会作诗,闲暇刻个章子,厨房里还能做几个好吃的拿手小菜。本地人常说自己的家乡是三沈故里,这沈氏三兄弟也都各有所长,各有早已。沈尹默的字极好,沈兼士先生早年间就是先锋的新诗诗人,因为前段时间《黄金时代》的热映,特意看了萧红传,这虽是一个人的故事,却有着整个时代的缩影。那个时代的新青年们用中国文字拼凑出另一种新式的美感,它即有中国人内在的含蓄,也不失中国人耿直的性格。沈兼士先生的那首新诗我记不完整,大体是脑海中的样子。“黑夜里,我走在空无一人的大街。只有电线杆直立在身旁,我与他并排地站着,而没有靠着。”我很喜欢这几句文字。几十个字里有太多那个时代的无奈与踌躇满志。

汉阴人管文房四宝叫生活。这是老王告诉我的。老王又是我们本集的第二位向导。老王性格开朗豪放,知识渊博,很有文人的儒雅。他的长相,一直以来我都觉得非常复古。行事作风很有自己的原则。对于汉阴,无论饭桌上的小吃,还是书卷上的典故,只要问起来,都能说个1234567。老王做事很严谨。为了给我们讲明白城里的河流,哗哗看了一夜的书,第二天还专程带来资料,供我们后期使用。其实大家有所不知,中国幅员辽阔,每一座山头,每一条溪流都像是人体身上细密的汗毛,天天看着也数不过来道不清楚的,难为了我们一路上相遇的那么多认真做学问的人,有些事还真就不是眼前的一清二白那么简单,偏偏要追溯到盘古开天才说的清楚。这些个知识真不是随便一个水系科员就能说明白的。要么说大家喜欢看我们的节目。老师们会把节目里的内容放到试卷上去,那都是有原因的~说到这,还真为自己和若干个老王一样的好老师交流过而感动和骄傲。
安康 <wbr>• <wbr>关于汉阴城里的忘年之交
红衣服的是给我藏礼物的梁导~蓝衣服的是小女子,红衣服身旁的灰衣服是老王,而最后一排条纹毛衣,头抬得最高的就是老沈啦~~

我与老沈,老王,年纪相差个20岁上下。初到汉阴,也因为长途拍摄的疲惫偶尔流露出小孩子的不耐心。也许就是因为汉阴深厚的人文影响,这地方的汉子妇人竟都如此的宽宏大量,体贴入微。1个多礼拜的拍摄里,我们结下了深厚友谊。人与人的相遇真可谓是妙不可言,即便美景美食面前,不合时宜的相遇也无非换来萍水相逢。而缘分足了,身高差它20公分又何如,天寒地冻又何如,天生与你亲近的人即便你无理取闹一下也还是打心眼里喜欢你。我就是如此的幸运,在汉阴这一路上,有幽默的老沈,有豁达的老王,还有一个记得分我水果啃一口的好兄弟小蓝~因为这群人,我与汉阴的情感又不相同了。不知道在节目里,这些情谊你们能看出几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