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泉州·沉淀与飞扬

(2014-02-28 10:10:35)
标签:

远方的家

唐天骄

旅游

分类: My_Journey

泉州·沉淀与飞扬

去泉州之前见了一次王静姐,知道我要去泉州,她对我说:泉州!那里很好!东西很好吃,城市也很舒服。其实那个时候我已经看过了沿海行时候的节目,一连好多集,内容丰富,也透露出这是个历史厚重的地方,因为有着深深的积淀,在现今透漏出来的魅力则更加的吸引人。

 泉州·沉淀与飞扬


降落泉州,天光已经收了,黑色的夜空泛着红色,这是因为城市繁华的灯光带来的红晕,像一朵祥云笼罩在上空,我们很快见到了来接我们的小曾,叫他小曾是因为他很阳光年轻,但因为我的年纪确实比较小,所以后来我改叫他曾总~~哈哈

 

上车之后就感叹,原来泉州的机场距离城区这么近啊!泉州好繁华啊,灯光霓虹装饰着街道!泉州晚上好热闹啊,还是人流熙攘!然后就是安静的坐在位子上,任窗外的灯光挨个的扫射我的脸庞。过了一会,灯光越来越少了,路的两旁不再有热闹的街市,只有一栋栋高大的楼房,楼房的窗户里是一个个黑窟窿,只有路两边的高高瘦瘦的黄色路灯照亮自己脚下的地方。我忍不住问杜导,这是要把我们拉去哪住啊?怎么还越来越黑了呢?杜导回头跟我小声念叨:我也不知道啊?于是问曾总,这是要去哪啊?我们住的地方很远吗?曾总回头解答,刚刚路过的是泉州的晋江城区,真正的泉州城区还木有到咧~~~好吧好吧,没事瞎担心的我这样很不好啊~~~

 

大概20多分钟的车程,闪烁的灯光又进入了我们的眼帘,当然,这次来到的就是泉州城区咯~放好行李,笑嘻嘻下楼来,等着曾总给安排生活。曾总说,泉州的夜市很有特色,要带我们一块去体验一下。大家整装待发,却不知道等待着我们的是人挤人的小摊子还是别的什么。

 

在我们酒店不远的地方就是一条著名的美食街了,因为我怕胖,大家也都在飞机上吃了随机的餐食,所以还是不打算再吃正餐了,曾总就把我们带来尝尝泉州的小吃。曾总说,泉州小吃相当有名,泉州人爱吃,会吃,也喜欢吃,但是泉州却很少有胖的人,原因就在于他们饮食的健康性,所以让我放宽心,在泉州绝不会胖滴。我笑眯眯,笑眯眯,心中放心几分,那就小小的放肆一下吧~

 

第一道美食就是面线糊,其实看到照片的人一定会觉得,这看起来非常普通,不论卖相还是内容似乎都挑不起人们对于美食的需求,如果你这样想,你就错了~~~因为这道家常美食真的让旅途劳顿的我们非常的解乏,鲜美稠厚的汤里裸着细细软嫩的面线,曾总说,面线糊的灵魂在汤,汤里放了多少种新鲜食材,熬制的火候和时间都会决定一碗面线糊的香气,口感,味道和营养。在面线糊里还可以根据喜好自己添加海蛎,鲜虾,香肠,猪肠,油条……太多太多的浇头了,喝下一碗,暖暖的,对于消化来说,胃部也没有负担,于是不费劲的一碗就见底了!好吃呀!好吃!虽然好吃到我太投入,但是接下来的美食也真的是道道有特色,我不一一列举,只留下图片,省的你们发现,我是个典型的吃货~

 泉州·沉淀与飞扬

牛排

泉州·沉淀与飞扬
牛肉萝卜汤

泉州·沉淀与飞扬
肉粽

泉州·沉淀与飞扬
烫生菜


泉州·沉淀与飞扬
典型的泉州面,已学会,常在北京做来吃

泉州·沉淀与飞扬
山药羹

泉州·沉淀与飞扬
海蛎羹

泉州·沉淀与飞扬

泉州·沉淀与飞扬
曾总家的面线呢~


泉州工业非常有特色,我们常见的很多国产户外品牌都来自这里,并且服装业也是发展庞大,在全国甚至全球很有影响力,而茶叶在泉州同样也是一张名片。因为大名鼎鼎的铁观音就出产于此。

 

铁观音产自安溪,传说观音托梦道有好茶,因而遍寻大山,终寻得观音所说的茶树,为发展茶树,引种在铁盆之中,所以也得名铁观音。在福建广东地区,人们本来也有着饮茶的习惯,不管是街边的小门铺,还是随便走进一户人家,家家户户都有正在香气四溢泡着的铁观音。而今,很多年轻人也特别喜欢铁观音甘甜清爽的口味。

 泉州·沉淀与飞扬


泉州·沉淀与飞扬

跟着做了好多年铁观音的魏师傅一块走进村子,这里的大山上遍地都是整齐的茶树,绿油油的叶子,强壮有力的枝干都在向人们展示着强烈的生命力和与安溪山水的融合感。挑选茶叶的过程和炒茶的过程都会在节目中呈现,而我对于铁观音采访印象最深刻的是魏师傅对于茶叶的喜爱。只要是抱起茶叶,不论多种的麻袋,扛在身上都好像没有重量一样,走多少路,翻几个小山头都没有关系,脸上始终挂着笑容。他跟我说,小时候大人如果能招呼小孩子去帮忙,对他来说简直就是最大的肯定,那种快乐的心情,他到现在也不会忘记,而躲在一旁学师父手艺的日子,也让他终身无法忘记,他说炒茶很辛苦,现在很少有人愿意用手工炒茶的方式来做茶了,科技的发达让机械慢慢取代了人工,但是大自然总有自己的规律,用手掌去感知茶叶的细微变化永远是机器和科学公式取代不了的。所以至今,魏师傅每年都会坚持炒茶,当然数量非常有限,但是他也还在坚持,因为慢慢的,炒茶将不再是一种单纯的工艺,更是中国茶文化重要的一部分,他需要更多的人发自内心的去热爱,去延续,让古老的传统予以保留,让精到的手艺不再流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