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山里的路

标签:
远方的家唐天骄旅游杂谈 |
分类: My_Journey |

5点半就醒了,山间小镇本该沉静的让人都不敢大声说话, 结果黑夜里星星点点的灯光欺骗了我,一夜的拉矿车不眠不休, 还有大早就唱歌的大公鸡摧着人勤劳,好吧好吧, 就着一早的清凉起身吧。跑去公共洗手池刷了个牙洗了个脸, 趁着大部队还没起床,赶紧就着大镜子打个底, 然后就捧着化妆品自己回屋化妆去了。一夜的睡去被闹醒, 睡去被闹醒,搞得我起床气极重,无法控制的撅着嘴下了楼。 吃过米线,出发!
山里的空气真新鲜,清透的空气带着若干个水离子钻进我的鼻孔, 多吸上个两口你都精神到骨子里,走着半米不到宽的山路, 前往北盘江入六盘水的地方,一路上对面过来的人极多, 原来那天是街子天,俗称赶集日。 太窄的路使得每个错身都是一个亲密的招呼,大家谦让礼貌, 互相搀扶着过路。迎面来了位喜庆的奶奶,我也随口搭了句话, 没想到这句话倒还让我们聊了起来。老人家60多岁, 带着山上砍来的木杆杆去集市上卖, 换点钱也顺道在集市上买点需要的东西。这话一聊, 奶奶是一直握着我的手,这也让我颇有些舍不得与她分手。
走到源头,喝了口清甜的北盘江水,这股清甜将会顺流而下, 汇入珠江,润泽万家。本来就是好奇身后的两架桥,谁知走近一看, 这桥要过起来还真是需要一点勇气。 松垮的木板轻飘飘的叠在铁索上, 木板下面还铺着一层粗细不一的枯树干。木板参差不齐, 露着左左右右的大缝隙,窄的有个四五厘米,宽的得有几十厘米。 一个年轻人一脚踏在铁架上,一脚踏在木板上,叮叮当当敲打着, 招呼一句,原来是在修桥。
站在不足一米宽的吊桥上,微风吹荡, 送来阳光下的凉爽,可这一刻,我是真心希望这风能停一会, 哪怕等我采访完再吹也好。 因为每吹一下我就忍不住望到一百好几米桥下面的乱石滩, 忍不住想万一什么东西掉下去...心里不禁抖一下。 也许你觉得我描述的过了。 可我们另一位摄像大哥康康可真是没踏的过来这座大桥, 走了也就2、3米,就原地停下了,蹲在那脸色煞白,扶住机器, 眼睛不知道看向哪里。我赶紧喊着问他怎么样, 顺势也喊阿阮去接他。他说实在过不来, 所以大哥家的所有拍摄内容都是阿阮一人完成的, 而康康被大桥拦在了那边。
从大哥家回来,天也下起了雨点,我们原路返回, 躲在半个山壁里前行。终于在雨大起来之前钻进车里。 大哥家的桥走的人艰难,新路也会在不久的未来取而代之, 给那个村子带来一些美好的改变。
有些地方因为有山,路变成了全山人一生的渴望。
可惜那铁轨上的文艺照都在朋友的相机里,只能下次再来显摆了。
寥寥手记,落在纸上并不那么沉重, 可山里的路确是老百姓心头上的要事。 从田埂到家里要条细细的羊肠小道。 从自己的山头去接另一个山头的爱人要路来联通。 从山里的宁静去山外的繁华要路来引导!出路,出路, 老祖宗留下的语言早已预告给你更多丰富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