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与子
(2017-06-09 15:31:07)
标签:
孩子母亲定位自由意义 |
分类: 社会教育叙事 |
文/塞外胡胡
一对夫妻在琢磨怎样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至少列出一百条家庭规范,条条款款都是为孩子成长的自由,而反过来,条条款款都是困住了孩子的自由。原因只有俩字“溺爱。”
分析母亲与儿子的关系,首先站在人性的角度上为他们定位,这是家庭教育的关键。
母亲和妈虽然指的是同一个人的两种称谓,事实证明,这两种称谓最终还是有区别的。叫一声母亲和叫一声妈其感觉就不一样,而且直呼起来没听有人张口叫母亲的,却一律喊妈。喊一声妈就意味着身边有母亲的呵护,在母亲的呵护下有温暖,有安全。哭的时候不由自主喊妈,笑的时候也不由自主“唉妈呀,笑死我了。”妈是你觉得自己还不会走路的拐棍,妈是你脆弱的心灵需要随时扶植的手。有妈可叫是世界赐予你的爱,就像身有护身符,走到哪都不怕。
当妈妈在你的心灵和意念上成为母亲的时候,或者你能够有力气称自己的妈妈暗
道一声母亲的时候,那就是真正的孩子离开你的时候,对母亲而言,母,是我生了你;亲,则是意味着从此以后我们的关系是亲的,也可能像亲戚一样,也可能仅仅因为血缘的关系。总之,孩子已经到在独立的时候,该离娘而去了,余下的就只有血肉相牵,血脉相连。在这之后,千年万年,都是割不断的关系,是永远的母系关系。而在这之前,母亲是妈,是拿衣襟将孩子盖起来的女人,孩子享受着呵护,母亲享受着温存。
女人做了妈妈是付出血汗的年头,哺育孩子,教育孩子,关心爱护孩子。而一旦女人升职母亲,首先,她尊享的是孩子的荣耀,或者说还有恪守孤独的渴望。她需要自己保重,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他信心给他力量为他祝福。
孩子在妈妈的身边永远也长不大,他时时刻刻渴望翅膀硬了的一天,他梦幻天空,翅膀硬了,就可以飞了。
当孩子离开母亲之后,他该做的事情首先是照顾好自己的身体,爱惜母亲给的这条生命和这一身顺滑的羽毛。有困难的时候可以回过头来望一望家门,想想曾经母亲的关爱,然后回过头来,擦干眼泪还得继续走自己的路。
做了母亲的女人就不可以牵扯着孩子的衣襟,告诉他你得这样,你得那样,或者告诉他:我是你的母亲你得对我怎样。因为,就在孩子离开你走出你身边的那一瞬间,基本上就注定了这一辈子你们母子之间有多深的恩惠。所有的给予和回报也都在彼此路过的深深湖泊茂密的树林以及沿途的风情。有多少相互之间的埋怨懊悔,就像泼出去的水一样,覆水难收。所以,教育孩子要当早,乘着你还是妈妈的年头。
作为孩子,只要你一步迈出曾经母亲为你圈定的伶仃之地,以后的生活就要靠自己了,那里有你的习惯和你的个性,你可以学习,但绝不可以依附,外面再亲近的人,也没有责任和母亲一样做你的妈妈。你一定要学会生活。生活对于一个人来说也不难,当初母亲生下你,给了你一条完整的生命,同时也将一个完整的世界给了你,怎样活着是你自己的事情。你就不要回过头来,要求母亲还要为你做出什么。传统是传统,人性是人性,感情是感情。
母亲有母亲的自由,孩子有孩子的自由,母与子的关系,从一声“妈妈”的呼唤,到“我的母亲”的回忆,是人生的变迁,这其中亲情的相依和注定,就像村头坝堤上开满燕子依,坝堤荒了老了,长满野蒿荒草,而燕子依依旧开放,它占据着属于自己的领地,为坝堤招来蜜蜂蝴蝶和唱歌的小鸟以及跃然的目光。
总而言之,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生活,母亲难言那种成就感。感情那东西不是刮风下雨,也不是生病长灾,一个智慧的人总要把折磨兑换成赏心悦目的生活篇章,让自己享受也供他人享受。
如果谁说谁还不懂自己,企图干预别人的生活,那是极不客观的行为,母与子之间更应该讲究道义!
201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