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塞外胡胡
塞外胡胡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473
  • 关注人气:76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烟地儿(原稿发于《陕西散文论坛》)

(2016-08-03 21:21:41)
标签:

燕子依

孙二叔二婶

仙家

侄女

大烟地

分类: 散文随笔——西风
 文/塞外胡胡 (粗稿)
 
 
大烟地儿(原稿发于《陕西散文论坛》)

早先年,听我奶奶说过,大烟颗子是燕子衣的情敌,如果这块地里长满大烟,那么燕子衣说什么也不来凑热闹。不知道是大烟欺负燕子衣开花不好看,还是燕子衣讨厌大烟花落了之后就是一个圆圆的大葫芦,用刀一割,就是乳白色汁液,那汁液便是毒品鸦片。我奶奶还说,大烟地还原之后,燕子衣长得比哪块地的都旺实,叶子又圆又大,花开的和大喇叭似的,红的粉的,叶搭叶恋严地皮。
当然,那年月人们是喜欢种大烟的,大烟就近乎于家珍国保,谁家要是有几亩大烟地,那就预示着发洋财,享富贵。穷人家缺吃少穿,仅有的几亩薄地,也舍不得都种粮食,勒紧裤腰带也得种几亩大烟,一来卖钱花,二来自己也过过大烟瘾。
是的,我们小村二等台子就有几亩过去穷人家撇下的大烟地,在斜头巴拉的沟帮子边上。
我小时候也就是四十年前的事儿,那时候我刚会做梦,记得沟帮子边上一年是大豆,一年是谷子,一年是高粱,但不论种那种庄稼,到在五月拔苗除草的时候,大烟地上早就恋严鲜艳夺目的燕子衣,青苗几乎全成了相公,被燕子衣围着,风肥草瘦,你不细看,根本就不知道这地种的什么。
不过燕子衣再好也只是时光的过客,小孩子喜欢这天然的大花园,大人们老远也为这大花园的景象而欣慰,而玩赏之后,还是在一个放学的午后,发现村里的梳着辫子和五号头的大娘大婶们,带着蓝帽子绿帽子、头上剃着砂锅盖的大叔大爷们,抡着锄头将燕子衣连根拔除。那死去的燕子衣,蔓上带着花和叶子,耷拉着脑袋,惨惨的死了一地。即便你用手拎着,甩来甩去,搭在肩上,戴在头上,他也再没有花开满地,像织就的毯子一样那般精神了。过后就是小小的大豆高粱谷子之类,病秧子似的维持娇滴滴的生命,一天一天在地垄上长大。
说也神奇,这大烟地就有这功效,一但燕子以去了之后,庄稼就开始缓秧子,缓过秧子之后,庄稼就见了风的长。五月一过,到在六月若遇上连阴雨,一场雨过,葱油油的绿色就出现了,大豆开了紫花,豆秧盖严地皮;高粱甩开叶子,敦敦实实的头上冒出一个裹着穗子的包包;谷子七岔八岔一颗苗上开出好几颗岔子,生怕人们拿他当悠草拔了,也顶着秸秆秀出一只大穗子。人们为了发挥大烟地的最大功效,种地选种向来都是选最民的。薄地有六十天还仓,小高粱,小黄豆。那么在大烟地扎根生长的庄稼,就得反过来说,也就是黄罗伞大高粱,黑龙江大豆,谷子是大金苗子。一般的凑合凑合就是一百天。
有一年,人们在大烟地收拾燕子衣,老队长上午跟大家聊天,问:“咱这庄稼地里都出产什么?”人们回答得很干脆:“当然是高粱谷子大豆了!”老队长一摇头说:“不对,还盛产美女和神仙。”这话一出口,人们就噗嗤噗嗤地笑出来,接着就是各种各样的表情。人的说:“什么美女,那不过小小年纪就双双抱在一起,在庄稼地里相亲。最后呢,还把孩子养在庄稼地里。孩子哇哇一哭,谁听不见呢。”老队长说:“那可得是有美女吧!公认的。”刚说到这,五号头的大婶就不让了,她说:“我们那孩子也不是偷着养的,大伙都知道,在高粱地摘豆荚,豇豆地下还有香瓜,是我们没出息罢了。”
小小年纪不错,十七八岁若不知道找对象,那不就成了傻瓜了!
于是这一章说说笑笑就掀过去了。
盛产神仙是咋回事?
村里孙家二婶子在拔大烟地的燕子衣的时候,一锄头就扒出一只蜈蚣,用锄头打了几下没打死,蜈蚣跑了。人们吓唬她说:“怎么让他跑了呢,跑了就是成精去了,不知哪天回来,定找你报仇。”孙二婶子越想越害怕,就后悔没打死她。后来,越是害怕,就越是碰到蜈蚣。一连就又遇到好几条,吓得她直喊,心理直哆嗦。到了晚上回家脑子里就塞满蜈蚣的影子。夜里做恶梦吓醒了。孙二叔没好气,说她闹妖,恨恨地踹了她一顿脚。孙二婶子就哭起来。到了天亮眼睛就哭肿了。到在地里干活,人们就问她哭什么,她不回答,依旧是哭。孙二叔白眼看着她,还是要揍她。
孙二叔瞎着一只眼,平时对孙二婶子就是这样凶巴巴的。没疼没热。这一闹,孙二婶子就更伤心了。先是干着活哭,后来就干脆停下手中的伙计,拿手在地上刨坑,一边刨一边哭。哭着嘴里也没闲着,和唱曲似的哭道:“我的孩子呀,我的老羔,我舍不得你们!我一心撒手不管你们,只怕你们也活不长------”
人们琢磨,她是不是想到死路上去了!了不得,找人劝劝吧。
村里有个赵婆子,早年的身份是巫婆,不过早就洗手不干了。但现在人们依旧称她老巫婆。最是能说懂理。有人就把他请来了。她一来就开始劝,连说带唱,先劝了孙二叔,孙二叔低头不知声了。又开始劝孙二婶子,孙二婶子就和她唱着对答起来。孙二婶子到底没输给大巫婆,人们就服她几分。
据说孙二婶子平时也是神叨叨的,有些眼睛独的老人们说过,她不是个平庸之辈,将来,一定有一番作为。
经她这一唱着对答,人们就有点荒了,纷纷问大巫婆,“你劝得了就劝,劝不了可别劝出事儿来。不是闹着玩的!总看着不是一般的事儿呢。”
大巫婆低下头,很久才抬起头来说话,她说:“我的预感就是他要顶香了。咱这村子要出个明白人了。本来是我的,只是我老了,不中用。现在总算找茬,让她出头露面了。”
人们问:“那怎么安排?”
大巫婆道:“暂时就得让她回家躺在炕上,还得有人看着她,听她有什么条件,答应她,就成了。”
人们知道顶香这差事是啥份量,就是精通巫术,和鬼神打交道,专给人治疑难杂症,是超越人类智慧的活神仙。
当时孙二叔就不答应,他说大巫婆胡说八道;再说,顶香就是巫婆了,巫婆多难听,白天黑夜烧香许愿,召神弄鬼,最后,人也闹得人不是人鬼不是鬼的。他最讨厌,也从不信那个。
听孙二叔一说,大巫婆就分辩,旁边的孙二婶子就更哭起来了,眼泪哗哗流,叫着村里死人的名字,挨个哭。
人们七嘴八舌,说着支持孙二婶子出马的话。孙二叔一看,没法生气,就让人拉着孙二婶子的胳膊腿,像抬猪似的,将孙二婶子抬了回来。
孙二婶子在炕上打了几个滚,坐起来,就让人给她烧香,她说自己有话说。孙二叔就被几个女人和大巫婆挤到一边去了。
烧了三炷香,舀来一碗水,放在柜子上,孙二婶子就说话了,她依旧唱着,说她是昆仑山上的蜈仙公,在大烟地修行五百年了,这回出来就是要抓个支使,给人办好事的。接着又说出许多村子里的秘密。人们一想,对呀,平时别人咋没想到呢,毕竟人家已经是成为神仙的人了。
就这样孙二婶子十里八村出了名,从此也改变命运。她很少下地干活,大多的时间都被人秘密接走了,不是看病,就是采坟地,看宅子,而且每次回来都腰包鼓鼓地。人也超凡脱俗,神叨叨,处处显出与一般人不一样。
当初孙二叔是怎样对待孙二婶子的呢,大家都知道,他瞎着一只眼,要多狠有多狠,打起孙二婶子来,几个人都拉不开,吓得孙二婶子没处躲,就哭爹喊娘。
而现在不一样了,孙二叔穿着白绸小褂,哆哆嗦嗦地,原来的砂锅盖头型,现在梳成大背头,动不动就“他二婶子告诉的”,再就是“他二婶子有话儿”。初一十五,孙二婶子不在家,他要在神仙排位前烧香磕头,一跪就是半宿。孙二婶子回来,他远接近迎;孙二婶子一不舒服,他就给孙二婶子下跪,说她身上附着神仙,求神仙们体谅。孙二婶子像支使奴才一样支使他,他笑着屁颠儿屁颠儿跑前跑后。
孙二婶子成了活神仙,那些普通的人们,通过孙二婶子还能结实好多神仙,什么狐仙蛇仙燕仙等等,世间之物没有不成仙的。每当孙二婶子神神秘秘走出村子,大烟地里务必有仙气冒出来,人们就根据大烟地的情形,判断神仙的吉祥。神仙的吉祥,也就是村子的吉祥。
只因为这个,村子里的人都有一副慈悲心肠,从不无辜伤害飞禽走兽;若是村子来了个讨钱要饭的,那简直就是济公转世,不恭恭敬敬送出村子,都觉得对不住人家。
这种日子,一直一直持续了三十多年。三十多年以后,孙二婶子死了,还有人打听着千里迢迢请她看病。村子里上了岁数的人们都非常怀念她,说有她村子可太平了,疑难病症,疑难问题,她一个人就解决了,甚至谁家买房子娶媳妇孩子考学,经她一炷香一捏吧,没有不成的事儿。
——不怕人笑话,我老娘就是孙二婶子的忠实粉丝,三十多年啊!孙二婶子一死,我老娘非常失落。她经常指着大烟地说:“孙仙姐虽然不在了,可是跟随她的神仙们可是都在大烟地里,大白天就显灵,晚上经常托梦。”
原先我是反对的,这分明是搞迷信。后来也不反对了。看到那么多人喜欢孙二婶子,谈论孙二婶子,甚至把孙二婶子的生死都和神仙联系在一起,编出那么多故事,就非常理解他们。
原来大烟地里除了盛产庄稼美女之外,还真的盛产神仙。庄稼地让人填饱肚皮,美女有爱情故事,神仙可以让人提起精神,这样活得才叫充实。
而今的大烟地还在着,九八年变地的时候大烟地是我三叔家的,后来我小侄女出生,我小六妹出嫁迁走户口,自家要调地,就把那块地调在我哥哥的名下,大烟地就成了我哥哥的传世之宝。
我听人们说过,那块大烟地一开始就是我爷爷小时候给地主家放猪挣下的,由于我老太爷子死得早,我老太太嫁了人,我爷爷被舅舅收养,舅舅忙着抽大烟,那块地就没开垦。后来被别人霸占去了。别人家开了之后,就种了大烟。大烟养地,种过大烟的地之后,种啥啥长。
其实这回就明白了,燕子衣是来抢地存活的,否则他年年不请自来,被赶走也毫无怨言。不过她真有眼力,看中了大烟地,五月开花,年年如此。
二等台子的人说,是我小侄女有福,一出生就有了一块上好的口粮田。
其实我小侄女长大了也得出嫁,陪送金银财宝数不清,可土地她带不走。
再后来,人们说土地永远都不可能变动了。
不过几年以后我侄子的孩子出生了,我哥哥一句话,这大烟地就点给孙子。哈哈!
本来不想说大烟地儿的事情,可是由不得人。而今在娘家,成了嘴边的话题。所以我只捡一些简单明摆着的话说说。
 
2016,7,2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