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媒六证的传说

(2014-02-15 12:56:57)
标签:

杂谈

情感

文化

分类: 小说故事——东风

  编辑:塞外胡胡

    过去,在一个村里,住着个叫新郎的小伙子,他独自一人,三间草房,靠开饭铺过日子。新郎很有智慧,三里五乡的人有了什么难事都来找他。他在自家门上挂了个牌子,上面写着:“有志不在年高,无志枉活百年。”
  有三个皮匠去赶庙会,这一天路过新郎的家门,看见牌子上的字,感到稀罕。一个皮匠说:“口气不小,进去看看。”
  三个人一进大门,新郎赶紧出来迎接,礼貌地说:“三位老兄,来来来,屋里坐。”他又搬凳子又倒茶,一阵忙活。

   “没事,我们路过门口,见牌子上写的字,想请你办件事,不知能不能办到?”
  大皮匠说:“我想要太阳大的一个馍。”
  二皮匠说:“我想要海大的一瓮油。”
  三皮匠说:“给我织路那么长的一匹布。”
  新郎听了哈哈大笑:“三位老兄,几时来取?”三人一商量说:“三天就要。”说完三人走了。
  第三天,三人早早来了,进门就喊:“新郎在家吗?”“在。”新郎迎出来。

    大皮匠问:“我要的馍,怎蒸了没有?”新郎不慌不忙地说:“我把面发上了,你去量量太阳有多大,我弄准了再蒸。”大皮匠一听傻了眼,忙说:“不要了,不要了,你爱蒸多大蒸多大吧。”
  二皮匠说:“海大的一瓮油,你做好了吗?”新郎道:“你把大瓮搬过来,我就给你装油。”二皮匠一听,就说:“我本来想难为你,你倒难起我来,不要了。”
  三皮匠又问:“我要的布,织好了吗?”新郎道:“你把路量量有多少丈多少尺,我织的时候好有个头哇!”三皮匠一听也哧一声笑了,摇摇头说:“不要了,不要了。”
  新郎知道他们有意难为人,看他们一个个没话说了,才开了腔:“三位老兄,早听说过你们见多识文,今天求你们办点事,不知办到办不到。”

    “有事尽管说。”三个人一起道。
  新郎说:“我要六证,帮我买去吧。”
  三人听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啥叫六证,也不好意思问一声。三人偷偷一商量,到别处打听去,不能让他看出咱们没本事。
  一天,来在一座山头,叫黄花山,见一位挺好看的姑娘正洗衣裳。他们上前施个礼说:“请问大姐,你们村的没有卖六证的?如果有,要多少钱给多少钱。”

    姑娘一听就笑了:“我家就有六证。”
  这位姑娘叫陈娘,也是个有才的女子。回到家里,她翻箱倒柜,拾掇出六件东西:剪子、梳了、镜子、斗、秤和算盘。又对三个皮匠解释说:“裁衣裳剪子为证,梳头梳子为证,容颜好不好镜子为证,斤两大小秤为证,过量米面斗为证,结算帐目算盘为证,这就是六证。”
   三人听陈娘说的有理,非常佩服她,说:“我们找了多少天,不想来你这找到了。请问你要多少钱。”
  陈娘道:“一分钱不要。只想问问你们是给谁找的?”
  三人道:“给一个叫新郎的小伙子。”
  三人高高兴兴带着六证回来了,见到新郎把东西一交说:“你看这是不是六证?”

   “是是,正好,在哪买的?”“在黄花山,一个叫陈娘的送给的。”“有多大岁数?”“十八九岁。”“三位老兄啊,劳你们再跑一趟吧。”“行。”“给她带上几句话。”新郎说着,提笔写道:“寅时想姑月偏西,菜在园中水在溪。家中有米无人煮,床上有枕少个妻。”下坠“新郎”。他叠了又叠,折了又折交给了他们。
  三人直奔黄花山,找到陈娘。她看完信笑了笑,拿出笔来写了这样几句:“屋中无梁,没檩没墙,冬暖夏凉,天然一堵石头墙。”
  三皮匠回来,把信交给新郎。新郎拆开一看,哈哈大笑:“多谢三位老兄,这事你们甭管了。”
  新郎多聪明!一看就知道,陈娘住在一个石洞里,邀他去嚅。他急急忙忙打点了行装去找陈娘。走到一座山上,在一个石洞前遇见一位姑娘。就上前施礼:“打听个人,可曾知道?”姑娘说:“说吧,这一片儿有名有姓的我都知道。”“有外叫陈娘的,住在哪里?”“你是……”“我叫新娘。”姑娘脸一红:“我不叫陈娘。”“你叫我好找!”“你叫我好盼!”

2014.1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