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逐步升值應是好事
(2011-12-26 01:31:45)
标签:
人民幣升值财经 |
最近刚开博客,先将过去写的一些目前仍然有意义的经济文章上载。
节选自2011年4月香港镜报月刊。莫利亞(香港镜报紐約分社社長)
洪:過去一年多來,如果考慮到各國不同的通貨膨脹率,人民幣對美元的實際匯率已經升值了10%左右,對其他主要貨幣也有所升值。同時,中國的對外順差(與GDP相比)在過去的三年裡已呈下降趨勢,美國財政部當然沒有證據將中國定為匯率操縱國。但是,由於中國對外收支的「經常賬戶」和「資本賬戶」仍然都有較大的順差,外匯儲備不斷上升,佔全球外匯儲備的三分之一。一些逆差國家從他們的自身利益出發,要求人民幣進一步升值以平衡國際收支也是合情合理的。
莫:人民幣是否被低估,是否應該升值?
洪:許多經濟學家有不同估計,每種估計都有很強的假設前提。但從大方向來看,人民幣逐步升值的趨勢對中國來講是好事,不是壞事。回顧世界經濟歷史,一個國家的貨幣往往隨其經濟的強盛而堅挺,而貨幣貶值是經濟衰落的象徵。沒有哪個國家是靠貶低本國貨幣而發展起來的。那種認為中國是依靠長期低估人民幣而發展成世界經濟和貿易大國的觀點是不成立的。正確的邏輯應該是:由於中國經濟和貿易的持續高速增長,原有的人民幣匯率水平可能變得過低,需要升值。事實上,我們更要關注人民幣的匯率機制,而不是匯率水平。我們看到,中國正在加大匯率機制改革,使匯率更具有彈性,更能充分反映市場供求。其中,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和離岸市場融資等措施已經有了明顯進展。例如,2010年,香港的人民幣國際債券,別名:「點心債券」,發行額達30億元,估計今年的規模將大幅上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為人民幣改革提供了良好的試驗環境。此外,人民幣對外的資本和金融賬戶也在漸進開放。
當然,匯率機制改革需要和其他改革措施相配套,共同促進中國發展方式的轉變和經濟結構的調整。這些改革的成功,能夠保證人民幣在不太遠的將來成為主要國際儲備貨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