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 身 老 人

母亲在水佐岗地区算得上是一个名人,这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她在水佐岗小学任教时间很长,至少教过两代人,影响三代人,即子女是母亲的学生,孙子女又是母亲的学生,她在水佐岗这一带任何一个角落走一走,很少不碰到学生或学生家长的,师道尊严,这为她赢得很高的声誉;另一个则是她在退休后坚持体育锻炼,身体越练越健康,寿命也很长。
母亲的健身起于何时,我说不出准确的时间。1983年前,母亲和我住在一起时,她至多也只是每天早晨做做广播操而已,并没有见她有多大的活动量。
1984年,母亲因为拆迁,放弃拆迁单位南电为其安置的单室套,住到水佐岗30号原妹妹、妹婿住的房子里,妹妹、妹婿住到同院内的另一间房中,从此开始了与妹妹一家生活的历程。在这期间,母亲的活动内容丰富了许多,活动量也有很大提高。
首先,母亲结合自身的特点,自创了一套适合老年人活动的健身操。这套操有伸、有曲、有弯、有拉、有扭、有跳,动作柔和舒展,简单易学,引起许多中老年妇女的兴趣,纷纷要求跟着练,母亲来者不拒,既热心又细心地教,名声大振。
其次,因为妹婿是南电职工,母亲得以加入“南电退休工人协会”(就是“南电老年人协会”),参加“老协”的活动,从而拓展了健身的范围。“南电老协”每天在工厂的前厂区组织退休工人锻炼,母亲积极参与,认识她的人本来就很多,她在厂前厂区操练自创的健身操更是引人注目,南电许多退休女职工跟随她练习,再次扩大了影响。南电前厂区拆迁、转让,盖起了“虎啸花园”,母亲活动的地点改到山西路西流湾公园,那里晨练的人更多了,跟母亲随练的人也更多了,母亲的影响更大了。和母亲走在路上,同她打招呼的人不断,她自创的健身操被许多人接受。
再次,母亲的兴趣也在扩大。她学习木兰扇,并且将木兰扇的动作融和进自己的健身操里,不断丰富健身操的内容。每天晨练,她先是快步走,做准备活动;然后做自创的健身操;最后,舞一遍木兰扇。以体育彩票资金为后盾的健身器材在市内到处设置,母亲还要在健身器械上活动一会儿。除了体育锻炼外,母亲也搞一点画画。母亲画的题材很广泛,有动物、花卉、人物、图案,每幅图画都很精细,形象逼真,色彩鲜艳,不知这种绘画的才能是不是从父亲那儿耳濡目染而来。母亲的画都是画在本子里的,左一本右一本,有很多本,通过这些图画,可以偷窥出母亲平静、安逸的老年生活。母亲原本就会弹琴,同妹妹住在一起时,妹妹的女儿学校毕业分配到宁夏路“三八幼儿园”工作,购置了钢琴,母亲有时也会弹上一曲,陶冶情趣。母亲还参加老年时装表演,她是表演队里年纪最大的,表演的衣服都是借来的。
1998年,是母亲健身活动的辉煌顶峰。这一年,母亲虚年80岁,她被评为“南京市十佳健康老人”,新华日报、南京日报都报道了她的事迹,并配发了照片;电视台播放了母亲做自创健身操的画面。她的名声远扬,许多见到她的人第一句话就是:“王老师,我在电视上看到你莱!”或者:“王老师,我在报纸上看到你照片了!”这些让母亲感到非常自豪。
时间过得很快,母亲的70寿、80寿都过去了,但是,母亲面貌的变化并不大,脸上没有老年人通常会滋生的老年斑,皮肤也并不粗糙,听力仍旧很好,眼睛也不老花,血压正常,总之,那些老年人常有的衰老特征,在母亲身上并不明显,以至于我常常会忘记母亲已经是耄耋老人了。
如果说,长寿有什么秘诀,我想,母亲长寿的原因不外乎三个因素:
一是良好的心态。母亲在婚后大约有十年幸福安逸的时光,却有二十年艰难坎坷的时光,有三十多年孤身寂寞的时光,她处变不惊,勇敢面对,顽强度过各种难关,这种良好的心态是长寿的要诀之一。
二是持续的健身。母亲在退休后的数十年里,始终坚持锻炼身体,除了暴雨狂风、大雪封门,她的户外锻炼从来没有停止过、中断过,“生命在于运动,不管是什么运动(就象有人打拳、有人跳舞、有人做健美操、有人舞木兰扇、....)都有益于健康,这种持续的健身也是长寿的要诀之一。
三是有控的饮食。母亲的饮食习惯很特别,她年轻时有便秘的毛病,几天都没有大便,有大便又屙不下来,要喝麻油、使用甘油酊,这一毛病到老年时反而没有了,这是因为她每天的饮食控制得很好;母亲并不是人为主观上想节食,而是根本不暴饮暴食,不贪嘴也不贪吃:每顿可以吃一小碗饭,菜却要看是什么菜,如果是豆制品一类的菜,她可以吃下肚,稍微粗一点的纤维类蔬菜(例如芹菜、白菜、韭菜,等等),她只在嘴里嚼嚼,并不下咽,总有菜渣吐出来,平时吃水果她也要吐渣子;每天三餐不多吃,但平时会吃一点小点心,这种有控的饮食仍然是长寿的要诀之一
母亲为自己赢得“身体好”的名声,也给她背上了“身体好”的包袱。在别人的赞美声中,她有运动过度的倾向。
2006年1月,在与妹妹共同生活22年后,母亲在育才公寓又开始独立生活,我从1月、5月、9月与母亲一起过了近三个月,得以近距离观察母亲的健身活动。每天早晨母亲六点多钟起床,吃完早餐出去锻炼:一般是先步行三圈,估计有
600米;然后,做自创的健身操;再做扇操(前面已经说过)。在育才公寓里,并没有人跟她一起做,就在母亲锻炼地方的另一边,还有一大帮子人在健身,他们都是退休教师,年龄一般六、七十岁,没有母亲年纪大,做的动作也较为舒展、激烈、幅度大。母亲操做完了,再到小区的器械上“走大步”、玩“转轮”,如果这时广场上人比较少,母亲在运动器械上玩一会儿也就偃旗息鼓了;怕就怕人多,人多时就会有人赞扬她“身体好”,那么高龄还有那么好的身手。母亲问我“转轮”可以做多少个来回,我说“20个吧”,母亲说我平时不锻炼,做20个太少,一些旁观的人说“王老师,你可以做多少个呢?”母亲开始“表演”起来,一口气做了六、七十个,我说“够了”,她仍不肯停下来,在所有人的赞叹声中做了90多个左右旋转。我觉得这有点运动过度,不禁为她担心起来,母亲却不以为然,她一直为自己是“南京市十佳健康老人”感到自豪,而且,她的运动过度问题一天中不仅仅是早晨一次,晚餐后散过步,她又会去广场上活动,在众人面前再表演一次她的活动能力。我觉得这样的锻炼不适合老年人,尤其是高龄的老年人,只要有一次失误后果便十分严重,可是,我对母亲的劝说往往被那些赞美声和崇敬的眼神给淹没了,母亲正在兴头上,怎么听得进呢?
我一直以为母亲可以活过百岁,至少在她腰椎滑脱前我是这么认为的。如果她坚持的是适度的锻炼、如果她没有经受意外的打击、如果她意识健全,她活过百岁没有任何问题,但是,这只是如果。实际上,过度的运动锻炼带来了危害,她的腰椎滑脱招致半身不遂;与妹妹分开居住,使其生活习惯猛然突变,招致精神萎靡;大脑萎缩向老年痴呆发展,导致她对行为控制力下降,这三者足以使她健康的状况打了一个很大的折扣。事实是,自从与妹妹分居后,母亲的生命只延续了25个月。
(图片取自百度网络,向作者致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