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平江方言谜语趣谈(43)——雪花飘飘不觉寒

(2022-09-17 11:26:50)
标签:

方言谜语

趣话

分类: 地域文化
                              平江方言谜语趣谈(43)——雪花飘飘不觉寒

                                        平江方言谜语趣谈(43

                       雪花飘飘不觉寒


              石头层层不见山,  道路弯弯走不完。

              雷声隆隆不下雨,  雪花飘飘不觉寒。


这则谜语的谜底是石磨磨豆腐。前二句说的是石磨,石磨由上磨和下磨叠放组成,架在石头打造的磨台上,称其石头层层,上磨绕中轴转动比作道路弯弯,兜圈子——走的老道儿,这句歇后语说的就是推磨。后二句说的是磨豆腐,石磨转动会发出隆隆之声像雷声一样,磨出的豆浆像雪花一样飘飘下落。不见山,走不完,不下雨,不觉寒,既给猜谜者留下想像空间,又充满诗情画意。一则好谜语,同时也是一首好诗,平江谜语将这一特点发挥到了极致,因而也雅到了致。

豆腐是一种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人见人爱的食品。说起吃豆腐,我印象最深的是两个地方。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每次路过中间屋场的时候总要停下脚步伸长脖子使劲闻一闻屋里飘出来的油豆腐香。作豆腐的人叫利跛老,一只脚短一截,走起路来一痂一拐。别看他是个残疾,作出来的豆腐远近闻名,特别是油豆腐闻到味道都流口水。加上他的堂客长得十分漂亮,只要她往门口一站,四乡五里的男子汉都跑来买豆腐,生意特别红火。我口袋里没钱,有时候特意跑去看他泡(油炸)豆腐,放势夸他豆腐好吃。天底下谁不喜欢听人奉承?说得他心血来潮时就会夹一它塞进我们的嘴里。另一个地方是外婆家,外婆家很穷,我们去了没什么好吃的,舅妈就用一点自己种的豆子磨豆腐,她做豆腐除了一付小磨和一块四方棉布,没有别的工具。四方棉布既作摇巾过虑豆腐渣,又用它包裹腐花压成豆腐。舅妈亲手作的豆腐原汁原味,虽然油不多,但两面煎得黄黄的,十分好吃。

豆腐是中国人发明的,存在的历史也很悠久,只不过具体时代有争议。一种说法是,公元前164年,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淮南王刘安在安徽省寿县与淮南交界处的八公山上烧药炼丹的时候,偶然以石膏点豆汁,无意之中发明了豆腐。另一种说法来自五代陶谷所著《清异录》“为青阳丞,洁己勤民,肉味不给,日市豆腐数个”。很多学者认为豆腐应当是起源于唐朝末期。1960年在河南密县打虎亭东汉墓发现一幅食品加工的石刻壁画,有的人考证说是酿酒,《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发酵与食品科学》一书的作者黄兴宗综合各方的见解,偏向与认为壁画描写的是制造豆腐的过程。只是汉代发明的豆腐没有将豆浆加热,是原始豆腐,其凝固性和口感都不如后来的豆腐,因此豆腐进入烹调主流应是唐之后,到宋代方才成为重要的食品。唐代鉴真和尚在公元757年东渡日本时把制作豆腐的技术传入日本,宋朝才传入朝鲜,19世纪初才传入欧洲、非洲和北美。


                      平江方言谜语趣谈(43)——雪花飘飘不觉寒

                      平江方言谜语趣谈(43)——雪花飘飘不觉寒
                                                                                   图片来自网络,谢作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