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里的故事”--团结四村小笼包 坚持芜湖“古早味”

标签:
美食 |
记者在团结四村的巷子中转来转去,终于找到了深藏巷陌中的“四村小笼包”,“味美不怕巷子深”,这里早就聚集了不少居民,大家埋首在一片热气蒸腾,肉香诱人中十分享受。住在望江苑的董先生夫妻俩,一早就骑着车赶来品尝小笼包,“我虽不在这里住,但是也在这家吃了多年的包子,怎么说呢,他家包子就是我小时候喜欢的口味。”
“四村小笼包”的老板娘杨琳端上一笼包子,记者品尝了一个,皮韧肉紧,清甜不腻,还有一种熟悉的家乡感觉。据杨琳介绍,做小笼包她是“科班出身”。今年53岁的杨琳是芜湖市第一届厨师班面点专业毕业的,在原来的芜湖饭店做过小笼包,1995年下岗后,她就开始自己创业。19年来,坚持每一笼包子都亲手制作,来保证19年不变的芜湖“古早味”。
说起“包子经”,杨琳很在行:“精选猪肉,按照七分瘦肉三分肥肉的比例调馅,保证肉馅的紧实不散。熬制4个小时的皮汤,去除部分油脂,经过多道手续,与肉馅拌匀,包子蒸熟后皮汤融成汤汁,汤鲜不腻是关键。”杨琳也坦言,做小笼包的秘诀就是不怕繁琐,坚持每一步骤的品质和传承。“做包子太辛苦了,但是不亲手做,就没办法保证质量和口感,我这里来的都是老客,好的就是这个味,再辛苦,也要亲手做。”
http://s7/mw690/002RLhETgy6UXlMrn6e26&690坚持芜湖“古早味”" TITLE="“老字号里的故事”--团结四村小笼包 坚持芜湖“古早味”" />
http://s15/mw690/002RLhETgy6UXlMux4Ode&690坚持芜湖“古早味”" TITLE="“老字号里的故事”--团结四村小笼包坚持芜湖“古早味”" />
http://s15/mw690/002RLhETgy6UXlMux4Ode&690坚持芜湖“古早味”" TITLE="“老字号里的故事”--团结四村小笼包
前一篇:芜湖“老字号”何时逢新春?
后一篇:抗战老兵裘明章给孩子讲述抗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