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哥:市场周一再度走出了新高,当然量能始终不够这是一个心结。目前来看,不排除指数始终保持无量上攻的形态一条路走到黑了。
无量说明两点,第一是增量资金有限。目前市场很多资金和声音开始由空转多,但是转多未必做多,或者说看多未必做多。不少人是喊着有戏有戏,但是资金在观望。为什么观望?我们到觉得不一定是因为考虑风险而观望,反而很可能是因为错过了低位上车的机会,到今天这个位置之后,尴了个大尬。买也不是看也不是。
合兄:所以看透难,知行合一更难,而且我们相信还是有很多人仍旧觉得“高了高了”,结果双节之后那些“高了”的好公司股价又上涨了30~40%。结构性行情的说法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关键是狙击“拐点”和“超预期”这里,对于好的公司,那么买入与否就是择时问题,说过很多次。(插买也不是看也不是)
波哥:所以最常和大家说的一句话就是——投资是在最正确的时候做最正确的事情,一旦你想要退而求其次的时候,往往面临的问题更多。我们不管别的地方,至少在我们的粉丝朋友中,应该都知道,我们始终没有看空市场,所以恭喜所有跟上我们节奏的朋友。始终保持持股,意味着目前这个点位,即便追高也能通过成本摊薄获得比较踏实的持仓价格。不至于面临这些看多不做多的尴尬。
除了这一点之外,另外一方面,我们要说,市场能够缩量上攻,很大层面恐怕还是和主力控盘力度有关。目前的市场中,机构平均持仓应该在30%左右,剩余的比例中还要抛去40%左右的第一大股东——产业资本持股,而这40%的比重几乎是不可能变化的。所以基本上是高度控盘。这种控盘力度之下,缩量上涨对应的更是机构重点热爱的大权重。所以想想也是符合逻辑的。
合兄:是的,在目前很多优质标的中机构博弈和控盘程度很高的情况下他们的动向就更重要,目前看,社保、QFII、保险、信托几大机构在三季度“新进”以及“增持”最多的行业集中在:电子,机械,化工,医药这四个行业中。虽然我们不能直接下一个“机构增持必涨”的结论,不过大方向通常是涨多跌少,而分化就是我们更经常谈及的概念,龙头就是龙头,在地上的可能到坑里了。
这点和美股越来越像,朋友们总在说你看人家美股天天新高,我们大A天天没点赚钱效应。此言差矣,不光美国,海外各大市场中新高的都只有龙头而已,几个耳熟能详的大科技或能源企业之外,很多中小创或者边缘企业,就说美股的,跌走了50~60%。
波哥:对的,合兄说美股,这也是我们今年提过几次的观点,因为A股的价值投资属性越来越强,真的开始很有一些国际范。这里面外资的进场也是A股变化的重要原因
合兄:所以朋友们做到知行合一是很必要的。我们梳理过不少行业,希望各位也跟上我们的跟踪,在特斯拉建厂所谓短期“落空”之后,我们说要重视范特斯拉产业链的机会而不是盯着单纯的特斯拉,目前我们可以看到“特斯拉”板块再创新高,结合着宁德时代的招股说明书公开,未来的几周还很有得看;5G也不出意外的也再创新高。
波哥:合兄是真的很爱特斯拉,然而真正的新能源车主却是我。无论如何吧,科技白马目前是一个方向。建材类的四季度发力也是一个方向。传统意义的大白马目前是高位了,难跌下来但是说走多高单边行情我们觉得也悬。当前的市场恐怕很难有让大家特别舒服去持有的板块机会,而更多的会开始以确定性板块的低位品种来进行展开。我们认为这算是一个好的思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