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揭秘上海自由港(二):新加坡背地的阴谋

(2017-10-25 11:43:49)

毫无疑问,上海自由贸易港已经成为当下最炙手可热的政策热点,我们的观点很明确,炒作未结束。但是很多朋友恐怕对于上海自由贸易港的设置还有疑问——这到底是啥?这个系列就带大家好好了解一下其中的关节。


昨天给大家讲到,新加坡的自由港,给新加坡这个“弹丸之地”——面积大约只有北京的1/23,在1965年才从英属殖民地的地位上独立,然而仅在2013年,人均GDP超越美国。事实上,不论以什么样的模式进行统计计算,新加坡的人均GDP都已经超越美国,购买力更是如此——仅在2013年新加坡的人均GDP已经是美国的104%。以购买力平价(PPPs)计,其人均GDP是美国的148%。这一统计是从1965年新加坡赢得独立后开始的,那时以购买力平价计,新加坡的人均GDP不到美国的四分之一——而如果以当前汇率计算,还不到六分之一。


新加坡的快速发展,我们在上期漫谈中已经给大家进行了讲解——就是物流港。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天然深水港+距离东亚各主要港口几乎等距的地理优势。使得新加坡成为诸多航道中,最重要的中转港。而如果有统计部门的朋友就会知道,物流GDP每增加1元可以拉动其它行业的4元GDP。就好像上一期给大家讲的,物流带动资金;资金带动金融;金融派生贸易、商业、生活、服务....所以,新加坡的富有,以及高速发展,就是这么得来的


“和尚摸得,我摸不得?” 凭什么放着一个大蛋糕,就让别人吃呢?小波想,这是真实的,源自我们祖国内心的声音。毕竟啊,我们也有大上海,地理优势,可不输新加坡——甚至远好于新加坡(详见第一篇)。


但是,为什么,上海港在早年间,迟迟无法超越新加坡的地位呢?这就是横亘在上海作为贸易口岸以及世界顶级贸易港之间的两道“天堑”。


其一,上海并非深水港。

其二,上海并非自由贸易港。


小波逐条给大家讲。首先,什么是深水港?其实简单理解一下大家就懂了,因为航运贸易,肯定是要以大船为主,毕竟抗风浪又能通过增大运量来摊薄运费。但是,大船对港口的要求很高——或者说很深。深水港即水位在-15米以下的港口。第六代集装箱船及万箱位船,其吃水至少14米,如要进港系泊,当然要求航道水深和码头前沿水深均在-15米以下。换句话说,你港口水位不够深,大船进港是要搁浅的


所以有没有深水港,其实就是一个港口发展的上限,以及其国际地位的上限。如果没有深水港,即便上海吞吐量再大,也永远不可能复制新加坡的发展速度,就更别提超越。08年的公开数据,当时上海的转口贸易仅仅占5%,而新加坡能够高达85%以上,这就是差距。


这能忍吗?这当然是没法忍的!我们连南海上一块礁石都填出岛来了,何况一个深水港!没有怎么办?找!


上海附近有没有合适的地址?找到一个——洋山港!


这一片当初大概只能算是列岛的区域,距上海市南汇芦潮港东南约30公里的大海里,由大、小洋山等十几个岛屿组成,平均水深15米,是距上海最近的天然深水港址!那么这个位置如果建成会怎么样呢?


北距长江口72公里,南距宁波北仑港90公里,向东经黄泽洋水道直通外海,距国际航线仅45海里,扼守亚洲—美洲、亚洲—欧洲两大国际航线要道,可以说,一旦建成,就是上海对外亮出的一把“大宝剑”。


当然人家新加坡并不傻,新加坡早就防着我们这一手,所以早年间,新加坡派人来“帮助”我国建设港口,人家很聪明的把选址,放在了天津港。天了个噜,大家要知道,天津是没有深水港的,更要命的是,天津不是不冻港,因此这个新港口发展再好都没法对新加坡的航运造成威胁。这一手牌打得真是太阴险了。


不过所幸的是,最终,上海开始筹建自己的深水港——洋山港工程开建!


但是在洋山港之前,世界上都没有深海造港的先例——工程难度太大了!在深海中建造大型港口,是对人类工程技术能力的巨大挑战。洋山港地处风大流急的杭州湾外口,这里还是强台风经常光顾的区域。大家要知道,大、小洋山由十几座不相连的小岛组成,工程人员要在平均水深20多米的岛屿之间,用吹沙填海的方式将岛屿间的海域填平,造出长6公里,宽1~1.5公里,总面积8平方公里的平整陆地。这相当于在1000个足球场的面积上,将沙子堆到七层楼的高度,砂石抛填总量超过一亿立方米。


当然,最终的结果,大家都看到了,世界最大的海岛人工港,目前就屹立在长江口外。放几张图大家感受一下。

揭秘上海自由港(二):新加坡背地的阴谋
洋山港之前的海域
揭秘上海自由港(二):新加坡背地的阴谋
填海造岛
揭秘上海自由港(二):新加坡背地的阴谋
目前
揭秘上海自由港(二):新加坡背地的阴谋
洋山港模型
揭秘上海自由港(二):新加坡背地的阴谋
目前的洋山港

但是洋山港,并不是没有短板,第一是面积小,洋山港面积只有1.76平方公里,港口用地不足鹿特丹港百分之一。作为中转港,因为毗邻主航道,已经是很多其他水深优势更好的区域无法复制的优势。但是面积小也就意味着货物吞吐无法爆发式增长。


而除了面积小之外,我们当初说上海作为新加坡竞争对手的另外两个优势,是上海自身对于货品的消化——绝非单纯的中转港,以及上海毗邻我国最大的内陆河流,航运贸易货品直接可以辐射内地。但是这又牵扯到了洋山,这柄上海利剑的另一个短板——孤悬海外


面积小、距离远。这两个要素又要怎么破呢?小波歇歇手,明天继续和大家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