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
(2016-02-16 15:52:25)此轮全球股市集体下挫,核心逻辑仍然是在流动性宽松,在各国经济继续低迷情况下,股票市场出现较大程度泡沫。在德意志银行巨亏,油价暴跌基础上,整体风险偏好急剧下降,避险情绪增加,导致风险资产大幅调整。
从短期商品价格走势来看,由于耶伦鸽派言论低于预期,仍难以有较大起色。但是,我们仍然强调,美国经济不论是从就业增长情况还是从库存周期,经济基本面都不支持美国进行持续性加息,整体通缩预期仍然将被重构,从中长期角度上看,美元指数上涨动力已经衰竭,未来大宗商品价格走强概率较大。
从中国角度上看,虽然1月份外汇储备下降
994亿美元,但是在人民币此前大幅贬值之下已在预期之内。短期人民币再次出现大幅下挫可能性较低,同时小川行长进一步表态人民币没有持续贬值预期基础,汇率问题短期已不对股票市场构成威胁。央行发布的2015年四季度中国货币执行报告,与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相比,本次《报告》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重点强调了供给侧改革以及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与以往的需求刺激不同,未来的经济改革更加侧重于供给侧,资本、劳动、技术等因素决定供给,而需求自发受到供给影响。因此总需求管理须符合供给侧的要求,而非过度依靠需求端刺激,作为需求管理重要内容的货币政策亦需要更加稳健适度。货币政策的基调实际上已经悄然由此前的“中性”转变为“中性偏紧”。我们认为无风险利率水平下行空间已经有限,在情绪水平和盈利水平并未出现明显上行情况下,市场估值中枢大幅上行概率较低。
从短期市场角度上看,我们认为外围市场暴跌对我国市场影响程度有限。
首先,从此次全球金融市场动荡来看,导火索是商品市场低迷和油价暴跌导致欧洲银行股暴跌造成,从这一逻辑来看,对我国金融市场特别是银行板块从基本面上不构成威胁;
其次,A
股市场在经历年初大幅调整之后,泡沫得到较大程度消化,同时从历史纵向对比来看,A股市场调整是领先西方股市;
第三,避险情绪对 A股或将构成冲击,但是在 A 股市场年初调整
22%幅度上看,下跌空间有限,而同时两会召开在即,政策面因素对 A股市场仍然构成正面效应。我们对短期
A股市场仍然较为乐观。
前一篇:节后市场把握三大题材机会
后一篇:后市六大策略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