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资本市场终于收官了,这一年可谓是惊心动魄,相信大家也已经感觉到了。那么在这一宏观的背景下,投资者应该如何看待2015年的行情,又该对2016年有何期待呢。
宏观经济基本面和市场运行的脱钩在2016年仍将持续。流动性宽松和资产配置需求仍然支持股票和债券市场上涨的核心逻辑。2016年一季度,市场都在观察来自于银行理财资金的资产配置需求所带来的影响,债券市场的反应比股票市场更加迅速,在2015年底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下行至2.8%的水平,股票市场由于理财资金需要考虑到风险问题,配置资金的流入更为缓慢。
市场的走势反映出:
第一,
实体经济吸收流动性能力下降,“衰退式”宽松的效应在不断显现;
第二,
资产竞争性配置需求在短期内推高了金融资产价格,对于供给放量尚不敏感,风险反映明显不足;
第三,
权益市场的风险偏好在逐渐下降,尚缺乏提升其风险偏好的催化因素。
股票市场仍11-12月就显示出风险偏好的下降。
第一,
来自于前期创业板和中小板反弹较多,成长股价格过高;
第二,
注册制改革带来2016年在股票供给端的放量需要较长的消化过程(没带来大跌已属不易),
第三,
缺乏强烈的改革,政策和基本面的刺激。股票市场的快速上涨必然会伴随风险偏好的快速提升。仍这个角度来看,当前股票市场的仍处于震荡阶段。
2016年一季度宏观经济层面最大的政策变量来自于供给侧改革政策的陆续出台,市场将逐渐反映其政策效应。过剩产能的出清过程所带来的信用风险的上升,对于刚性兑付打破的蠢蠢欲试,将使得债券市场走势开始出现分化。无风险利率由于下行过快也存在调整的可能性。股票市场传统周期板块由于前期涨幅有限,收缩供给的政策可能会被解读为利好传统行业,带来一定的机会。
进入2016年,我们相信A股仍然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原因在于权益资产仍是 2016 年宽松流动性环境下最重要的受到市场追捧的资产,相对于债券市场的天量确定的发行节奏,股票市场的发行节奏仍会受到监管当局随行就市的调控。
预计2016年一季度股票市场仍趋于上涨,风格上倾向于均衡配置。行业配置方面可以关注依“新”布局。三条新兴主线:
第一.
美举健康中国概念。
其主要包括环保、新能源、医疗健康等行业;
第二.
生活服务领域,即新消费板块,主要是体育、文化、传媒、教育和互联网等行业。
第三.
传统行业的新兴转型,主要包括化工、有色、地产和纺织服装等行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