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大揭密46:国企的管理体制和机制
(2013-03-19 09:46:08)
标签:
财经国企揭密批评 |
分类: 国有企业研究 |
不同于在政党、政府、社会大背景下宏观的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微观层面的国企管理体制是个“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谁也说不清楚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包括以下问题:
一是母公司法人治理问题特别是有效运行,前面已经有所涉及。在国有企业中会出现一些特殊情况,如“新三会”和“老三会”的关系,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准确含义和如何实施。还有一种特殊情况,比如政府拉郎配组成的公司,公司和股东企业之间是业务竞争对手时,如果公司重大事项全部在董事会上公开,导致公司无秘密可守,该类公司的法人治理如何运作?
二是集团各层级、各业务板块、各区域、各职能之间的条块管理框架,涉及集团管控问题,核心是避免集而不团、管而不控。但集团过于迷信管控,管死下属企业,或逼得下属企业不得不“反管控”,也是集团管理体制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于国企管理机制,包括动力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淘汰机制等,形式上“虚”但实际上“实”。譬如,国企多年来在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中提出的“企业管理人员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机制”,以及选拔人才时的“公平、公正、公开”机制,真的十分重要。
机制方面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是:今年两会期间,有大企业老总表态自己所在的企业不是国有企业,可以享受市场机制的好处,由此推理拿天价年薪是理所当然的,他认为这样的机制是最好的。对他是最好的,但对其他人而言,还是最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