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2年底,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共953家,占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量的38.5%,市值合计13.71万亿元,占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的51.4%。
历史上,国企上市往往是“靓女先嫁”,即将最好的业务上市,上市公司的发展与未上市留下的存续企业,始终在磕磕碰碰中前行,这种状况经常造成大股东占用、关联交易、长期不分红或低分红等不健康行为。这种模式还导致上市公司和大股东的双层董事会现象,使一些集团感到迷茫,因为无论上市公司大小,在集团业务中都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解决不好,总会出现相互扯皮、相互攀比、相互掣肘现象,影响企业的正常决策和降低企业的经营效率,也影响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解决这个问题,国务院国资委在中央企业内部推出三种模式,宝钢模式、神华模式和中铁工模式。宝钢模式两个董事会各自有各自非常明确的决策范围,关注点不一样的,责任范围也是不一样的,两个董事会互相之间没有矛盾。神华模式就是两个董事会是两个主体,但是两个董事会里面有五个人是重合的,所以这五个人实际上是神华真正的决策中心,不管是集团公司还是上市公司,实际上真正的决策主体是这五个人。中铁工的模式就是淡化,集团公司董事会被淡化,主要是加强上市公司董事会,因为中铁工上市公司占集团公司资产比重已经超过98%集团公司的资产也很少。
从实践上看,有时国企整体上市只是表现为“主业整体上市”,并非真正意义的全部资产和业务整体上市。国资委有领导表示:现在做的方向是整体上市,至少要做到主营业务整体上市,上市公司的产业链非常完整,是一个独立的、可以自我运行的发展主体。国有企业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把大型国企打造成一个干干净净的上市公司。由于国有企业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难以进入上市公司的不良资产,因而在现有上市模式下,上面是集团公司,控股一个很大的上市公司,后面还有包袱。以后要逐步把包袱消化掉,之后再把集团公司去掉,只保留中间做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完全按照资本市场的要求进行营运。调整到这种状态就彻底实现了国有企业的多元化和国有资产的资本化,流动性非常好,很容易调整,这就为以后的改革和结构调整创造了条件。假如一旦国家需要钱,通过资本市场可以非常顺利地变现。
在整体上市模式选择上,可以选择母公司整体上市,即集团公司所有资产都进入一个上市公司;也可以选择分块整体上市,即将所有资产装入几个上市公司后实现集团公司的整体上市。至于企业选择哪种方式,有人建议,对于产业链条比较简单、上下游关联度很强的企业,可以装入一个公司整体上市;而对于产业链较为复杂、有多元业务的企业来说,则可以选择分块整体上市。在实施步骤上,具备条件的企业可以选择一步到位,即对母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革上市;也可以选择分步到位的做法,即先分拆上市,具备条件时再通过股权转换、吸收兼并等方式最终实现整体上市。
中信集团虽然拥有多个上市公司平台,但旗下地产、信托等板块却一直迟迟未能上市,或许这也正是集团谋求香港整体上市的诱因。作为中国金融混业经营的探路者,中信集团要实现整体上市,需要梳理旗下A、H股数十家上市公司业务并进行整合以实现整体上市。中信集团以金融板块为主且业务庞杂,非金融则涵盖房地产及基础设施建设、资源类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等。业内对其是否应整体
上市存较大争议。有人士表示,中信集团整体上市一事不太可能,“已有多个上市公司平台,且业务多元,同业竞争问题并不大,没必要整体上市,母公司作为金融控股管理角色更合理。”“A股上的话,法律上行不通;H股上的话,技术上的难度也很大,而且只发H不发A也不符合现在的政策取向,且整体上市会高估集团内非上市公司资产价值,未必会得到市场认可。”
在中国航空工业成立60年媒体见面会上,中航工业总经理林左鸣透露:“为了加强集团‘造功能’,我们将加速整体上市进程。以往,公司考虑是各专业化板块进行业务整合,分别实现上市,就代表集团整体上市。现在我们的考虑是,如何在政策上突破,通过实现控股母公司的整体上市,最终形成母、子公司两级的上市体系。”中航工业的专业化板块公司,分别是指集团下属的飞机公司、直升机公司、发动机公司、系统公司、航电公司、通用飞机公司、汽车公司、从事贸易的中航国际公司等。按照中航工业当初的时间表,从2008年底到2011年底,集团将最终实现整体上市,以及上述十余家专业板块公司的整体上市。“通过整体上市,我们将形成以航空技术为主业,包括新能源、金融等相关多元化的大型集团。”
林左鸣表示。据悉,全球包括波音、EADS、洛克希德·马丁在内的航空制造巨头,均为上市公司。作为国内大型央企,中航工业下属共有20多家A股上市公司,以及三家香港上市公司。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