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身边有这样一位阿姨,体形较胖,有慢性病高血脂多年。有次阿姨从某电视台听到嘉宾说“洋葱有降文血脂的功效,多吃有益喔”,于是阿姨就好像发现了救星一样,可着劲儿地天天吃洋葱,家人都表示有意见了,阿姨依然坚持,最终也没有发现血脂降下来。
其实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听说某些食物有降血压、抗癌、降血糖等等功效,就对这种食物好感倍增,于是餐桌上再也形影不离。
这样做到底好不好?
https://pic.wenwo.com/fimg/72831933.jpg一、需要肯定的是,在食物多样化、均衡合理基础上,多选择一些营养素密度高的食物吃是对的。例如前面那位阿姨喜欢吃的洋葱,本身营养价值确实挺好。洋葱的膳食纤维、矿物质钾以及钙含量确实不错,而且洋葱里还含有多酚类化合物(包括花青素等)、含硫化合物(产生强烈的刺激气味)、低聚果糖等很多的活性成分,总体来看营养价值确实不错,尤其是紫头洋葱比白色的洋葱更高一筹。
https://pic.wenwo.com/fimg/124812831.jpg二、但是,营养好不意味着就建议大家天天吃、顿顿吃。
我们经常说“物无美恶,过则为灾”,再好的东西如果可着劲儿地天天吃,顿顿吃,也不一定就好。为啥呢?
更有甚者,有的说法压根就是谣言,例如醋泡花生软化血管、吃葡萄干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等,更多地是嘘头和谣言。
https://pic.wenwo.com/fimg/94311400.jpg2、这种食物吃得多,必然导致别的食物吃得少,整体来看并不利于营养的均衡,我们要记住整体膳食结构的合理性,比单一某种食物的那一点健康益处要大得多。
例如还有一位朋友从某处看到谣言说“吃海带可以形成碱性体质、生男孩几率大”,于是天天吃,最后吃出甲亢。先不说碘的摄入与甲亢什么关系,就说海带吃太多本身,碘的摄入量的确很容易超标。(400克左右的鲜海带即可能超标了,超过每天碘的可耐受最高摄入量600微克)
3、再就是天天都某一种东西也不利于分散食品安全的风险。例如天天吃洋葱而别的蔬菜吃得少,有一天发现洋葱里面的某种弄残超标了,那么天天吃的朋友比那些“食物多样化”的朋友所承担的健康风险要大得多。
所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第一条、第一句话就是“食物多样”。食物多样不仅指的是食物的类别多,即便是在同一类食物中也要多样。例如深色蔬菜整体营养价值与保健价值都很好,而一味地吃洋葱或西兰花就不是多样化。
https://pic.wenwo.com/fimg/144732832.jpg
三、总体来看,洋葱是一种营养价值不错的蔬菜,把它作为食物多样化的一种经常吃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指望洋葱来降血脂就“天天吃、顿顿吃”的做法未免有些走极端了,不但降血脂没有成效,甚至还可能产生不好的隐患。真正有高血脂、高血压等问题,还是及时就医,按照医生的建议治疗,然后及时调整饮食结构,才是最靠谱。
说明
文章原创,视频版在人卫社约健康app.图片来自网络,不做商业用途,有版权争议请与本人联系。如果受用,欢迎您转发分享,或许能帮到更多朋友喔。其他商业转载请联系,谢谢~
微博@李园园营养师
| http://www.991kang.com30585896_120.jpg |
|
更多内容请点击此处 ➔ 我的诊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