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季营养巧搭配:像彩虹一样吃蔬菜

(2016-03-24 10:12:54)

春季营养巧搭配:像彩虹一样吃蔬菜 

文/李园园营养师

http://pic.dr.wenwo.com/fimg/19441961.jpg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明确建议我们“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蔬菜吃得少,很容易导致维生素A、维生素C、B2、尼克酸、叶酸、镁、钾、钙、膳食纤维等营养素摄入不足,严重者可能增加便秘、贫血、超重、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白内障,甚至癌症等的风险,且会导致免疫力下降。那么种类繁多、颜色各异的蔬菜,到底有什么营养保健价值?吃多少合适呢?该怎么吃?等等一些关于吃蔬菜理论与技术问题需要了解~~

 

一、吃蔬菜有讲究,蔬菜每天吃多少?各种颜色怎么分配?

1.   建议没人每日吃至少蔬菜300-500克(生重)。

2.   选择新鲜和应季蔬菜。

3.   尽可能选择多种蔬菜食用。

4.   深色蔬菜最好占蔬菜总量的一半以上,例如西红柿、菠菜、油菜、西兰花、青椒、紫甘蓝、胡萝卜、紫洋葱等,其中绿色蔬菜最好占蔬菜总量的一半以上。

5.   适当增加十字花科蔬菜(甘蓝、菜花、卷心菜)、菌藻类食物。

6.   远离腌菜或酱菜。

7.   吃马铃薯、莲藕、山药等含淀粉类比较丰富的蔬菜时,要相应减少主食的摄入,以免能量过剩。

 


 

二、为什么要多食深色蔬菜?

深色蔬菜浅色蔬菜确实是根据蔬菜的颜色深浅来分的。

深色蔬菜的营养价值一般优于浅色蔬菜,深色指的是深绿色、红色、黄(橘)色、紫色(含蓝色及黑色)蔬菜。深色蔬菜富含β胡萝卜素,是中国居民维生素A  的主要来源。深色蔬菜还含有其他多种色素物质,如叶绿素、叶黄素、番茄红素、花青素及其他芳香物质。它们赋予蔬菜特殊而丰富的色彩、风味和香气,有促进食欲的作用,并呈现出一些特殊的生理活性。  所以深色蔬菜建议:占蔬菜总量的一半以上。

深色蔬菜指的是深绿色、红色、黄色(橘色)、紫色(含蓝色及黑色)蔬菜。深色蔬菜与浅色蔬菜相比,含有更多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营养素,是中国居民维生素A的主要来源。还有更多的叶绿素、叶黄素、番茄红素、花青素等植物化学物,对于防止机体的氧化,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慢性疾病发挥有益的作用。

       常见的深绿色蔬菜:菠菜、油菜、冬寒菜、芹菜叶、空心菜、莴笋叶、芥菜、西兰花、西洋菜、小葱、茼蒿、萝卜缨、荷兰豆等。

       常见的红色蔬菜:甜菜根、红甜椒、番茄、红辣椒等

       黄色(橘色)蔬菜:胡萝卜、南瓜、黄甜椒、黄西葫等。

       常见的紫色(含蓝色与黑色)蔬菜:红苋菜、紫甘蓝、蕺菜、紫洋葱、海带、木耳等。

       常见的浅色蔬菜:  洋葱、大蒜、白色的菌菇类、菜花、大白菜、卷心菜、黄瓜、萝卜、冬瓜、韭黄等。

 

三、各种深色蔬菜的营养保健价值?(如图)

 


http://pic.dr.wenwo.com/fimg/21585962.jpg
 

四、按彩虹效应吃蔬菜示范

 


五、蔬菜要吃新鲜的,不羡仙的蔬菜有啥问题呢?

如果吃不新鲜的蔬菜,以下几个方面都可能让蔬菜的营养与保健价值大打折扣:

1)   营养降低。蔬菜在放置的过程中随着蔬菜放置时间延长,水分流失,造成水溶性维生素的损失,特别是水溶性维生素C含量会大大减少。从营养的角度,当维生素C减少到原含量的60%一下,蔬菜就已经不新鲜了。而且维生素C被氧化之后进入体内,不但不能为身体提供营养价值反而还会消耗人体的抗氧化物质。

2)   微生物污染。蔬菜放置时间越长越容易受到微生物的感染。微生物的繁殖不仅破坏蔬菜的营养成分,降低蔬菜的品质,而且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

3)   亚硝酸盐的产生。蔬菜吸收了土壤中的氮肥,容易把氮元素以硝酸盐的形式存在蔬菜当中,然后再合成氨基酸和蛋白质。硝酸盐经过蔬菜本身或者细菌产生的硝酸还原酶,还原而产生亚硝酸盐。在各种蔬菜当中,又以深绿色叶菜所含的硝酸盐最高,所以这些蔬菜不新鲜之后更容易产生亚硝酸盐。

所以,新鲜的蔬菜无论是品质、口感、营养、安全性各方面都是最好的,多吃蔬菜,要保证新鲜喔!

 

说明:原创,首发于新浪博客。转载请务必联系本作者,侵权必究。

 

附作者信息:

李园园

新浪微博:@李园园营养师

邮箱:1223617860@qq.com  (合作请微博私信 或邮件)

国家高级营养讲师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硕士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