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健康 |
分类: 营养实验 |
鱼丸、虾丸里面都裹着啥?
文/李园园营养师
在吃火锅、麻辣烫、干锅等的时候,鱼丸、虾丸、千层豆腐类食品是不是很多人的最爱?大家是不是认为自己吃到的鱼丸、虾丸、千层豆腐是真正的鱼肉、虾肉、豆腐呢?调查发现,这样认为的人不在少数!
不过有没有发现这些所谓的鱼丸、虾丸在吃的时候,弹性非常大而缺少鱼肉、虾肉丸该有的嫩脆呢?另外口味往往比较浓重,而不是鱼肉虾肉的清香?
通过一个小实验可以很清楚的发现,我们的怀疑是有理由的。根据碘酒遇到淀粉变蓝色的原理(实验图中因为淀粉含量高,蓝色太深而看起来成黑色了),在鱼丸、虾丸、千层豆腐、蟹棒等上面滴入一滴碘液,可以清楚的发现“鱼丸里面难寻鱼“、”虾丸里面难寻虾“、”蟹棒里面难寻蟹“、”千层豆腐里面难寻豆腐“等”残酷“的事实。
(鱼丸表面以及切开的里面滴入碘液都变成深蓝色,说明鱼丸里里外外都含有很多的淀粉)
(虾丸表面以及切开的里面滴入碘液都变成深蓝色,其中也是含有很多的淀粉)
实验的这些鱼丸虾丸类食品,既有比较便宜的小摊上购买的,也有价格不菲的超市购买的,更有比较高端大气的“串串先生“、”夹拣成厨“等店购买的。实验证明我们平时吃的很多鱼丸、虾丸、蟹棒类食品,其主要成分都离不开淀粉,而且里里外外基本都是。我们以为吃到了宝贵的”鱼虾蟹肉“和豆腐,其实是一个”美丽的误会“呢!
虽然淀粉本身不存在安全性的问题,不过打着“鱼丸、虾丸、豆腐”等旗帜卖的却主要是淀粉,一方面营养价值大打折扣,另一方面消费者心里上也是有很大的落差哪!除此之外,鱼丸虾丸类的食品,在制作的时候往往还会添加比较多的油脂、食盐等调味品、香精等食品添加剂,可以说是高盐、高油、高能量的食物呢!吃多了反而容易增加肥胖的风险呢,也就是很多人纳闷的“不知不觉怎就胖起来了”~~~~~
说明:商业转载请务必联系。
附作者信息:
李园园
Tel: 18601105348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硕士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北京营养师俱乐部会员
报刊杂志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