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2022-10-11 20:10:14)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致刘国梁
1999年春天,科索沃的战火把人们对45届世乒赛的关注的目光强行移至8月的荷兰。于是,在平淡无奇的暑假里,出现了一个宝贵的亮点。
两年之前,男子单打的桂冠不幸落入他人之手。为了重夺冠军,男队的小伙子们在誓死打败“欧洲三虎”的计划下卧薪尝胆。
比赛终于开始了,在众人的期待中,我们离我们圣•勃莱德杯近了一步,又近了一步,一个个强劲对手被打败了,男单桂冠终于随着马琳与刘国梁的胜利会师而收入了中国队帐下。
对国梁来讲,从1995年的天津到1999年的埃恩德霍芬,这四年的光景是不是太长了?四年之前,也是为了这座金杯,19岁的他搏杀过,但战败的事实只能让他胸挂银牌望着队友笑;而今,机会又一次降临。此时的国梁,不再是19岁的毛头小伙,毛躁不在了,取而代之的是历经磨砺后的稳健与成熟。
先不说比赛前他波澜不惊,镇定自若;也不讲比赛中他神机妙算,锋芒毕露;单单是他拭去球拍上的汗之前主动请示裁判的做法,在战胜外国运动员后不骄不躁主动上前握手点头的作风,就足见他那身经百战后的良好素养和大将风范!
如果说之前他只是师兄统帅下的一员猛将,那么以他今日的战绩和气质,足以能成为统帅千军万马的将军!
多年的征战锻造了他的意志,磨练了他的品格,更赋予了他一种神韵,领奖台上的国梁气宇轩昂,难得舒展开的眉羽间锁定了一种信念,一种为国拼杀的必胜信念。
国梁——我心中的战神,圣•勃莱德杯上终于镌刻上了你的名字,男单大满贯的殊荣也终于属于了你。这是偶然吗?当然不!厚积而薄发的力量就是这般神奇。这一切的一切只能归于“天道酬勤”!
永远敬佩你,国梁——我心中的战神!
球迷陶陶镜
      无巧不成书
               河北      杨丽莉
我是一个医务工作者,很喜欢乒乓球运动,更从心眼里偏爱刘国梁,所以,同志们戏称我为“国梁她姐”。
春节前几天,我去手术室送手术通知单,外科的郭大夫见面并举着第二期《新体育》冲我喊:“国梁她姐,瞧这上面有你弟弟的照片。”我刚翻开杂志,一左一右一男一女已经握住了我的双手:“原来你是刘国梁的姐姐呀!”我急忙答道:“不不!不过我非常喜欢乒乓国手,就像喜欢自己的亲弟弟一样。”这二人是一对夫妻,他们的女儿正在手术室里做阑尾切除手术。
正月初六,我和妈妈去火车站接人,在候车室里我向妈妈提起昨天在爱立信乒乓球擂台赛上,刘国梁胜阎森的事,突然身边站起一位军人,冲我敬了一个军礼:“谢谢您告诉了我这个消息,刘国梁是八一队的,他是我们军人的骄傲!”
正月十五到了,这天是小侄女的5岁生日,我带他到文具店买一只球拍作生日礼物。正在柜台前挑选,一位十六七岁的外国姑娘摇摇我的胳膊问道:“姐姐,你也爱乒乓球吗?我最崇拜的偶像是刘国梁呀。”“你的汉语怎么讲的这么好?”“我奶奶是比利时人,爷爷是中国人,所以我也是半个中国人。我的父母都在中国工作,我在这儿读书都读到高三了……”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我这个“国梁他姐”竟碰上了这么多件关于弟弟的巧事,大家说有意思不?!
球迷淘淘镜
         发夹奇闻
                   江苏     查芳清
我们一家三口都是球迷。妈妈和我喜欢乒乓球,爸爸爱看足球,全家一片“球乐”融融。
1997年4月30日,是第44届世乒赛男团决赛的日子,我和妈妈早早就坐在了电视机前,我的头发又长又多,所以每隔一会就得用发夹夹一下儿。可到了第二盘刘国梁打第二局时,我正准备夹上发卡,老妈却冲我喊道:“别扎!我观察半天了,只要你一扎上头发,中国队就输球。”
我虽心存疑惑,但见老妈发凶也只好又把发夹拿了下来,披着头发看比赛,这一局果然是刘国梁赢了。
披着头发实在太难受了,到第3局开战我死活要夹上发卡,老妈非让我拿下来不可,二人争执之间,刘国梁竟输了这局!
老妈一怒之下,把我的发卡一把扯下扔出去好远,我没辙了,只好披着头发看完了后面的两盘比赛,中国队都赢了。老妈便说:“你的头发是中国队的福星,刘国梁输的那盘球全怪你,不然中国队肯定以3比0战胜法国队!”
天哪,中国队输球赢球关我头发什么事?!不过老妈有此想法倒也好,以后我永远都可以大大方方地看球赛转播了,只要披着头发往那儿一坐,我就立马成了家中“大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