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自媒体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2022-03-18 19:57:01)分类: 教育教学 |
一、自媒体与美术课堂
何为自媒体?自媒体是指普通大众通过网络等途径向外发布他们本身的事实和新闻的传播方式。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和新闻的途径。是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在定义中我们能够清楚的明白了自媒体的特点内容丰富,呈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而我们的美术课堂更多的是视觉上的教学,我们可以借鉴自媒体中的相关图片、视频,将其运用到教学中。通过新奇的内容刺激学生的视觉,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自媒体在小学美术课堂的应用
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网络的接触面越来越广,从而也产生了诸多的自媒体平台。在这些平台中有专业的公众平台,当然更多的是个人在操作。俗话说“高手在民间”,在这些自媒体人的作品中不乏有优秀的,有些是可以让我们在美术课堂中应用的。小学生本身年龄小,对于学习的关注持续时间不是很好,所以在美术教学中,教学的形式和手段要经常改变、创新。通过实践发现我们选择优秀的自媒体作品并运用到合适的教学内容中能有效地避免让学生产生单调乏味的感觉,也能使他们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持续的兴奋状态。比如我们在欣赏名作时,之前我们只是通过课本中或者网络中的图片让学生去欣赏,教师进行简单的解读。但现在自媒体平台中有很多优秀的、有创意的作品来介绍名家名作。他们会用孩子喜欢的幽默的语言,深入浅出的介绍作品的背景,让学生始终带着浓厚的兴趣去欣赏作品,并在无形中使学生对作品有了自己的见解。这对于学生在欣赏.评述的领域有很大的帮助。再如某视频中《清明上河图》这幅传世名画正以动态的形式向我们表达着宋代商业繁盛的场面。学生在观赏时既能看到本来静止的人物开始活动了,更能听到不同的音效,如马车声、叫卖声、驼铃声,效果活灵活现,仿佛将人们带入了那宋朝时期的汴梁城中。这样的视频学生怎会不感兴趣,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怎会感悟不深?
自媒体中的视频作品一般都是几分钟或十几分钟,这好像更符合现在的“快餐式生活”。人们都因为时代的发展改变了以前的生活方式。教师工作压力大,每天除去教学工作还要面对很多部门的繁琐的事务,这就会导致教师备课时间不似以前那么充裕,而且有时候获取外界信息的渠道也有限。而自媒体可以让我们在短时间内获取一些有效的信息内容。加入这些信息对于有些课程的设计来说是锦上添花,甚至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去欣赏美术作品。通过欣赏让学生借鉴艺术作品中的成功之处。在构图、色彩、明暗、材质等方面受到启发并进行探索,从而使得他们的作品质量得到提高。但由于一些原因,学生很少有机会到艺术馆、美术馆等参观。这时候我们就可以选择相关的媒介和作品,带领学生去观看。教师灵活运用影像、图片等方式,增强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感受能力和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三、自媒体与美术教师
在美术教学中加入自媒体并不是为了给教师“减负”,因为我们不能直接把作品拿过来用,应该是经过加工处理后再利用。教师应该找到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相符合的作品,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加工或者示范讲解。美术教师应该打开眼界,除了从传统的方式中汲取教学资源还可以积极地从网络中寻找适合自己教学方式的资源,作为自己的帮手,从而促进自己的教学,而自媒体平台如果合理地利用就会拓宽教师的思路。从诸多的自媒体中选择好的点子,哪怕有时是不成形的想法也可以及时的记录下来,待使用时再细细加工,拿来为我所用。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自媒体资源也是鱼龙混杂,虽然国家有关部门也进行了相应的整治和治理,但是作为教师一定要擦亮眼睛,在选择一个作品时同时看看作者其他作品是不是符合正确的舆论导向。教师还可以将优秀的自媒体资源推荐给学生,鼓励学生课下进行自学,使学生对于美术的某一项学习保持持久性。
美术教学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作为一名优秀的美术教师应该将先进的教学理念与先进的教学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优秀的网络平台,引进优质的美术资源,让学生学会审美,从中懂得传统艺术的价值,学会珍视人类创造的文化遗产。让学生学会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提高美术学习能力,提高美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