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树的王国》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2012-06-30 13:08:54)
标签:

教学反思

教育

分类: 宋营、东仰陵、西仰陵

东仰陵 张风英

    《走进树的王国》是冀教版三年级综合实践的一章内容。这章内容我是设计了两个课时的。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身边的树,并学会一些基本的调查方法,能够对身边的树进行调查;第二课时,是让学生了解树的价值,并看到树木遭受的破坏,从而引发学生对如何保护树木的思考。

    我把这章内容放到3月12日来讲,正好赶上是植树节的当天。因此,我以植树节植树为切入点,导入我的新课,这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学生可以更好的进入新课。

导入环节中,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植树需要准备什么”,“植树过程有哪些步骤”,然后我又找同学表演植树。三年级的小孩还蛮给力,找同学表演时,大家都争着举着小手要求表演,貌似这个表演环节是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但是,问题出现了,被叫到的同学激情高涨,跃跃欲试,而没被叫到的同学马上就蔫儿了下去,注意力很快转移到了其他方面,不再跟着我的课堂走。我想这个环节是不是可以这样改动一下:让他们前后桌结成小组,讨论一下如何分工,如何把植树这一活动更生动形象的表演出来。小组讨论过后,再请小组来表演,比一比哪一小组表演得好。这样做会不会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呢?

表演完后,我又抛出了个问题:“把香蕉种在南方和种在北方,它们的生长情况一样吗?”同学们回答不一样,并指出香蕉在南方比在北方生长得好,根据学生的回答,我又引出这样一个结论:要想把树种在对的地方,我们需要了解树的习性。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走进树的王国》。我觉得我用问题引发思考,从而引出主题的做法使我的课堂过渡的很自然。

接下来是了解身边的树这一环节,我主要提出了这几个问题,“你在哪里见过树”,“你知道那些树,它们有哪些特点”等。我是想让学生通过回答这几个问题体会到我们身边的树的多种多样。虽然学生是挺积极回答问题,但是答案却很浅显,并没有介绍出什么东西。如果我课下布置好作业,让学生课下搜集资料,了解树的种类和特点,那么,课上学生回答起问题来就有内容可答,课堂效果也就会更好些。

讲课过程中,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提出了另外一些问题。“桃树是先开花还是先长叶呢?”、“咱们教室外面的水池旁,那些低矮的冬青是树吗?”我希望以这些问题引发他们的思考,让他们能够留心观察生活,毕竟,我们的课堂是活的,是开放的,是贴近生活的,我们不仅要教给孩子一些知识,更应该注意孩子们学习习惯的培养。

课堂已进行到最后一环节,我设计的是让同学和我一起来设计调查表。首先我先征求他们的意见,看调查表应该具备哪些内容,有些内容他们想不到,我就稍微引导一下,在我们的共同协商下,调查表终于制好了,成果如下:

调查表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人员

 

调查内容

树木种类

 

树木数量

 

生长情况

 

环境状况

 

有了合适的调查表接下来就是课下的调查工作了,但我从内心认为三年级的学生还太小,做不好调查,因此,我在留调查作业时,任务不够明确,是孩子们在执行起来有困难,这也导致我们的调查表形同虚设,发挥不了其作用。

我感觉我的课堂是以问题为主要线索引导学生学习的,这与我的课程的实践性又关,我要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不断找同学表演、回答,体现了课堂以学生为中心。这应该是我课堂的优点。

但,我的课堂还存在许多不足。除教学的环节设计上尚有欠缺外,我还存在一些其他问题。我的板书有待改进,如绘制调查表时,我应该比着尺子在黑板上一点一点的画出来,而不是信手画来。写字时应一笔一划,毕竟是小学生,应该给他们做好认真写字的榜样。在与学生的互动环节上,我也做得不够好,在教室中的位置太固定,几乎一直站在北边的前几排,这样就给南边以及后边的同学产生一种距离感,使他们兴趣缺缺。

总而言之,这节课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有得有失,我要更加努力,精炼我的问题,给学生打造一个更完美的课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