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2622014713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2021【赣浙皖】16-千古一秀的采石矶
(2021-08-31 09:21:24)
标签:
旅游
纪实摄影
太湖西岸
采石矶
太白楼
杂谈
分类:
国内旅游-华东
返程途中
沿着与太湖西岸并行的
G25
长深高速公路向北前行,在距离高速公路最近的长兴县夹浦镇的湖畔,瞭望如同大海般的太湖。
过江苏宜兴,来到
位于安徽马鞍山的采石矶景区。
采石矶自古就为江南名胜,风景迷人、文史厚重。古往今来,吸引来无数文人名士到此题诗咏唱,特别是诗仙李白对这里情有独钟,数次来到这里饮酒赋诗,留下数十首不朽诗篇,并相传最后在这里因酒醉赴水中捉月而溺亡,更增添了这里的神秘色彩。
浩瀚太湖
。沿着与太湖西岸并行的
G25
长深高速向北前行,在距离太湖最近的湖州长兴县我们离开高速公路,来到夹浦镇的太湖湖畔,瞭望如同大海般的太湖。
采石矶
。过江苏宜兴后,来到
位于马鞍山市区西南约
5
公里的翠螺山麓的采石矶景区。
采石矶与
南京
燕子矶
、岳阳
城陵矶
并称
"
长江三大名矶
"
,且
以山势险峻,风光绮丽,古迹众多而列三矶之首
。所谓“矶”是指
水边突出的岩石或江河当中的石滩。来到采石矶游览,偌大的一片江畔之地,主景观是长江之矶和太白楼,欣赏江畔风光,念怀李白诗篇。因此
进入景区后,需要乘坐电瓶车前往太白楼,否则需要步行近
4
公里,在那边除了太白楼外,攀上翠螺山来到长江边,即可看到采石矶景观。
采石矶
历来为江南名胜,古往今来,吸引着许多文人名士,像白居易、王安石、苏东坡、陆游、文天祥等都曾来此题诗咏唱,特别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多次来采石矶游览,留下诸如“
绝壁临巨川,连峰势相向。乱石流洑间,回波自成浪”“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
等数十首著名
诗篇,寥寥几字彰显无穷意境,飘移灵动留下万般遐想!
太白楼
南临长江,背靠探入长江的翠螺山,是一座浓荫簇拥、雄伟壮观的古建筑,据称与湖南岳阳的岳阳楼、湖北武昌的黄鹤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合称为江南的“三楼一阁”。太白楼是为纪念唐代诗人李白而建造的,初建于唐元和年间
(806
~
820
年
)
,原名谪仙楼,距今已有
1100
余年历史,元代毁于战火,清雍正八年
(1730
年
)
重建,改名为“太白楼”,亦称作“唐李公青莲祠”。
主楼三层,一层为厅,二层为楼,三层为阁。前后分两院,前为太白楼,后为太白祠,由回廊相连,二、三楼阁檐下置郭沫若书写的“太白楼”和张恺帆(原
合肥市委书记)
书写的“谪仙楼”匾额。楼内有两尊黄杨木雕的李白立、卧像,陈列有太白手拓本和各种版本李白诗集以及历代文人名士的诗篇、楹联、匾额和绘画。如今关于李白的出生与故去都尚有争议,但他终老安徽早有定论,只不过是在当涂(病故),宣城(醉酒而死)还是在采石矶(溺死)争论不休。既然来到采石矶我自然更偏于其醉酒后跳江捉月而溺死,这更让这里平添浪漫和神秘之感。但不管怎样,采石矶与李白确实有着很多的渊源,
李白在此曾写下《
夜泊牛渚怀古
》、《
牛渚矶
》、《将进酒》等不朽诗篇。注:采石矶古称
牛渚矶。
出太白楼向左,便来到彭公祠,它和太白楼连成一体,构成了马鞍山李白纪念馆。院内及厅堂的墙上有很多名人骚客手书的李白诗篇,其中有我最喜欢的李白诗篇之一的《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会须一饮三百杯。。。。。将进酒,杯莫停
”
。。。。。
前往江边观览采石矶
。从太白楼西侧沿小道上翠螺山,不远就可以看见古木掩映中的黄墙黑瓦的广济寺,它建于三国吴赤乌二年,距今已有
1700
年历史,是我国最早的佛寺之一,号称安徽佛教祖庭。早年称为石矶院,毁于元代战火,明洪武
12
年(
1379
年)重修,更名为广济寺。相传
古有僧人在挖井取水时得到了一块璀璨夺目的五彩石,视若珍宝,便琢成了五彩香炉供奉寺内,作为镇寺之宝,故这里才有了彩石矶之名,足见广济寺、赤乌井等与采石矶的渊源。
广济寺西侧山上有蛾眉亭,此碑亭建于北宋,已有
900
多年历史。蛾眉亭矗立在采石矶上,据险而临深,凭高而望远。左前方临江之处,是一块平坦巨石为联璧台,据说明正德十四年(
1519
)曾有
4
位知府结伴登临崖上,观景对诗,因嫌舍身崖不雅,遂改名为“联璧台”。此石嵌在葱郁陡峭的绝壁上,伸向江中,民间传说诗人李白是在这里跳江捉月,骑鲸上天的,故又称捉月台或舍身崖。
山间林木葱绿,蔚然深秀,采石矶突兀于江中。站在伸向江心的联璧台上,探首向下可见滔滔江水,向前望去可见采石矶另一端峭壁上的三元祠,此处是观览采石矶景色的最佳之处。可惜的是由于天气不大好,烟雾锁大江,眼前天水难分,混沌一片。
三元祠
,又称三官洞,是采石矶最大的一座天然石洞,在石矶西侧岩下,洞傍山临江嵌在崖壁间,下落无地,如自水出,江水拍击洞边崖壁,浪花飞溅,令人眩目。传说南宋时期,湖南三个秀才赴京会考,经过采石矶前来游览,忽然狂风暴雨,降水凸涨,恰遇此洞避难。大难不死的三个秀才在随后的殿试中包揽三甲,做了高官。为了感谢神灵护佑之恩,特在此营建庙宇奉祀,故名
“
三元洞
”
,又叫
“
三官洞
”
。三元洞的这个民间传说不胫而走,很快这里就成为了学子们进京赴考的必游之处。
洞内分为上下两层,洞内有洞,可通大江,飞檐峭壁,雕梁画栋,琉璃屋顶,光彩熠熠。环境别致,四季景色迥然各异,洞中供奉天、地、水三元水府神位。洞口
“
三元洞
”
乃已故的启功先生亲笔书写,古朴遒劲的字里行间蕴藏着天、地、人对立统一的永久哲学命题。睹物思人,叹物是人非;诸事无常,灵性遍法界。
结束语
。夏日江南实在是太潮热了,难以忍受,尽管按照计划还有一些景点尚未涉足,但我们还是绝然地跨过马鞍山长江大桥,进入江北踏上返程之路,结束了此次丰富多彩的赣浙皖之行!希望能在不久得将来,天气凉快疫情减轻,我们还会再来这边,来一个环太湖、江南名镇之游。
本文结束,待等来年的环太湖游!
@点击这里可以进入我本人(庄永祯)的博客目录,欣赏到600多篇游览世界各地的精彩游记。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2021【赣浙皖】15-顺路重游南浔古镇
后一篇:
2021【东北边境游】01-综述与盘锦红海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