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2622014713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2021【赣浙皖】02-瑶里古镇与巍巍梅岭
(2021-06-29 09:41:29)
标签:
旅游
纪实摄影
浮梁
瑶里古镇
梅岭
杂谈
分类:
国内旅游-华东
景德镇周边游。驱车数十公里来到东北面的浮梁县,这个地处
赣、皖二省交界处的小县可是很有玩头。这里有
景德镇陶瓷的发源地
瑶里古镇
,一个几乎完全原生态
的
古镇。款款瑶河穿过瑶里古镇,背后是巍巍
梅岭
,那是陈毅同志曾经生活战斗过的地方,古老的红军桥,电影《闪闪的红星》的外景地。
新平瓷宫
,
浮梁县城东的一处高地上矗立着数幢全身镶嵌了数万件各色瓷片、
瓷瓶
、瓷盘的建筑,有幸见到瓷宫的主人
89
岁的耄耋老人余二妹,并合影留念。最后来到浮梁
古县衙
,这是当年
江南级别最高的的县衙,
5
品县令的府衙,仅因
为朝廷镇守
“
一瓷二茶
”
之地,收缴丰厚的税收。
瑶里古镇
。抵达景德镇的第二天,我们沿着瑶河朔水而上,驾车来到上游梅岭山下的瑶里古镇。
瑶河流域是
景德镇
瓷业的发祥地,
景德镇瓷器
的主要原料
高岭土就产于
瑶里古镇
附近的
高岭山
。在瑶河沿岸的
山水之间
,既有众多瓷业生产基地
--
矿坑、窑址和作坊,又有为之服务的交通体系
--
水运码头、古驿道,还有由瓷业及其贸易支撑起来的聚落体系
--
商业码头、集镇、村落。瑶里原名窑里,正是由此而得名,至今矗立在镇中小树林里的原镇口木牌坊上仍旧清晰可见“窑里”二字。
宋初时期,瑶里的制瓷业达到了高峰期,那时这里的瓷窑有近
80
多座,粉碎高岭石的水碓就有
200
多乘,制瓷业的规模颇为可观。清末这里更名为现在的名称“瑶里”,到了民国时期因随着窑厂逐渐向景德镇集中,瑶里的窑炉逐步停烧,转而以生产制瓷原料为主了,直到现在这里仅存一些小窑,制造一些精巧的瓷器把玩,但不管怎样瑶里一直被认为是景德镇陶瓷的发源地。
走过飞龙渡槽和一组活灵活现的室狮子,就来到小镇的中心地带,也是小镇的老区。古镇千人居住,一水中流,四桥横跨,其中最靓眼的是那长长的廊桥。
瑶里古镇始建于西汉末年,沿瑶河而建,处于青山环抱之中,由于建镇年代久远,所以保留有不少古建筑,例如民宅、祠堂、店铺等,其中以明清时期的居多,又因这里与安徽相邻,所以这里的古建筑也多以徽派特色为主。
至今仍保存完好的明清商业街沿河延申,榜河而兴,直抵梅岭之下,沿途具有宗祠、
进士第
、
大夫第
、
翰林第
、老屋、狮冈胜览等景点。
陈毅旧居就在景区门口附近,
1937
年至
1938
年陈毅同志曾在这里与国民党代表数次谈判,使得长期在梅岭坚持斗争的红军编入了新四军第一支队,并开拔到皖南抗日前线。这个旧址原本是一家姓胡的大户人家的祠堂。
梅岭
。“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
,知道梅岭这个地方是从陈毅同志的“梅岭三章”开始的,当年陈毅在梅岭被国民党军围困数十日,写下《
梅岭三章
》的绝笔,以示为革命牺牲的信念。
午餐后驾车爬上梅岭,如今
地处深山的梅岭已不再是穷山僻壤,但自然环境和聚落风貌都还保持着原生态。奇岩飞瀑、原始森林、层层梯田、明清建筑、庙宇民宅、
古窑
遗址、革命旧居无不催动你驱车浏览、流连忘返。在这里我们仅在山口附近转了转,其实在山里面还有很多景点,如
七色花海、
洪崖丹井
、
樱花谷
、
长春湖
、
神龙潭
、
洗药湖
、
紫清山
等。
这里是电影“闪闪的红星”的外景地,历史遗迹“红军桥”曾在电影中数次出现。如今瑶河上修建了不少拦水坝,已罕见竹排,但款款流淌的河水似乎仍旧在唱着“小小竹排江中游,绿水青山两岸走,红星闪闪亮,照我去战斗。。。。。。”。
待续:
2021
【赣浙皖】
03-
魅力瓷宫与浮梁县衙
@点击这里,可以进入庄永祯的博客目录,看到600多篇游览世界各地的游记。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2021【赣浙皖】02-瑶里古镇与巍巍梅岭
后一篇:
2021【赣浙皖】03-魅力瓷宫与浮梁县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