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厦门出发,沿着悠长的海岸线继续一路向南从东海之滨临近浩瀚南海,来到福建省最南端的漳州市漳浦县、诏安县、东山县一带,沿途重点游览六鳌半岛上的抽象画廊,一个被摄影爱好者新近开发的景点,一个沿着半岛蜿蜒十几公里、有着各种千奇百怪的海蚀景观的地方;故地重游东山岛,再次领略那块巨大的、傲然屹立在海边随风摇晃了数万年的风动石。
六鳌半岛,位于福建省最南部海岸,属漳州漳浦县的六鳌镇,因古有半岛集镇六鳌而得名。漳州市漳浦、诏安和东山一带是我在福建省除宁德之外,到过次数最多的地方,但六鳌半岛我却是第一次来此。这块面积仅有30平方公里的半岛,原为近岸孤岛,由泥砂淤积而成陆连岛。小岛面向外海的东海岸较为荒寂,以沙丘、沙垄为主,海岸线呈现出大面积的海蚀地貌,而且石质很是奇特美妙;面向大陆的西海岸则是狭长海积平原和滩涂,农业和海产品养殖业甚为昌盛。岛上有抽象画廊、翡翠湾、六鳌古城和虎头山等景点,尤以位于东海岸的抽象画廊最为吸睛有趣。
网上介绍到六鳌可以享受到福建沿海最好的海滩,不仅风景秀丽,而且还盛产美味的海鲜,虽说相比之下旁边的东山岛海鲜更为丰富,但东山的海滩似乎无法与六鳌相比。但是我们是在初冬季节来到这边的,无论是在六鳌还是在东山,再好的海滩也无法享用,只能站在岸边看看或吃吃海鲜而已。
抽象画廊是六鳌半岛上标志性的景点,仅因网上有所提及而引起我们的兴趣,实地一看顿时让我们感到不虚此行。景区主体分布在海滨连绵起伏的山丘上,沟壑纵横。这片海边的山岩很奇特,是由粉白色、坚硬有着花纹的花岗岩和黄色、较为松散的玄武岩构成,知经几世,大自然的风化和海蚀在山岩浅色基面上形成了红棕色的花纹,犹如一幅幅美仑美奂的抽象岩画,千姿百态,惟妙惟肖,罕见奇观,天下一绝。如此奇特的自然景观一经发现,很快就自然成为写生、摄影、驴友探秘的圣地。
我们来到之时,偌大的景区中大概不会超过10位游客,估计还是由于知名度不够再加上疫情肆孽。门口售票的女孩极力向我们介绍景区概况,对于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游客格外热情。走进景区很快我们就被眼前景致所吸引,窜上爬下地活跃在这片奇形怪状的海蚀地貌之中,全然不顾不时淅淅沥沥的小雨。
景区门口有张破旧的照片深深吸引着我们在这片海蚀地貌中的寻觅,照片中三条长长的峡沟并行延申直插大海,将这片海蚀地貌演绎得淋漓尽致。尽管我们不辞辛劳地窜上爬下、瞻前顾后地寻找,也还是没有找到。询问之下方知此景需沿着大海向景区更深处走上几公里才可能看到,而远处那一望无边的原生态海蚀地貌尚待开发,道路不那么齐整,甚至无路,故此我们只得放弃,不过沿途还是拍到了不少奇岩怪石。园区工作人员告诉我们,真要想拍到极致景观,定要在这多住几天,耐心搜寻拍摄,最好是在夏秋季节,深秋冬天风大多雨不太适合,眼前景区中那幢幢小木屋此时确实无人问津。
东山岛,别称陵岛,形似蝴蝶亦称蝶岛,隶属漳州市东山县,是福建省第二大岛,中国第七大岛,介于厦门市和广东省汕头之间,与诏安县一水之隔。东山岛风光秀丽、气候宜人、海水湛蓝、阳光明媚,是福建省最佳旅游地之一,景区前的小镇很繁华,很适合游客们暂住。
小岛上最著名的景观在风动景区,这是一个濒临东山古城东门海滨,异常清幽的地质公园。
这块坐落在石崖上的奇石,被当地人引以为荣、视如珍宝。此块巨石耸立在海边陡峭石崖上,高宽各约5米,重约200多顿,上尖底圆,状似仙桃,数万年来一直被“搁”在一块凸起且向大海倾斜的磐石上,两石相互的接触面仅为近百平方厘米。狂风吹来,巨石轻轻摇晃不定,人若仰卧盘石上,跷起双足蹬推,巨石也会晃动,但数万年来仍不倒下,绝对的天下难得一见的奇观。从不同角度观看拍摄风动石,可以有完全不同的效果。
东山岛除了风动石外,还有一个著名的历史事件曾发生在这里,东山岛是蒋介石败退台湾后,唯一在反攻大陆叫嚣中成功登陆的地方。1953年7月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策划下,1万多国民党兵突然对位于福建和广东二省交界处的东山岛发起攻击,一度占领东山岛,一天后我军迅速反击,很快击退了国民党的进攻,夺回小岛。正因此役,为加固海防,在以后的几年的不断建设使得这座原本与大陆相隔800多米的海上孤岛被一条人工修建的海堤连接成了半岛。站在岛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对面大陆上的村镇。
风动石景区后面紧挨着铜山古城,是明朝为抵御倭寇设立的海防城堡和为鼓舞士兵士气而建的很有一定规模的关帝庙。
东山还有一些其他的小景点,寡妇村,该村两百多户人家中有147名青壮男子被强行裹挟去台,在那些日子里上百名失去丈夫的女人成群结队,来到海滩,遥对云海深处的海峡,烧香化纸洒酒,企盼亲人早日还乡,不过如今这里已经是人丁兴旺了,但“寡妇村”这个饱含酸辛的名字仍旧保留至今;乌礁湾位于小岛的尾部,国家级海滨森林公园,有着美丽的南国海滨风光。这些小景点在行程计划中都有提及,只是没有引起同伴们的兴趣,而我以前曾经到过这些地方,故此行就放弃了。
待续:2020【闽浙行】14-南靖土楼与古田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