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2019-11-12 08:56:49)
标签:

青铜峡

黄河楼

水电部五七干校

108塔

黄河坛

杂谈

分类: 国内旅游-西北
     出银川一路向南,在前往六盘山的途中,游览故地青铜峡。当年16岁的我随父辈来到水电部青铜峡五七干校,在这里度过了我的青春年华,今年恰逢我们赴宁夏50周年。如今的青铜峡已经旧貌换新颜,不再是植被稀少,黄沙满目,而变得绿树成荫、姹紫嫣红、楼台亭阁、时髦现代。我们故地重游了黄河之滨的原水电部五七干校遗址、如今已被改造为青铜古镇的原青铜峡小镇、青铜峡水库边的108塔,以及当年朝夕相处的黄河与唐徕渠大桥。也游览了近年来以礼敬黄河、祭拜黄河、感恩黄河而新建的黄河楼和黄河坛。而后继续沿黄河南下,当晚入住枸杞之乡中宁县城。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黄河楼,位于青铜峡市府现在所在地的大坝镇旁边,黄河西岸之畔,是宁夏打造沿黄景区标志性建筑物。黄河楼总建筑面积23600平方米,由主楼、角楼、牌楼、十二生肖图腾柱、镇河铁牛等附属建筑和雕塑组成。进入青铜峡,远远就能够看到黄河楼前面的“黄河之女”青铜雕像。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如今的青铜峡体育中心就在黄河楼的对面,再也不是当年在地上挖坑建场、被我们戏称为“脸盆”的篮球场了。但无论怎样,当年简陋的“脸盆”还是给我们带来过很多欢乐,令人回想。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黄河楼的西侧是青铜峡市府所在地大坝镇,唐徕渠水将其与黄河楼分隔两岸。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巍峨屹立在黄河之滨的黄河楼于201210月落成,高108米的黄河楼是宁夏黄河沿岸风景工程的点睛之笔和标志性的景观,其意是要打造出万里黄河第一楼,媲美长江三大名楼(长江边的黄鹤楼,赣江边的滕王阁,洞庭湖边的岳阳楼)。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黄河楼的大牌楼是黄河楼的主入口,在牌楼正面主匾上书写有"大哉黄河",牌楼的背面主匾上书写有"美哉黄河",其寓意为:大哉黄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美哉黄河、国泰民安、河清海晏。代表了宁夏黄河儿女感恩母亲河、建设新宁夏的美好心愿。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进入景区,走过横跨在河面上的石桥,来到黄河楼下方的弧形广场。这里沿河耸立着十二根青铜十二生肖图腾柱,正面黄河楼主入口的台阶上是复制的唐开元铁牛。铁牛头北尾南、两眼圆睁、呈负重状,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黄河楼主楼由地下、城台、楼阁三部分组成,建筑风格为明清仿古建筑,整体风格恢弘大气,主楼高108米,分为地上九层、地下两层,可乘电梯直达楼顶。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登楼俯瞰黄河绝对是令人欣喜之事。站在楼顶,放眼辽阔宁夏大地,极目涛涛黄河之滨,手中的相机自然是咔咔作响,尽管天气不是很好,但无论从哪个角度还是可以得到较为满意的照片。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黄河楼的附属建筑有四门,分别为青龙门、白虎门、玄武门、朱雀门;有四角楼,分别代表春夏秋冬,意为春兰、夏荷、秋菊、冬梅。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黄河楼内设有黄河中国历史文化展览馆、黄河宁夏历史文化展览馆、黄河文化演艺厅等,全方位展示黄河五千年灿烂文明。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青铜峡镇1958年建设黄河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而得名并建镇,位于宁夏青铜峡市府所在地大坝南部10多公里处。想当年这个虽小但“五脏俱全”的小镇,就是我们心中的“王府井”,几乎每个周末我们都是要到小镇上来逛逛的,除了购买一些生活必需品外,更多的是散心,虽然来回要走上十来公里,甚至十几公里,但大家仍旧是乐此不疲。如今一座新建的牌楼矗立在小镇街头,街上的房屋建筑也更新数次了,当总体结构仍旧没有发生多大变化。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青铜峡水电厂水库大坝,想当年这座大坝就在我们的眼皮底下,天天见。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水库大坝下游唐徕渠边上原来五七干校工厂(三连,后更名为青铜峡电机厂),如今已经找不到任何踪迹,只有横跨在唐徕渠上的工程大桥仍旧在那里,只是已经不再使用,而是作为历史遗迹保存。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水库大坝下游的黄河工程铁桥,这可是黄河在宁夏境内第一座跨河大桥,如今也同样仅作为历史遗迹保存,白天时可以步行通行,桥上的铁栏杆上挂着不少有关大桥“想当年”的介绍。一切都在变化,唯独黄河一成不变的滚滚流淌。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来到小镇最南端、大坝下方的水电厂大门,刚巧46年前我曾与一位此次同行伙伴在这里拍过照,于是故地重游,在同样的位置,与同一位老友再次合影留念。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水库大坝上游。青铜峡水电厂水库大坝不太高,仅有30多米。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寻踪原五七干校旧址。可能是受到前一天在平罗看到国务院五七干校旧址的启示,更因为是50年周年的纪念和回忆,萌生了我们在茫茫田野之中寻找原五七干校旧址,以及那块小小的“水电部五七干校旧址”纪念碑的兴趣。尽管几年前我曾来到这里看到过这块纪念碑,但此行由于田野之中再次发生很大的变化,怎么也找不到了,最后还是在渠首管理处一位好心的女同志亲自引领下,我们才来到了当年五七干校一连遗址-迎门滩,看到了那块与广阔田野相比过于渺小的纪念碑。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目前仅有一栋房屋似乎尚有人居住,因为它们的状况较好。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尽管“老宅”已经破烂得不堪入目,但周围野花仍旧是那样喜人靓丽,微风吹来摇摇摆摆,似乎在欢迎我们的归来。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108塔,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喇嘛教塔群,座落于青铜峡水库大坝上游西岸,直面滔滔黄河。根据在塔群台基下出土的西夏文的文物,据此判断塔群建于西夏时期(1038-1227年)。塔群依山分阶而建,按一、三、三、五、五、七、九……奇数排列,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的大型塔群。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当年我们初到青铜峡时,水库尚未淤积,我们只能水路或从后山绕路爬山来到108塔,可如今水库似乎已经被淤积的没有库容了,人们可以方便地从塔下水库边上驾车或徒步来到108塔下。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108塔是以消除人生烦恼和灾难、祈求平安与幸福为寓意的藏传佛教纪念塔。景区分别为两部分,其一就是核心保护区108塔,其二是北边的塔林博物馆。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黄河坛,这是一个近年来新建的景点,是宁夏打造的沿黄河文化景区的组成部分,位于青铜峡水库上游西岸金沙湾,直至青铜峡峡口,背靠贺兰山脉,前览滚滚黄河。当年的无际黄沙之中,滚滚流淌的黄河之畔,如今屹立起规模宏大、庄严肃穆的黄河坛,营造出一幅囊括天地、气吞八荒的景象。气势恢宏的黄河大牌楼、集古今天下文人骚客咏颂黄河名篇的碑林大道、纳五千年华夏历史经典的大型铜浮雕,向世人诉说着黄河母亲的深厚积淀,一展黄河儿女向母亲河感恩报德的诚挚心愿。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中华黄河坛牌楼是黄河坛的正门。这个15.8米高,45米跨度的109门特大型牌楼,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青铜牌楼。玉琮造型的柱子,青铜器饕餮纹造型的横坊;主门顶上设太阳呈龙凤呈祥,横匾书写中华黄河坛,两个副门顶上分别饰有日、月以示天地乾坤,横匾书写敬天”与法地柱顶方柱对应方位分别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之象;柱顶之上为望天吼,又称为盼君归,昭示黄河母亲盼望海内外黄河儿女归来。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黄河五千年照壁。走过正门牌楼,眼前宽阔的广场上矗立着72米长,7.2米高的黄河五千年照壁,照壁之上刻有涵盖中华古代和历代封建王朝的主要历史事件、代表人物及传统文化。三皇五帝夏周商,五霸七雄闹春秋,秦扫六合惜失鹿,楚忘社稷归炎刘,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争未休,宋辽金元明方立,封建王朝清到头。一条清晰的历史线路跳跃在照壁之上。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天下黄河富宁夏”,奔流不息五千四百六十四公里的黄河,独爱宁夏,令宁夏人民极度感恩。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思恩牌楼。拾阶而上,青铜制作的思恩牌楼矗立面前,这是园区内第二座牌楼。 思恩牌楼左右分别镌刻饮水思源”“感恩报德,展示中华传统的孝道文化,表达报孝母亲河的赤子之情。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黄河天赐坛,一座酷似北京天坛祈年殿的建筑,更由于视野宽阔而显得格外雄伟。一泓黄河流域九省地图状的水面及水面上的3座大型九孔拱桥呈现眼前,天健桥、人和桥、地坤桥。天健桥为龙柱,人和桥为十二生肖柱,地坤桥为凤柱,以亦龙凤呈祥,阴阳合泰。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二十四节气图腾柱和朝代农章带着我们踏上祖先的脚印。继续前行,就进入了农耕大道,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图腾柱选用青铜材料,按照春、夏、秋、冬四季,每季六节气排列,柱体配有与这个节气相对应地农耕浮雕图。大道中间有汉白玉石鼓,鼓上刻有从夏至今,历朝历代的朝代农策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天赐地馈 浑天地动。思恩区设有天赐阁、地馈阁,寓意黄河恩泽乃天之恩赐”“地之馈赠,承大自然之恩典。天赐阁与地馈阁左右分设浑天仪、地动仪。由此,天赐地馈,浑天地动,遥相呼应。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礼恩牌楼,穿过这座园区内的第三座牌楼。中央主匾书写礼恩两个大字,左右分别为求仁及礼”“在祀与戎,以彰显进入祭祀主区。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中华黄河鼎,礼恩牌楼后面是一片汉白玉的方坛和圆坛,以应天圆地方之说。圆坛之顶安放着青铜铸造的黄河鼎,高度6.3米,可称天下第一巨鼎,鼎正面,用篆字题中华黄河鼎之名。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坛下黄河滚滚流淌,不过观览九曲黄河的最佳之地还应当继续前行,向上攀爬,登高望远吗。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碑林大道63米长、54米宽的碑林大道,大道两旁分列着18道铜碑和石车,上面刻有精选了历代吟咏黄河的著名诗篇,《诗经·卫风·河广》、《山海经·西次三经》的黄河选句,庄子《秋水》的章句,屈原《九歌·河伯》的诗句,以及自幼学过的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等咏颂黄河的传世佳作等等。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感恩牌楼,园区中第四座铸铜牌楼,高12米、跨度27米。牌楼前有黄河铜牛,十八青铜礼器分设左右。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拾阶而上,来到黄河坛的最高平台,可见铜灯、香炉、香案,以及三座大殿,从左向右分别为慈孝懿范殿中华人文始祖殿,和百家姓祠堂。寓意感谢黄河母亲哺乳之恩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九曲黄河大拐弯。站在黄河坛最高处,可见青铜峡峡口,眼前的黄河及滩地正好构成一个大转弯,犹如一幅太极图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一天的时间瞬间即过,暮色之中我们离开了黄河坛,离开了梦里常回的第二故乡青铜峡,继续沿着母亲河一路向南,很快就来到枸杞之乡中宁,当晚住在中宁县城。这里虽非旅游城市,但吃住都很不错。次日我们将踏上前往宁夏最南端的西海固地区的旅程,走走陕甘宁边区的红色旅游之路。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2019晋陕甘宁行09-青铜峡的旧貌新颜

      待续:2019晋陕甘宁行10-同心、固原与六盘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