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2018-04-16 08:16:30)
标签:

黔东南

肇兴侗寨

黎平古城

黎平天生桥

隆里古镇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我们此次贵州行游览的最后一个地州,这是一个苗、侗、布依、瑶、水、壮等少数民族集聚的地方,沟壑纵横,山峦延绵,重崖迭峰,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是一个经济较落后的地区。这里的旅游景点多为人文景观,苗乡和侗寨,北面的西江千户苗寨、镇远古城我们已经去过,在南面我们将游览的地笋苗寨、岜沙(bia sha)苗寨、小黄侗寨、肇兴侗寨等一系列苗乡侗寨,以及黎平古城、黎平天生桥和隆里古镇等,最后我们将从隆里向东进入湖南。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从加榜梯田所在的大山之中返回省道A312,从这里一路向东北方行驶,沿途有很多可供游人参观的苗乡侗寨,不过似乎修建的有些过多了,主要是大家都想通过旅游来脱贫,但实际情况是绝大多数苗乡侗寨都非常冷清,游人稀少,特别是那些距离公路较远的村寨。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侗族鼓楼是侗寨的标志,使你很快就能分辨出苗寨与侗寨。侗寨鼓楼是侗家人集会、社交、休闲的地方。进入从江县城你会看到五座侗寨鼓楼,它们的外观和风格大同小异,只是高低、大小各异。

       鼓楼是侗寨的标志,从外观看像一座宝塔,气势雄伟,还没进入村寨就很醒目。鼓楼上一般都挂有一支鼓。过去,当寨子遇到外敌入侵,失火或议事之时,便登楼击鼓,召集寨民,鼓楼因此得名。鼓楼是寨里集会议事、订立款约、处理问题的会场,也是寨里群众工余饭后休息活动场所。每逢春节、农历66日天贶节和815日芦笙节等盛大的节日活动都会在鼓楼举行。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小黄侗寨

       来到从江县城,本打算先要游览县城南面的岜沙(bia sha)苗寨,不巧刚好赶上关门休整,无奈之下,只得向北进山,前往30公里外的小黄侗寨。来到这里后才发现门口售票处已经歇业。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这个地处深山的侗寨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小黄是侗族地区远近闻名的“侗歌窝”。小黄侗歌在侗语中被称为“嘎小黄”,意思是“小黄的歌”,足见其自成体系,魅力独特。当地人有一句口头语“饭养身,歌养心”。侗家人的历史、祖辈的艰辛均靠歌传给下一代。侗歌形式多样,生活、恋爱、劳作等均有歌。据说最为壮观的是侗族大歌,一种多声部无伴奏的合唱曲目,在小黄几乎任何人都可以拉起队伍唱大歌,歌队也不用指定谁唱高音谁唱低音,但演唱时他们都可以配合得天衣无缝。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原本网上介绍每天下午都会有大歌表演,但当我们来到这里时,别说看大歌表演了,寨子里连人都少见,眼前一片衰败景象。想想也是,在这如此恶劣交通状况的深山之中,要想招引来大批游客,单凭大歌表演是肯定不行的。在黔东南的群山峻岭之中,这种花费不少功夫和金钱(肯定是国家扶贫资金),修葺了不少提供旅游的苗乡侗寨,但如今很多都基本荒废,只有少数靠近公路的村寨,特别有些历史文化背景的景点依然还算门庭若市,看来贵州省的扶贫工作还是任重道远啊,仅仅靠修建几座鼓楼、盖几间翘脚楼,找来几个村民唱唱跳跳,是不可能从根本上实现脱贫的。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肇兴侗寨

       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有居民6000多人,素有"侗乡第一寨"之美誉。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评选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一,属于网上热门景点。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肇兴侗寨的建筑很是精美,这在贵州的少数民族村寨之中是很少见的,仅鼓楼就有五座,依次为“仁团鼓楼”、“义团鼓楼”、“礼团鼓楼”、“智团鼓楼”、“信团鼓楼”,因而被称为鼓楼文化艺术之乡。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肇兴原名“肇洞”,是一个东西向的狭长谷地,两条小溪汇成一条小河穿寨而过,河面跨有有六座风雨桥,风雨桥因桥上建有长廊式、可遮蔽风雨的桥屋而得名。通道两侧有栏杆,形如游廊。寨中房屋为干栏式吊脚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全部用杉木建造,硬山顶覆小青瓦,古朴实用。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肇兴现在经过开发,各种旅游服务设施已经很完善,吃饭和住宿都不用担心。从义团鼓楼旁边的水泥桥开始一直到仁团鼓楼这一段,是肇兴的重点保护地带,也是最漂亮的一段吊脚楼景观,而这里也是肇兴购物逛街最热闹的地方。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黎平古城与翘街

       黎平是黔东南的旅游胜地,既有自然景观天生桥,又有人文景观古城,这里还与遵义齐名,也是中国革命具有伟大转折的红色旅游之地。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1934年中央红军由湖南进入贵州,占领黎平后,总司令部就设在这里。1218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在黎平老城翘街上一户豪宅之中召开了有6人(周恩来、博古、毛泽东、陈云、刘少奇、李德)参加的政治局会议,这是红军离开江西后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在紧要关头改变了红军的战略方针,变被动为主动,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开始得到支持,红军前进路线得到调整,并确定尽快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为在这之后的遵义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翘街,又称东门街,一条尚保存较好的明清建筑群,是黎平县的一条文化街。此街东起城垣东门,南至二郎坡荷花塘,全长近一公里,两头高,中间低,形状如翘起的木扁担,因此称为“翘街”。黎平会议会址和毛泽东旧居、中央红军教导师、中央红军干部休养连、李德博古凯丰住址、红军群众大会旧址等红色遗址均座落在翘街的明清古建筑群之中。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黎平天生桥

       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位于黎平县城外16公里处,景区内有一座“天生桥”很是出名,主拱横跨福禄江上,跨度近140米,拱高至水面38米,拱顶岩层厚40米,据说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生桥。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黎平天生桥雄伟壮观,气势宏大,其结构之精致,拱弧之圆率,拱底之光滑、拱顶岩层之规整,丝毫不假人手,纯天然而成,不能不让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黎平天生桥桥身有很多石洞,有的可通桥顶,有的则深浅不一,洞中有无数蝙蝠栖息其中。桥顶和桥壁两侧石柱、石笋、石岩千姿百态,有似长夜明灯、有似威猛武士,有的则像天马行空隐然欲去。绝壁之上,古松怒立,植被葱茏,幽深绝伦。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隆里古镇

       贵州四大古镇之一,这也是我们游览贵州四大古镇中的最后一个。隆里,谓"隆盛之里",位于锦屏县城西南,湘黔边界,距县城64公里。这座瑰丽的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永乐(1404年)完工,为明代重要军事城堡。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600多年风霜侵蚀和火灾的劫难,城墙已不甚完整,但古风犹存,依然是我国南方高原保存最好的古城之一。城里的建筑五花八门,不仅能够看到淮赣式样的建筑,还能看到京城的四合深宅大院。城中的居民多是明朝初年屯军的后裔,很多人的外表和口音明显不是贵州原住民。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走进隆里古城,沿着鹅卵石铺成的街巷一路走来,徜徉在深巷高墙、古井牌坊之间,大街街头建有城门楼,小街街尾建有庙宇,城中心则建有观音庙,东侧建有文庙,西侧建有武庙。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城池的规划处处兼顾军事防御作用,三条大街分出六条巷道,俗称三街六巷,每巷又岔小巷,巷巷相通。走在古城之中,每每觉得前方是死胡同,可是走近了才发现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而且每户民居都留有后门通道,户户相连,可进可退。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探胜黔东南苗乡侗寨-2017贵州游(30)

       从隆里古镇出来向东,很快就进入了湖南地界。返京路上,我们将顺路游览南岳衡山,到江西温塘小息一周,而后经安徽,返回北京。

      待续:返程回京的沿途见闻-2017贵州行(3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