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2016-09-09 00:00:00)
标签:

河南安阳

殷墟

司母戊鼎

曹操高陵

中国文字博物馆

分类: 国内旅游-华北
      河南安阳,又称邺城,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华夏文明的中心之一。安阳殷墟是当今中国所能确定的商代最早都城。中国历史上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先后有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等在此建都,故安阳有"七朝古都"之称。这里有华夏文明最早使用的文字--甲骨文的发现地及中国文字博物馆,《周易》的发源地,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的出土地,一代枭雄曹操墓地高陵所在地等。故安阳素有"洹水帝都""殷商故都""文字之都"之美誉。今年5月从郭亮挂壁公路返回北京途中,在这里停留了一天,在当地朋友引领下,较仔细地游览了安阳,感叹不已,收获颇丰。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殷墟是安阳最重要的历史文物,世界文化遗产。北蒙是安阳最早的名称。约公元前14世纪,商朝的第20位国王盘庚将都城从(今山东曲阜)迁到北蒙并改名为殷,史称盘庚迁殷 商建都安阳后,至纣亡国,共传812王,前后达273年。周灭殷后,曾封纣之子武庚于此,后因武庚叛乱被杀,殷民迁走,逐渐沦为废墟,故称殷墟。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金石学家王懿荣在中药龙骨上发现契刻文字(甲骨文),其后有学者考证出这些甲骨文出土于安阳小屯一带,并从中释出商代的先公和商王名谥,从而证实这里就是古文献中记载的殷墟。192810月由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开始主持发掘的殷墟。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殷墟是中国奴隶社会商朝后期的都城遗址,位于安阳西北小屯村一带,距今已有三千三百多年历史,因其出土大量的甲骨文和青铜器而驰名中外。殷墟面积约24平方公里,大致分为宫殿区、王陵区、一般墓葬区、手工业作坊区、平民居住区和奴隶居住区。古老的洹河水从市中缓缓流过,城市布局严谨合理。从其城市的规模、面积、宫殿的宏伟,出土文物的质量之精、之美、之奇、数量之巨、可充分证明它当时不仅是全国,而且是东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987年在古老的洹水岸边、殷墟的宫殿区遗址上修建了殷墟博物苑。苑中除文物博物馆、出土车马展馆、司母戊大方鼎展厅、妇好墓外,建筑不多,但均由著名的古建筑家设计。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解放前后考古人员发掘面积共约4.5万平方米,出土文物多为陶器、青铜器,其中有些器皿的造型和细致,真的让人很难相信这是3000多年以前的产物。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出土遗物中最重要的是甲骨,解放前共发掘出土24794片,其中包括著名的大龟四版大龟七版1971年冬,在小屯西地发现21枚牛胛骨,其中10片有刻辞。1973年在小屯南地一次发掘出4829片有字甲骨和一批无字卜骨。对我国的文字历史研究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甲骨占卜,是中国古代流行过的习俗。用整治过的龟甲或兽骨加以烧灼,观察所形成的裂痕形状,认为可以判断凶吉。早在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经过夏代、商代,多在王室宗盛行,商亡之后仍延续未绝,在一些少数民族甚至保留至今。新石器时代的甲骨上未发现文字,殷商时期的甲骨常刻有文字,绝大多数都以占卜问疑有关,故研究者称之为卜辞。卜辞的内容很丰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车的文明古国之一,古文献中说夏代就发明了车,但是至今未发现夏代车的遗存。殷墟考古发掘的殷代车马坑(含本苑展厅陈列的6座在内)是华夏考古发现的畜力车最早的实物标本。殷墟博物苑展出的6座殷代车马坑和道路遗迹,是分别在安阳刘家庄北地、南地和孝民屯东地发掘的,商代道路遗迹是在滑翔学校南地发掘的。这几座车马坑,保存基本完整,具有较高学术研究和展示价值。每坑葬1车,其中5坑随车皆葬两马,4坑各葬1人。经鉴定,殉人中多为成年男性,另有1少年男性。从展品可以看到商初期的马车比较简单,车辕笔直,中心后倾;而殷代的马车造型美观,结构牢固,车体轻巧,运转迅速,重心平衡,乘坐更加舒坦。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安阳殷墟遗址发掘中发现大量的尸骨,多为青壮年男性,也有少数女性和儿童,总数达数千具。处置方法有砍头、肢解、腰斩、活埋,这是多次人祭的遗存,反映了奴隶社会残酷的杀殉制度。商代建筑修建时,有的先挖基槽后填土夯筑;也有的仅把原来的文化层堆积挖掉,再回填净土夯筑。皆用石柱础,有的在石础上还垫有铜础。在基址下或门侧处,经常用牲畜、马车,甚至活人奠基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1976年发掘的妇好墓,在武官村大墓南侧,是殷墟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该墓五米多长,约四米宽,七米多深,墓上建有被甲骨卜辞称为"母辛宗"的享堂。妇好是商代第二十三代王武丁众多妻子中的一位,曾多次率兵出征,立下赫赫战功,深得武丁的宠爱和臣民的敬仰。据说享堂原是商王武丁为祭祀妇好而修建的宗庙建筑,尊其庙号为""。妇好墓虽然墓室不大,但保存完好,随葬品极为丰富,共出土青铜器、玉器、宝石器、象牙器等不同质地的文物1928件,包括她使用过的武器龙纹铜钺(8.5公斤)和虎纹铜钺(重9公斤)。妇好使用如此重的兵器,可见武艺超群,力大过人。古代的斧钺主要用于治军,""曾是军事统率权即王权的象征。

       一尊立于妇好享堂前的汉白玉妇好手持的龙纹大铜钺的雕像,是根据有关资料雕塑的。目光炯炯,不怒而威,披坚执锐,威风凛凛,显示了华夏最早的巾帼女将的英姿和风采。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司母戊鼎是殷墟出土的最重要的国宝级的文物,在出土之处有一座有关鼎的展厅,其中就包括司母戊鼎的复制品。司母戊鼎(也称后母戊鼎),原器1939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后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现为国家一级文物。

      司母戊鼎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司母戊"三字得名,鼎呈长方形,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鼎身雷纹为地,四周浮雕刻出盘龙及饕餮纹样,反映了中国青铜铸造的超高工艺和艺术水平。

      司母戊鼎初为乡人私掘,因体量过大,为防日军抢走后无法辨认,砸去一只鼎耳,将其掩埋。19466月重新出土,存于南京中央博物院。1959年铜鼎从南京调往北京,存于新建成的中国历史博物馆至今。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曹操高陵即安阳高陵,位于河南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在北魏王都邺城西12公里处。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公元220年曹操卒于洛阳,灵柩葬在邺城的西门豹祠以西丘陵中。

      20091227日,国家文物局认定,经考古发掘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南的高陵,就是曹操墓 。20135月安阳曹操高陵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6月,河南安阳曹操高陵及所在的邺城遗址入围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批准的《大遗址保护"十二五"专项规划》。很有意思的是,尽管发掘单位和国家文物局认为此墓为曹操墓,但是,对于是否曹操墓这个问题,学术界和民间还有许多不同的意见。

      高陵目前尚在建设中,因此不对外开放,前一天下午我们驾车去了一趟,结果是扫兴而归。好在朋友在当地“有关系”,专程引领我们入园参观,让我们有幸提前目睹了这座已有近2000年历史的、一代枭雄的墓穴。由于高陵尚在建设之中,因此目前仅有一个小展馆,墓地上方搭建了一个棚子予以保护,周围还是一片杂草丛生的空场。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从现存史料和考古发现来看,曹操并没有秘葬,更未设疑冢,而是主张丧葬从简,没想到这"简办"了的丧事反而给历史平添了不少繁杂。据《三国志》等史料 记载,公元220年曹操卒于洛阳,灵柩运到邺城,葬在邺城的西门豹祠以西丘陵中,没有封土建陵,没有随葬金玉器物,也没有建设高大坚固的祭殿。数百年后,墓葬简单的曹操墓就湮没在历史的陈迹之中了。宋代以后曹操被视为奸雄,其墓址不详也成了他奸诈的一个证明,七十二疑冢等说法在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中广为传布。

       近看这座近2000年以前的墓穴的墓门及墓顶,其建造情况及规则的几何结构, 使你真得由衷地为我们的老祖宗们叫好。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中国文字博物馆是一座国家级专题博物馆,也是中国首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200911月开馆,共入藏文物4123件,其中一级文物305件,涉及甲骨文、金文、简牍和帛书、汉字发展史、汉字书法史、少数民族文字、世界文字等多个方面。文字博物馆的造形很漂亮 包含了殷商时期的高级宫殿建筑形象的基本要素,采用殷商时期的饕餮纹、蟠螭纹图案浮雕金顶,引起殷商宫殿"四阿重屋"联想,并采用红黑图案的雕墙和雕柱,以产生殷商文化辉煌的装饰艺术效果。整体建筑布局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风格。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中国文字博物馆之所以建在安阳,就是因为这里发掘出大量的中国文字的鼻祖--甲骨文,所以在偌大的博物馆中,我最关注的就是甲骨文。甲骨文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成体系的汉字,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商代统治者迷信鬼神,其行事以前往往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以后又在甲骨上刻记所占事项及事后应验的卜辞或有关记事,其文字称甲骨文。自清末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有文字之甲骨,整整100年了,目前出土数量在15万片之上,大多为盘庚迁殷至纣亡王室遗物。甲骨文目前出土的单字共有4500个,已识2000余字,公认千余字。它记载了三千多年前中国社会政治, 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资料,是现存最早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仓颉造字,传说黄帝的史官仓颉创造了汉字,故被尊为汉字的“字祖”,但实际上这只是个传说。中国文字最早就是象形文字,又称为表意符号“,以此演变成了比较定型的甲骨文,并被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是现代汉字的直系祖先,这一点足以证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几千年以来,中东人都不能解读他们祖先的象形文字,而我们中国现代人却能读懂一些殷商时期的甲骨文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安阳目前正在申请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城里很多地方在修建古式建筑,其中最为壮观的当属城西北的姜里书院,据说这里曾经是姜子牙的故居。姜子牙在历史上虽有颇多丰功伟绩,周武王克殷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但其终究最高职务无非就是个“相爷”,可眼前这座宫殿足以胜过君王。问问当地人,几乎无人知晓这座宫殿的意义,这不会又是一座夸大历史的人造古迹吧,这些国内常见的"创造"历史的现象,但愿不要出现在安阳这座历史名城中。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2016河南行-中国历史名城安阳

    本文结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