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2622014713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2016游历北欧(5)-芬兰堡、波尔沃、图尔库
(2016-07-05 20:33:27)
标签:
芬兰堡
波尔沃
图尔库
赫尔辛基
芬兰
分类:
欧洲旅游
围绕着赫尔辛基周边,有几个景点是来芬兰南部的游人一定会去游览参观的,这就是建于
250
多年前,现存世界上最大的海防军事要塞之一的
芬兰堡
;建于
13
世纪,被人称为
“
中世纪木制建筑博物馆
”
的
波尔沃小镇
;芬兰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10
世纪建城,在
1812
年之前一直是芬兰首都,素有
"
芬兰文化摇篮
"
之称的
图尔库
。
①
芬兰堡
,一个建立在赫尔辛基外海
6
个小岛之上的古军事要塞。从赫尔辛基的南码头乘渡轮
20
分钟就可抵达,渡轮每隔
30
分钟一趟,往返
7
欧元,价格很公道。
当你看到南码头的街市随着渡轮驶向大海而逐渐远逝,回头一看芬兰堡以及连接各岛之间的大桥就在眼前了。就这么近,打算享受骄阳的姑娘们可能才刚刚感到身上晒得有些发热。
离船登岛,通过城堡的拱形大门,就进入芬兰堡了。虽然整个芬兰堡占据了
6
个岛屿,岛屿之间依靠桥和轮渡连接,但主要景观集中在大黑岛和狼岛两个岛上。连接两岛的桥周围,设有游客中心。可能因为这里是岛上唯一有售食品饮料的地方,游人们很愿意在此逗留。
如今芬兰堡早已不再是军事基地了,它不仅是芬兰最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同时也是
800
多名驻岛居民的家园。虽然岛上的多数城堡要塞设施和驻军建筑物已被改建为住宅、酒吧、艺术家工作室、餐厅和博物馆等,但仍
保留着很多军营、炮台、城墙、教堂等遗存,加上靓丽的海岸岛屿风光,
1991
年芬兰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绿树成荫,草坪成片,草坪上充分享受阳光沐浴的男男女女比比皆是。
岛上随处可见要塞城墙、炮台和大炮。
18
世纪初,芬兰堡由一位瑞典炮兵军官奥科斯丁设计,在靠近赫尔辛基附近的一系列岛屿上修建了一圈链式连接的防御性城堡,有效地扼制着从芬兰湾进入赫尔辛基的海上要道。当年统治芬兰的瑞典人建设此要塞的目的,是防范俄罗斯人对芬兰的虎视眈眈,但最终还是没有抵挡住俄军波罗的海舰队的战舰。俄瑞之战结束后,芬兰堡就失去了它原有防范作用,变成了俄军波罗的海舰队的重要要塞及补给基地。
从炮台窗口可以直接看到无尽的大海,至今
从这些炮口密布、沉寂的工事中还能隐约感觉到古战场的枪炮隆隆。
在最南边的
“
古斯塔夫之剑
”
岛的堤岸上,仍然保留着许多大炮,原封不动的呈现给每一个游客。
国王门是芬兰堡的一个重要入口,是为
1753
年的阅兵而建,也是当年瑞典国王视察工程时停泊的港口。在国王门城墙的大理石上,镌刻着古堡设计者奥古斯丁的至理名言:“后人们,凭你自己的实力站在这里,不要依靠外国人的帮助”。
堡中央高耸的教堂原本是东正教教堂,是俄国人占领这里后在
1854
年修建的。上个世纪
20
年代,教堂顶端原本具有的五个洋葱顶被改建成现在的尖塔样子,成为了简约的新教教堂。
芬兰堡
设计者奥古斯丁造型独特纪念碑设在城堡的中心庭院里,这里草坪翠绿,鲜花争妍,大雁们若无旁人地在安然觅食,对过往行人和拍照者毫不理睬,一副见过大世面的样子。
②
波尔沃小镇
地处赫尔辛基西面
50
公里,坐落在波尔沃河河口,始建于
13
世纪,已有近
700
年的历史,是继我们下一个景点图尔库之后,芬兰的第二古城。早在中世纪,波尔沃就是一个重要的进口贸易中心,坐落在波尔沃河沿岸的一排排木仓房向人们展示了波尔沃的航运史。
波尔沃是
芬兰目前惟一完整保存下来的中世纪建筑群,弯曲的街道,狭窄的小巷和低矮的木屋是中世纪城市生活的缩影,被称为
“
中世纪木制建筑博物馆
”
。
那些历尽数百年的房屋经常被主人精心的粉刷一新。据说小镇房屋的外观已被法律规定居住者不得做任何随意的改动,只能修旧如旧保持原貌。相比国内动辄推倒重建的“大手笔”,“修旧如旧”真是值得我们借鉴!
横跨在波尔沃小桥就是进入小镇的大门,河对岸一条狭窄、幽静、鹅卵石铺就的坡道将带你走进小镇,仿佛入境童话。道路上的碎石已经被磨踩得发亮,彰显它经历了数百年的沧桑。
鹅卵石路的尽头是一个小广场,广场周边环绕着色彩艳丽的楼房和庭院栅栏,左侧是一座白墙绿尖顶、建于
15
世纪的教堂,
这个教堂对芬兰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
。欧洲近代史中芬兰延绵七八百年间,始终是在瑞典和俄国人的统治之下。前六百多年在瑞典手中,
19
世纪初俄国人取得在芬兰的统治后,
1809
年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就是在波尔沃的这所教堂里主持了芬兰议会的第一次会议,宣布芬兰成为俄国的
“
国中之国
”
,
确认了芬兰人的信仰、宪法、权利和自治,因此这里被遵崇为芬兰独立精神的基石。
这种自治权在以前瑞典统治时期是没有的。
芬兰人通用语言除了芬兰语,便是瑞典语。而波尔沃大教堂,每周日上午举行的第一场礼拜仪式,用的是芬兰语,而中午举行第二场礼拜仪式,则用瑞典语,这种做法,一直沿袭至今。
小镇没有城市的喧闹,也没有奔跑的车辆,空气清新得令人心醉,到处飘溢着淡淡的清香。街道蜿蜒曲折、小巷曲径通幽、庭院和低矮的木屋错落有致,绝对是中世纪城市生活的缩影。尤其是整座城市的路面都是用鹅卵石铺就,更使人感到她的古朴。
小镇依河而建,一间间
木质结构房屋错落在山水之间,布满小镇的大街小巷。
五花八门的店铺,各式餐饮的饭馆,建于
1871
年的前店后厂的巧克力老店
,间间都涂抹得
五颜六色、
艳丽
斑斓
,
让游人们眼花缭乱,争先恐后地拍照留念。
1871
年建立的前店后厂的巧克力百年老店,吸引着四方宾客,门庭若市。
③
图尔库
位于芬兰西南边境,波罗的海波的尼亚湾畔,是芬兰最大港口城市,距离首都赫尔辛基
170
公里。图尔库是芬兰通往西方的门户,有芬兰最大的客轮停泊港口。
5
月
31
日傍晚我们从赫尔辛基抵达这里,并将在当晚登游轮前往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
图尔库在瑞典统治期间一直是芬兰首都,
19
世纪之初俄国人击败瑞典人取得对于芬兰的统治后,才迁都赫尔辛基,因为那里距离俄罗斯更近一些。
1827
年北欧最大的一次城市火灾,图尔库全城几乎化为灰烬,只有市内中世纪遗留下来的城堡和大教堂以及修道院山上的一些木制房屋幸免于难。我们首先来到
坐落在市中心区奥拉河畔,
始建于
13
世纪的图尔库大教堂参观。
现在游人们所看到的高高耸立的教堂钟楼是
1827
年大火后重建的,它已成为图尔库的标志。
图尔库大教堂是
是芬兰基督教路德派的主教堂,也是
芬兰闻名遐迩的中世纪大教堂,始建于
13
世纪初期,是当地最古老的建筑之一。
教堂曾多次扩建,到
14
世纪末达到了目前的规模。推开教堂沉重的大门,拾级而上,便进入教堂正厅。高大狭长的大厅里整齐地排列着可容纳数百人的黑色木椅,供人们做礼拜或听音乐会使用。座位的前方是一个圣坛,圣坛的后面是一幅大型精美壁画。与圣坛相对的大厅另一端是一组庞大的管风琴。
16
世纪末,在大教堂的地下开始修建石棺和墓穴。因此,教堂内安葬有历史上的一些著名人物,其中最有名的是在芬兰度过晚年的瑞典国王埃里克
14
世的配偶卡琳皇后。芬兰第一位主教的遗骸也保存在这里。
图尔库古城堡
位于奥拉河下游入海口处,就在游轮码头附近。古朴而雄伟的城堡有十几层楼高。高大的外墙没有任何装饰,露出常年风雨侵蚀的痕迹。古城堡建于
1280
年,是北欧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大型城堡之一。其建筑工程持续了近
300
年时间,古堡不断被加厚加高,
15
世纪中叶又扩建了新堡,形成现在的规模。中世纪的图尔库城堡一直是瑞典王国统治芬兰的最重要的军事要塞。瑞典的
14
个国王都曾把这里作为王宫。
古城堡目前是图尔库市博物馆所在地,是图尔库的一个重要旅游景点,每年约有
20
万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人们来到这里仿佛回到了几百年前,既能看到王公贵族留下的各种珍宝,也能看到关押囚犯的地牢。据说里面的工作人员会按照当时的风俗,穿着中世纪的服装接待游客。城堡的顶层有两上经常举行宴会的大厅,分别为国王厅和王后厅。那里会有手持长矛、头戴盔甲的卫士站岗,也有身着古民族服饰的侍者为宾客服务,充满中世纪的情趣。可惜我们到达这里时,城堡已经闭馆,没能进入里面参观,留下一丝遗憾。
待续:
2016
游历北欧
(6)-
横跨波的尼亚湾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2016游历北欧(4)-芬兰-赫尔辛基
后一篇:
2016游历北欧(6)-横跨波的尼亚海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