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2622014713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充满英国气息的基督城-2016新西兰(6)
(2016-04-27 03:48:43)
标签:
新西兰南岛
基督城
基督城博物馆
基督城大教堂
分类:
澳洲旅游
从奥克兰飞抵南岛最大城市基督城,开启了我们此行中最为异彩纷呈的南岛之旅。蒙蒙细雨中的基督城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古朴冗重、花园绿茵。。。。。。,似乎还有一丝地震后的凄凉。
在这里我们将停留半天。基督城是新西兰第三大城市,
处处洋溢着浓厚的英国气息,特别是在这样的蒙蒙细雨的天气里。
由于
2011
年
12
月的一场大地震(
里氏
5.8
级浅源地震)
,城里建筑都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不少高楼都不存在了,很多房屋尚在修复,近
15
万人离开了这里,使得这里看上去有些冷清。乘车浏览城市之后,我们来到了
天主教堂,一座屹立市中心、庄严肃目,文艺复兴式的古典建筑,不过教堂尚在修复种。这里是基督城中最为英式的一个区域,有教堂、学校和博物馆等。
博物馆
还是挺不错的,从原始社会,到时髦现代;从土著毛利的起源,到欧洲列强的登岛融入;从广裘富饶的自然环境,到文学艺术工艺美术,五花八门,包罗万象,值得一看。来自宝岛台湾的导游老刘向我们推荐了这里,希望在我们游览南岛前,对新西兰有个大概的了解。
新西兰是一个君主立宪制
混合英国式议会制的国家,为英联邦成员国。当地的原住民是毛利人,据说毛利人的祖先来自我国的台湾省。在
1840
年新西兰成为英国的自治殖民地之前,毛利人生存在钻木取火的半原始状态,甚至时有人吃人的现象出现。不过这都是英国殖民者对毛利人的描述,在如此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食物链异常丰富,何须人吃人呢?
毛利人曾经用过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以及毛利人的纹身文化和雕刻艺术等。
虽然新西兰地处南太平洋孤岛上,但岛上的物种还是比较丰富的,并且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1840
年
2
月
6
日,毛利人和英国王室在
岛屿湾
的
怀唐伊
镇
签署了
《
怀唐伊条约
》,该条约使新西兰成为英国的一个殖民地,使英国殖民者有权在新西兰定居并允诺毛利人按其意愿继续拥有他们的土地、森林和
渔业
;该条约同意建立一个政府,确立了新西兰人享有英国公民的权利等等。此条约签署后,更多的英国人、欧洲人开始来到这里定居,多数人来到南岛定居,因为这里的土地适合耕作,在
奥塔哥
和西海岸地区还发现了
金矿
。由此与世界各国的通商,包括中国,各种牲畜的引进直接影响了新西兰的生产力发展;各样的现代文学、艺术、工艺、美术的登陆,改变了新西兰人的生活方式。
满墙巨大的鲍鱼壳,可以看出这里盛产鲍鱼,且个头极大。
待续
:
浩瀚大海中的凯库拉
-2016
新西兰
(7)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陶醉的北岛北部之旅(下)-2016新西兰(5)
后一篇:
浩瀚大海中的凯库拉-2016新西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