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2622014713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恬静的北岛南部之旅(下)-2016新西兰(3)
(2016-04-20 01:42:37)
标签:
罗托鲁瓦红木森林
毛利族文化村
陶波湖
汤加里罗国家公园
怀托摩萤火虫洞
分类:
澳洲旅游
继续在新西兰北岛南部的旅游。清早在
新西兰第四大城市
罗托鲁瓦的酒店房间里迎来了朝霞,今天天气看来不错。除继续在罗托鲁瓦周边的红木森林、毛利族文化村及火山喷泉区池
游览外,还将向南游览北岛南部的
新西兰最大淡水湖陶波湖,三座火山组成的
汤加里罗国家公园,而后折返向北游览怀托摩萤火虫洞等景区,这都
是我们游程第一阶段的内容,虽无奇葩,但堪称恬静,很有回味。
罗托鲁瓦红木森林
是人工种植林。
上世纪初新西兰人在这片原始林区中种植了
170
多种不同的树木,希望能够验证出哪里种树最适应新西兰,尤其是罗托鲁阿这个地热资源丰富的地区。在这
170
多种树中,有三分之一的种类存活下来。之所以被叫做红木森林,并不是这里有我们中国人认识能够打造高档家具的红木树种,而仅因为这里盛产一种红杉树。游人们喜欢这里还因为这是一座天然氧吧。
林子中有一离奇的景观,被称作“七仙女”,不过我怎么好像觉得这是中国人给起的名字。林中一颗倒伏的红杉,树根已经随树干从泥土中拔起,但仍带着一团巨大的泥土。不可思议的是,就在这棵树干上,长出多棵粗细不均的树,被人称作了“七仙女”,人们纷纷来这拍照留念。
毛利文化村
--
罗托鲁瓦地热保护区及火山喷泉区
位于罗托鲁瓦市东南部
,
与华卡雷瓦雷瓦地热保护区毗邻。
毛利人是新西兰的土著人,是这片土地最早的主人。
毛利文化村将毛利人的古老房屋,经过修缮后集中在这里展示。早期毛利人的住房,用蒲草和棕榈树枝搭成,简陋低矮。最让人感兴趣的是毛利人的雕像,各种不同的脸部纹身,表示了不同的含义,也代表了主人的地位。可惜过于复杂,没有记下来,只能看个热闹了。
文化园后面的起伏连绵的丘陵中,布满了
热泉、泥浆池。置身于地热区内,蒸气弥漫,犹如腾云驾雾。令人惊叹的地热资源是大自然给予毛利人的恩赐,也促进了毛利人文化的发展,这里过去是毛利人的神山。
园区中最为壮观的当属间歇泉,时而静静地飘浮蒸汽,时而嘶嘶发声地喷射水柱,据说最高时可达
30
余米,似银链闪耀,白莲盛开。水柱旁附近还有其他几个较小的热泉和几汪清澈的水池,有的碧蓝,有的翠绿。登高望去,白色的高地上白烟缭绕,一片蒸腾,恰似刚刚打开的蒸锅。
汤加里罗国家公园
位于新西兰北岛中央,建于
1887
年,是新西兰最早的国家公园。公园内高山林立,森林密布,溪水流淌,风光俊秀,壮观的火山群变化万端。过去这里是当地土著毛利人的圣山,对于毛利人来说标志着整个部落与其环境在精神上的联系。这里是新西兰人非常喜欢的这里,狭窄的公园门前挤满了游客们的汽车,使得我们不得不在山口停车,步行
20
分钟走到园区门口。这里没有惊人的精致,也没有特殊的奇观,有的是及其茂盛的植被,游人们沿着狭窄的林间小道游览参观,如此才逐渐明白,新西兰人夸赞这里,是因为它的幽静,因为它的森林与高山,是他们假日里休闲锻炼的好地方。
高山对新西兰的
毛利人
具有极大的精神力量。
汤加里罗国家公园
是由鲁阿佩胡火山、东加里罗火山和瑙鲁霍伊霍山组成,毛利酋长蒂休休图基诺四世于
1887
年作为一种极大的信任,将这三座壮观的火山作为礼品赠送给了国家。
1990
年和
1993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汤加里罗国家公园作为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名录》。
陶波湖
是新西兰最大的湖泊。位于北岛中部火山高原上,湖水覆盖几座火山口,面积
606
平方公里。怀卡托河上游的通加里罗河由南面注入,湖水由湖东北经怀卡托河流出。陶波镇位于湖口,为附近乳牛、肉牛、羊牧区和人造林区的中心。湖四周有很多地热温泉,设有很多疗养院。
在我们从南向北折返返回奥克兰的路上,我们来到了陶波湖。
怀托摩萤火虫洞
位于北岛怀托摩溶洞地区,因其地下溶洞现象而闻名。这种石灰岩溶洞对于光顾过国内众多溶洞的我们来讲应当不会引起多大的震动,可当我们乘船来到溶洞深处,洞顶上方密密麻麻、如同繁星般的萤火虫光点,却是让人兴奋和赞叹。
。
可惜这里不允许拍照,只是在小船出洞的瞬间抓紧拍了一张,算是一个留念吧。
这种生长在溶洞中的萤火虫与我们平时看到的、漫天飞翔的萤火虫不同,这是一种软壳生物,它们的虫卵会布满洞顶,并会在漆黑的溶洞中发光
。
下图是一张明信片的翻拍。
待续:陶醉的北岛北部之旅
-2016
新西兰
(4)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恬静的北岛南部之旅(上)-2016新西兰(2)
后一篇:
陶醉的北岛北部之旅(上)-2016新西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