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2016-03-07 00:30:00)
标签:

耶路撒冷

圣殿山

哭墙

锡安山

多米森教堂

杂谈

分类: 亚洲旅游摄影
       耶路撒冷有悠久的历史,有说不完的故事,走在耶路撒冷任何角落,都有可能踩在了千年宝藏的遗址上。在这里游览如同是在时空隧道中来回穿梭,时而是数百年前的城墙,时而是21世纪的城建,时而是的古朴庄重的教堂,时而又是五光十色的商街。差异鲜明的各个景点,促使游人不断变换着角色、改变着心态,超尘出俗地沉思,拔新领异的遐想。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清晨出来晨练,酒店附近是以色列政府办公区,相对比较安静,离开酒店不远就是城市环城高速,但由于今天是安息日,路上的车辆很少。公路前方的一座单臂斜拉桥的优美造型深深地吸引了我们,这是耶路撒冷现代化的展现,据说大桥还是中国公司设计建造的。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像世界上很多古老城市一样,分为老城和新城,新城位于耶路撒冷西边及西北边。整座城市面积126平方公里,而老城仅仅不到1平方公里。新城中居住的绝大多数是犹太人,而老城居住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三大宗教虔诚的教民。我们对于老城的游览是从城西的雅法门开始的,这个门由于向西可直通往位于地中海沿岸的雅法港,故此得名。雅法门外有一个大风车(当年这里是面粉厂所在地,大风车应为磨面提供动力),这是400多年来新城逐年扩大的起点。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第一座城墙是当地的耶布斯人在公元前2000年建设的。所罗门时代(公元前970-930)建造了第二座城墙。亚述王朝(公元前722-597年)建造了第三座城墙。第四座城墙是希律王的孙子在公元前后修建的。我们现在所见的城墙是公元1535-1542年奥斯曼帝国苏丹苏里曼所建。由于每次城墙的修建都是在原来基础上修茸的,虽然使用的都是白色石灰石,但石块雕琢的花纹各异,形状不一,所以可以一目了然地知道城墙上每块石块的年代。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老城的城墙有八个门,主门四个,分别为雅法门(西)、大马士革门()、锡安门()和狮子门();其他四门分别为金门(东墙上,已封)、当格门(西墙上的小门)、希律门(大马士革门旁边,便于通向穆斯林区)和新门(只是北墙上的一个豁口,便于通向基督教区)。雅法门是各门中最热闹的一个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老城古老城墙环绕的老城仅有不到1平方公里,被划分为四块。东北部最大,是穆斯林区 ,西北部是基督教区,东南部是犹太区,西南部是最小的亚美尼亚区,各区之间有罗马时期的古商道分割。巴掌大的地方,动辄就划分几块,是这里的特色,要不怎么是人人向往的圣城呢。城内是迷宫般狭窄街巷,米色石灰岩块的路面、石阶,被岁月打磨得光滑照人。

        从雅法门进入老城,向右转便是亚美尼亚区。这里比昨天走苦路游览的穆斯林区显得宽敞一些,走过游客中心、几座酒店喝商铺,眼前就是一段废弃的城墙及城堡。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亚美尼亚并非宗教,但却能与三大宗教平起平坐,共同划分耶路撒冷古城,这多少有点奇怪。原来公元301年,亚美尼亚宣布皈依基督教,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基督教国家。所以,现在老城里的亚美尼亚居民,其实是世界上资历最老的基督教信徒的后裔。统治耶路撒冷的奥斯曼人在亚美尼亚进行种族清洗,生活在耶路撒冷的亚美尼亚人非常害怕,就在老城内的亚美尼亚区修筑了一座内墙,每天晚上十点关门,并且规定凡是与外族通婚的亚美尼亚人必须搬离亚美尼亚区。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走过亚美尼亚小教堂,就进入了狭窄的石板路街巷,两旁是黄色的石墙,似乎整个耶路撒冷都是这个颜色。老城内的亚美尼亚人好像不尚商贾,安静独处,整个区域静悄悄的,即便偶遇路人也是低着头匆匆而过,似乎对我们这些异乡人没多大兴趣,也可能是司空见惯了。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亚美尼亚区不大,从雅法门朝着大卫塔方向,走到锡安门附近就进入了犹太区虽然建筑式样没有太大变化,但城市气氛有明显的不同。社区空场上有很多人聚集,聊天游戏热闹了许多,对游人也是笑脸相迎,很是友好。在导游大卫的引领下,我们沿着高高低低、上上下下的石板路前行,时而会看到道路两侧地下的罗马石柱、拱门和一些有着壁画的残墙,这就是可追朔到2000多年前的古罗马市场遗址。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犹太会堂其实就是犹太教的教堂,只是外边不很明显。这座犹太会堂还有其特殊的纪念意义。1948年耶路撒冷老城中的犹太人被约旦军包围并驱逐,犹太区被阿拉伯人洗劫,古老的犹太会堂也被毁坏。直到1967以色列军收复了耶路撒冷老城,这座犹太会堂才由加拿大的犹太人捐助重建。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来到锡安门前的谷地,这里有一座大镀金蜡烛台放在巨大的玻璃罩中,这是海外的犹太人捐赠,导游大卫告诉我们,这是要为犹太第三圣殿重建落成之时供奉所用,但真不知这要等到何年何月!站在蜡烛台前的观景台,可以从左向右巡视圣殿山、锡安门周边以及对面山谷中的墓地。在书中和电视中见过的圣殿山上的阿克萨清真寺和金顶清真寺、圣殿山设在西墙半腰上的出口、圣殿山下的哭墙、一墙之隔的老城与新城、环绕城墙外的墓地、1967年中东战争在城墙上的弹痕等均历历在目。我们的导游大卫确实不错,别看耶路撒冷老区不大,但犹如迷宫,在什么角度拍照更合适就更莫不者头脑了,有了大卫问题都迎刃而解,因为他也是个摄迷。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哭墙。从犹太区所处的坡上下到谷底,就来到了著名的圣殿山西墙,即犹太教的哭墙。据考证,西墙是犹太教的第二圣殿的墙基的一部分。千百年来,流落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回到圣城耶路撒冷时,都会来到这面石墙前低声祷告,哭诉流亡之苦,缅怀前人、诵读经文,所以被称为“哭墙”。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进入哭墙前需要安检,随后便进入到一个小广场,广场的尽头便是哭墙。哭墙前有一道栅栏隔开,男左女右分开祈祷,游客也需要男女分开进入不同的区域。男子必须要戴上派发的白色小帽(免费取用),女子则要后退着离开。这里有很多的动人场面,有人面向墙壁,悲苦的诉说着什么;有人深深的鞠躬祈祷;有人手捧圣经,默默祈祷;也有人亲吻着哭墙;更有人往哭墙的石缝中塞入写上心里话的白色纸条,因为他们相信,这写给上帝的信,上帝一定会收到。这里虽不允许拍照,但行动没有限制,可以四下观看。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哭墙左侧有隧洞可进入,洞里好像是座图书馆,摆放着许许多多放置犹太经文的书柜,大卫随手拿出一本向我们展示,经卷的每一页正中是一段犹太教义正文,旁边是历代圣人对经文的注释和他的理解,帮助后人准确领会经文。洞里犹太人很多,有的三三两两在讨论经文,有的在给孩子讲解经文,有的则静静地坐在那里阅读。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锡安山虽然仅是小小的一方土地,但却与宗教、纷争与纠结紧紧相连。锡安山与其说是山,不如说是位于丘陵山坡顶端的马可楼的顶部平台,站在上面可以鸟瞰周边建筑。这里有两个重要的景点,一是大卫王墓,虽然大卫王墓并非真是大卫王埋葬的地方,但犹太人就这样认为,视其为神圣之地。二是马可楼,马可楼拉丁文的原意是饭堂,传说是耶稣与门徒享用最后的晚餐的地方,因此肯定是基督教的圣地。 因此2000多年来,两教对此地的归属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而伊斯兰教15世纪占领锡安山后,干脆将马可楼的部分房间(包括最后的晚餐的那间房间)改为清真寺,用来讲解《古兰经》,并且500多年的时间禁止基督徒和犹太人进入。由此可见,锡安山又是一个“是非之地”,锡安山本义就是 上帝的天城

       从老城的锡安门进城,到达锡安山最近。锡安门两米多宽的城门,居然还允许走汽车。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大卫王冢大卫王是以色列最伟大的国王之一,他在以色列历史中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的秦皇汉,是他统一了以色列各个部落,建立了统一的以色列王国。大卫王将耶路撒冷这座耶布斯人小镇扩建成以色列的首都,并将其命名为耶路撒冷。的创造者,他的儿子所罗门使得以色列达到历史的辉煌。中国人对于大卫的印象恐怕都来自米开朗基罗创作的大理石雕塑,没错,那个裸体的美貌男子就是他。

          这座两千多年前由希律王建造的城塔虽然传说是大卫王的墓穴所在地,实际只不过是个空冢。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马可楼 锡安山的马可楼,拉丁语原意为用餐之处,是耶稣享用最后的晚餐的楼房。如今所见的马可楼房间,在15世纪伊斯兰教占领锡安山之时,遂将之改为清真寺,致使500多年基督徒和犹太人无法进入,直至1967年中东战争结束。

       耶稣蒙难之前最后的晚餐的地方,如今只是一间空荡荡的厅堂,但关于名画《最后的晚餐》创作过程中故事却是很有意思。在意大利艺术家列奥多··芬奇受顾为米兰格雷契寺院食堂画《最后的晚餐》之前,所有的画家对画面艺术形象处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所画场景是大家都在低头吃饭,只是把犹大与众门徒分隔开,画在餐桌的对面,处在孤立的位置上。而达·芬奇没有这样处理,他选择的瞬间情节是耶稣得知自己已被弟子犹大出卖,差弟子彼得通知在逾越节的晚上与众弟子聚餐,目的并非吃饭,而是告诉大家自己可能要遇难了当耶稣入座后即席说了一句:你们中间有一个人出卖了我。说完此话,引起在座的众弟子一阵骚动,每个人对这句话都作出了符合自己个性的反映,向老师表白自己的忠诚、大感不惑要求追查是谁、向老师询问,整个场面陷于不安之中。每个人的面部表情、眼神、动作各不相同,尤其是慌乱的犹大,手肘碰倒了盐瓶,身体后仰,满脸的惊恐与不安。由于叛变者的形象是很难画的,达芬奇为塑造犹大的形象已停笔几天,他常站在画前沉思。当时请达·芬奇作画是按时付酬金的,几天不动笔使院长十分恼火,打算扣发达·芬奇的工资,并将想法告诉了达·芬奇。达·芬奇转首看了看院长,立即有了灵感,把院长的头像画成犹大。后来米兰大公来看芬奇已完成的画,一见坐在犹大位置上的是院长,他笑了,并说:我也收到修士们的指控,说他克扣修士们的薪金,他和犹大是一个样的,就让他永远地坐在这里吧。达·芬奇之所以用院长作模特儿,并非完全是出于个人的报复,而是发现院长和犹大都很贪婪金钱,他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对于游客可来讲,到这里除可以游览《最后到晚餐》之地外,还爬到顶楼俯瞰老城。但我们来到这时太阳已经下山了,塔楼之下狭窄的街道一片漆黑,所以只能拍拍周边其他楼宇了。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多米森教堂是锡安山的路标,一座拥有圆顶钟塔、罗马式的本笃会教堂,相传耶稣复活升天之后,圣母玛丽亚就居住在这儿,一直到最后长眠,所以这里也被称为“圣母安歇堂”。教堂地下室里,有座圣母玛利亚躺着、进入永远睡眠的雕像,来自世界各国的基督徒们在雕像周围设置灵台,点起一根根祝福的蜡烛。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新城中餐安排在新城的一家中餐馆,是一家上海人经营,竟然吃到了炖猪蹄,味道很是正宗,在禁食猪肉的中东地区,这是没有想到的。饭店就在新城最有名的商业街雅法路附近,雅法路相当于北京的王府井。说是新城,也有四百年的历史了,""只是相对老城两千多年的历史而言,其实这里还是很古老、很保守的,好像少了点儿现代大都市的气氛。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与犹太男人最喜欢戴的头顶小帽一样,在以色列到处可见七杈烛台。七杈烛台是以色列国徽的主要图案,最大的一座七杈烛台在国会山前面的小公园里,以色列1948年建国时英国送予的一份大礼,上面刻满了许许多多圣经中的故事。七杈烛台可插上蜡烛或者盛上灯油,是犹太教的礼仪用具,后成为古代犹太教的徽号。烛台中,边上的六支表明上帝创造的六日,中间一支是安息日。根据《圣经》“创世记”记载,上帝在六天内创造了宇宙万物,第七天便完工休息了。在《出埃及记》中,上帝训斥先知摩西,以色列人应该劳作六天,第七天休息,要去教堂祷告上帝,这就是礼拜天的来历。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穿过雅法路,经过几个街巷,我们来到了新城最大的菜市场。市场里非常热闹,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与我们国内的自由市场没多大区别。导游大卫是想让我们更近距离的观察以色列人的生活,更多地了解以色列,了解犹太人。他说,他到了北京,最喜欢逛的就是胡同,游览和了解中国人的风土人情。

      大部分的犹太人都是很开放的,而且越来越多的人不信教。但也有非常传统的派别,他们身穿全身黑色的礼服,头戴礼帽,生活在非常闭塞的独立院落中,固守自己的生活圈子,要求邻居必须是志同道合者。他们严格遵守犹太教规,严格到不与外人交往,甚至有自己的学校和教育课程,希望自己的下一代仍能坚守纯正犹太教规和生活习俗。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耶路撒冷-城墙内外的故事-2015以色列(4)

      这就是耶路撒冷了,浸泡在宗教故事中的古城。按说在大国书写人类历史的世界中,只有一个国家或者民族足够强大,才可能向外输出价值观。然而小小的以色列用自己与众不同的方式,用犹太人的《圣经》支撑大半个世界的精神脊梁,这才是比那些宗教故事更有意思的故事。

      到此,我们在耶路撒冷唯一没有参观的就只剩下圣殿山上的阿克萨清真寺和金顶清真寺了。穆斯林管理这里很严格,异教徒是不允许进入圣殿山的,所以我们只能能远远眺望。而当实枪核弹的穆斯林警卫听说我们来自中国,立即告诉我们明天这里对游客开放,欢迎你们来参观。真不错,无论是以色列人,还是巴勒斯坦人,无论是基督徒,还是穆斯林对中国都很友好。想想也是,我们相隔那么远,我们佛教、道教与上帝不相关,也与真主没矛盾嘛当然这也与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关。

      待续:耶路撒冷-圣殿山与伯利恒-2015以色列(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