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5月川西行(6)--八美镇、土石林、塔公草原
离开惠远寺返回S303省道继续前行,很快就来到八美镇。本集将记叙从八美镇开始,经八美土石林、塔公草原、木雅金塔,直至新都桥沿途的美景观感。
1、八美镇
网上是这样介绍八美镇及其周边的,“以高原草原风光为主,美不胜收。虽说新都桥是摄影家的天堂,但八美有过之而无不及”。来到这里发现却是景色平平,司机小李讲我们来得早了一些,要是在6月中旬以后,草滩、山坡上绿草长起来,蓝天白云下沿途到处是绿色绒毯、红顶藏居、五颜六色的小花,景色还是很美的,犹如路边广告“康巴十分美,道孚由八美”。看来应当是这样的,否则网上的说法以及路边的广告好像就过于吹嘘了。
八美是317国道上一个重镇,当用汉语发音时就会获得如同车窗外景色一样美妙的含义,藏语的意思是“巴郎山下的牧场”。《越野越西藏》一书是如此描写得“不过是个方位词,但掠过我们眼帘的八美却应该是指康巴地区那八种优美的自然景观:雪峰、森林、土石林、牧场、海子、泉水、寺庙和菌子”。由于亚拉雪山就在西南边,在这里也可以继续遥看亚拉雪山,只是距离稍微远了一些。











在由一对来自成都的下岗职工开办的“成都邛崃家常饭菜馆”里,吃了一顿正宗的回锅肉和酸菜鱼,并擦洗了“座骑”后,我们再次启程出发。

2、八美土石林
八美土石林就在省道(G317与G318之间的连接线)路旁,但不知为什么这里除了我们几个人外,就没有其他游人或园区管理人员了,这个景点好像已被人丢弃。这倒好,省得花钱买门票了。
八美石林沿着“康定—道孚—炉霍”一线形成了著名的鲜水河断裂带,在八美附近最为典型和集中。这里将宽广的草甸、起伏的雪山、迷人的藏寨和土石林相互映衬,构成一幅绝妙的风情画,堪与华南著名的石灰岩喀斯特石林媲美。之所以叫做土石林,是因为它的岩石属于糜棱岩土,很松软。形象的比喻就是远看是岩石,近看还是岩石,用手稍微用力一抓就会粉碎。随着连年不断地雨水冲刷,原有的石林会不断地垮塌;而背后山上,原来覆盖在糜棱岩上的土会被不断地冲刷掉,新的石林就会冒出来。这里无论地质成因、景观特点、还是微地貌形态和自然环境方面都十分特殊,并且形成的石林造型也非常壮观、千奇百怪。真不知道如此美妙,并且已经花钱修建后的八美石林景区为什么又被丢弃了呢?唯一的解释只能如小李线索讲,“还没有到旅游旺季”。

这里悄然无声,偶尔听到两声乌鸦的哀叫,我们沿着栈道向着青黑色的石岩走去。入口到景区边上大约有1公里,到了景区边上才发现这里很大,估计要想在这里仔细游览,一天时间都不一定够。景区中有很多的岔路,有的岔路进去后光线很暗,有些瘆人。由于景区目前无人管理且周围也没有任何其他游客,所以我们没有敢深入到最里面,只是沿着右手边一条光线明亮的栈道走下去。




除了有人工修建的栈道外,还有很多淌着水流的小沟,沿着这些小沟也可以走进石林深处。


站在高处,发现对面的石林形成了一个天坑,张口向天。

已经完全展现身姿的石林,用手抓上去,很酥软了,估计用不了多少时间酒会垮塌下来。而在连年不断的雨水冲刷下,新的石林已经露出“笑脸”。


石林的形状千奇百怪,但我相信,如果过些年再来,估计这些石林的形状会有很明显的变化。













3、塔公草原、木雅金塔
塔公草原上著名的木雅金塔就在省道(G317与G318之间的连接线)路旁,驱车来到这里,一眼就可以看到。木雅金塔的周围,直到亚拉雪山脚下都是塔公草原。由于时间关系,且此时草原上的绿草还仅仅刚出头,所以我们没有在旁边的塔公镇住下来,也没有驱车到草原上去“折腾”。


“塔公”,系藏语,意为“菩萨最喜欢的地方”,位于海拔3750米的高原地带。塔公草原面积712.37平方公里,地势起伏和缓,草原广袤,水草丰茂,牛羊成群。一般是在6月中旬以后,草原上绿草茵茵,种类繁多的野花相继开放,草原上的景象会很迷人。晨曦初露,分布在牧场的各处的帐篷里炊烟袅袅,散发出浓郁扑鼻的奶香、茶香,牧民们赶着牛羊行进在辽阔的草原上,时而可以听到远处传来的悠扬婉转的牧歌声。。。。。。。在草原的东面挺立着雄伟的雅拉雪山,与草原交相辉映。



木雅金塔就在省道的东面,塔前有一个很大的广场,这是当地藏民举行盛典的地方,据说最为热闹的是每年夏天藏民在这里举办的传统赛马会。届时牧民们身着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里,欢度传统的节日盛会。赛马场上骏马奔腾,惊险的马技表演阵阵掌声,欢呼声,汇成欢乐的海洋。广场上、草场上搭起五颜六色的帐篷,呈现出一派颇具民族风情的高原风光。广场的最西面,矗立着一个黑色的石碑,上面用红字清楚地写着“塔公草原”,这里海拔有3750米,比拉萨的海拔还要高。



此时是下午,正好可以站在草场上,方便地用长焦距镜头拍摄东方的亚拉雪山。




站在木雅金塔前的广场上也可以拍摄到亚拉雪山。在蓝天、白云、绿地衬托下,再加上五彩缤纷的金塔,照片中的亚拉雪山变得更加神奇、圣洁。






金光闪闪的木雅金塔是由位于甘孜州德格县北部的藏传佛教宁玛派(红教)六大传承寺院之一的竹庆寺活佛多吉扎西活佛捐资,为纪念十世班禅大师来此灌顶布法,于1997年建造的。据说建造时共用了一百多公斤的黄金,寺庙开光时,天空出现五彩祥云,七色光环。
金塔位于雅拉神山、夏古冬青山、文殊山、观音山等八座神山所环绕的中心,藏语称“古汝塘”,意为“莲师道场”。木雅金塔是一座坛城式佛教寺庙建筑,占地35亩。金塔黄金帖顶,共分三层:第一层为显宗殿,供奉有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等八大菩萨和十八罗汉像;第二层为密宗殿,供奉有莲花生大师和密宗传承上师像,佛殿四壁的精美唐卡绘有释迦牟尼佛本生传和莲花生大士传,还有藏、汉《大藏经》和密宗四续经典;第三层为佛陀尊身塔,塔内装藏了《大藏经》、五种舍利和伏藏品等,三层分别代表着佛法、僧三宝和大、小、密三乘。金塔外檐有金鹿、鳌头、金翅鸟、宝幢等帖金饰物。
金塔四周有4座台阁式佛塔,每座塔内装藏了10万小佛塔。围绕金塔的塔林有八种成就塔158座,内装《大藏经》等丰富完整的装藏品。。






金塔的入口在院墙的西北角,这是一个收费的景区,需要在门楼买票。进入第一道院墙后,面对的就是第二道院墙,两墙之间的距离在10米左右。


内墙的外侧有一个383米长的转经廊,廊壁上装有470个转经筒,内装消除违缘障碍的“金刚萨埵百字明咒”22亿遍。


站在金塔的台阶上,举目四望,透过红墙及小白塔,院墙外大美景色犹如增添了佛家光环。





瞧着一家子, 这是负责看守木雅金塔大院的一家子。康巴藏人春夏的帽子挺有意思。


4、塔公镇和塔公寺
离开木雅金塔,就来到塔公草原边上的塔公镇,一个小小的康巴藏人居住的小镇,小镇上最著名的景点就是塔公寺。这里康巴藏人的居所风格已经与嘉绒藏人完全不同了,屋顶不再具有“白色的犄角”,房屋颜色也不再是五彩缤纷,更有些像汉人的住房了。镇上人烟稀少,甚至好像多数住宅也是锁门闭户。小李告诉我们,由于藏民习惯于游牧生活,这个时期多数藏人已经赶着羊群、牛群、马群到山里去放牧了。


塔公寺是甘孜州著名的萨迦派(花教)寺庙,寺庙建筑宏伟壮观,看来是刚刚维修不久。塔公寺是座很重要的寺院,每年藏历的6月6日至17日的护法盛会期间,这里都会举行寺庙“羌姆”(神舞)活动,前去观光者络绎不绝。可惜我们来的时间早了一些,此时这里显得有些冷清。可能主要是刚刚从塔公草原过来,多数游客对如此冷清的藏家寺庙不会太感兴趣的。而且确实有些累了,我们仅仅在寺院周围照了几张相,就离开了这里。
藏传佛教,又称为喇嘛教,是指传入西藏的佛教分支。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南传佛教并称佛教三大体系。藏传佛教的教义是以大乘佛教为主,其下又可分成密教与显教传承(按照传承的教经的不同而划分)。
藏传佛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一万八千多年前的古象雄王朝,古象雄的王子幸饶弥沃如来佛祖(释迦牟尼佛前世“白幢天子”的师父),为了救度众生而传教了如来正法“古象雄佛法”
,也就是
"雍仲本波佛法”(简称"本教")。雍仲本教的《甘珠尔》其实就是藏族一切历史、宗教和文化的滥觞与源头。
公元七世纪印度佛教传入吐蕃以后,印度佛教与本波佛教之间各自互相吸收而各自得到了发展。印度佛教大量吸收了本波佛教的内容,使其能够根植于当时的社会并逐渐发展成为了现代的“藏传佛教”。
这样佛教逐渐在吐蕃复兴,并发展成独具高原民族特色的藏传佛教,而且从11世纪开始陆续形成各种支派,到15世纪初格鲁派的形成,藏传佛教的派别分支主要有宁玛派、噶当派、萨迦派、噶举派等前期四大派和后期的格鲁派等。藏传佛教的派别差异既不像印度的小乘十八派是由于其遵行的戒律不同而分派,也有异于印度的大乘因其主张的教义不同而分派。其派别差异是因不同师承、不同修持教授、所据不同经典和对经典的不同理解等佛教内部因素和不同地域、不同施主等教外因素而形成众多派别,这是藏传佛教的又一特点。
一路上我们参拜过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惠远寺、噶当派(黑教)的曲登沙寺、宁玛派(红教)的木雅金塔,萨迦派(花教)的塔公寺,就只有噶举派(白教)的寺院没有见到。



5、前往新都桥的路上
塔公镇边,沿着省道有一个牌楼,来时穿过牌楼就算是进入塔公草原;去时穿过这座牌楼就是走上了前往新都桥的道路。

出镇之后,突然发现道路两边的山上、河里、草坪上,几乎每一块石头上都刻着“六字真言”,工程量之大,场面之壮观,真让人叹为观止。反正车子是走走停停,倒有利于我们拍照了。





六字真言,又称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六字汉语拼音注音:唵(ōng)嘛(mā)呢(nī)叭(
bēi)咪(mēi)吽(hōng))”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咒,源于梵文,象征一切诸菩萨的慈悲与加持。六字大明咒是“唵啊吽”三字的扩展,其内涵异常丰富、奥妙无穷、至高无上,蕴藏了宇宙中的大能力、大智慧、大慈悲。此咒即是观世音菩萨的微妙本心,久远劫前,观音菩萨自己就是持此咒而修行成佛的,佛名正法明如来
唵(白色)表示佛部心,代表法、报、化三身,也可以说成三金刚(身金刚、语金刚、意金刚),是所有诸佛菩萨的智慧身、语、意。
嘛(绿色)呢(黄色)表示宝部心,就是摩尼宝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随心所愿、无不满足,向它祈求自然会得到精神需求和各种物质财富。
叭(蓝色)咪(红色)表示莲花部心,就是出污泥而不染的莲花,表示现代人虽处于五浊恶世的轮回中,但诵此真言,就能去除烦恼,获得清净。
吽(黑色)表示金刚部心,是祈愿成就的意思,必须依靠佛的力量,才能循序渐进、勤勉修行、普渡众生、成就一切,最后达到佛的境界。

按照网上介绍,从这里开始,沿着省道直到新都桥就是网上称为“摄影师的天堂”的路段,这里应当是石林、河流、草原、森林、雪山、寺庙、藏寨相互映衬构成一幅绝妙的风景画。但我们来得太不巧了,正好赶上全路段修路,很多路段都是单行线(分时放行两边的车辆),到处尘土飞扬。由于很多景点都需要下道去欣赏,但此时如要下道,再上来就麻烦了,至少也要等上半个小时。眼瞧着周边的各个景点从眼前晃过,既无法下道去品赏,也不能停车拍照,真是大感失望,毫无办法。在这"谋杀相机快门"的路段,在这个“摄影师的天堂”的路段,我们的相机却被迫哑火了,真是郁闷啊!
唯一可以安慰自己的是,在这个时节,草也没有长起来,花也没有开起来,所以景色应当一般,阿Q精神。
此段路程仅有33公里,在糟糕的路上花费了近90分钟,我们才再次登上了G318国道,右手边向西前往理塘,左手边向东前往新都桥、康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