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减负要减在“实处”
(2025-02-19 09:37:34)
要紧盯信息壁垒,整治沟通不畅。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信息是否畅通直接影响工作质效。由于上下级之间信息不对等、缺乏有效沟通,不少基层工作者只能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以十备一、以百备十,来确保万无一失、有备无患。这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做法,既加重基层负担,也影响工作效率。对基层工作而言,信息畅通至关重要,关乎贯彻落实的方向性、准确性和针对性。无论是“上情下达”,还是“下情上达”,都需要畅通信息渠道。为基层减负,就是要让基层少走“冤枉路”、少务“无用功”。要既注重“上对下”的传达部署,也注重“下对上”的反馈沟通,推动政策贯彻精准“瘦身”、一目了然,更为有效地让基层知道干什么、怎么干。
要紧盯服务供给,整治赋能不足。“减负”与“赋能”是辩证统一的,一手做减法,一手做加法,才能相互促进、同向发力。一些基层之所以“负重前行”“知痛受痛”,既有干部队伍能力素质的主观方面,也有自身资源条件有限的客观方面。在推进为基层减负的同时,也应该注重为基层赋能。只有强化精准“赋能充电”,才能更好履职担当、“轻装上阵”。要坚持“干什么就重点学什么、缺什么就重点补什么”的理念,加强干部队伍专业化、实战化培训,不断提高基层干部观察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同时,以基层为治理重心,推动资源、服务、管理向基层下沉,特别是对职责在基层、优势在基层但成效不明显的事项,要重点关注、靠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