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道人道,终归平衡

(2019-01-25 12:45:32)
分类: 平衡方舟

《一般平衡论》前言:天之道,人之道

关于本书的名称,由于本书的基本思想和观点是“天道自衡”,所以,我曾拟本书名为“天道自衡论”。还由于本书的基本论述格式是从“天之道”悟会出人性的弱点,主张“人之道”效法“天之道”,所以还曾想取名为“天之道  人之道”。本书是一门研究一般系统平衡规律和应用的理论,所以,在征求了APC美国学术出版社的意见后,我最终还是将本书定名为《一般平衡论》。

我在书中提出“天道自衡”和“剩余智慧”等一簇概念。“天道自衡”是一般平衡论的核心概念,平衡循环自我平衡事物对称自然位置万物玄同等五大平衡法则都是“天道自衡”思想的具体表现,并由这些概念构筑了独特的平衡思维方式和理论平台。天道自衡是指宇宙万物之本质属性为自然而然之平衡。平衡就是存在,生命在于平衡!平衡不仅是宇宙的本源,同时也是万物的运化规则,而宇宙万物之平衡属性又源自于宇宙万物的“存在智慧”。

剩余智慧”是本著为诠释“人”而专门提出来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人类区别于其它生命系统的本质特征。书中提出的三个存在模式理论,以及“自然我+当然我+超然我”的三我一体理论就是建立在“剩余智慧”概念基础上的。“天之道”源自于万物的“存在智慧”;“人之道”源自于人类的“剩余智慧”。剩余智慧理论从根本上解释了“人之道”的种种不平衡难题。我在应用“剩余智慧”理论反思人性时,又恍然发现了人的基本问题——生存与名利——天理与人欲——天之道与人之道的关系问题,并试图用一般平衡论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天之道”是指宇宙自然的运行法则,而“人之道”则是指人类的剩余智慧和贪婪,是人类的所作所为,是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天之道总会自然而然地求平衡——天道自衡;而人之道总是当然而然地反平衡——人道失衡。 “天道”为什么“自衡”,“人道”为什么“失衡”?那是因为“天道”遵循第一存在模式,“人道”奉行第二存在模式。人因求名利而反平衡,又因反平衡而不平衡。天之道与人之道,既合一又相分。天人之间最高境界是合一,人作为万物之一物,天人原本就合一不分,不合一是因人性贪婪部分,所求天人合一只是返归本然而已。

人类与动物的本质差别是有没有剩余智慧,而人与人的差别是如何使用剩余智慧。剩余智慧用于求存求活——对人类社会就是第三存在模式,对个人就是“超然我”;剩余智慧用于求名求利——对人类社会就是第二存在模式,对个人就是“当然我”。“天之道”总因求存在而求平衡,而“人之道”总为求名利而反平衡。所以,作者主张用“天之道”评判“人之道”,要“人之道”效法“天之道”。本著谈天之意不在天,在乎人之生存、在乎天人之平衡也。

天之道的本质属性就是“天道自衡”;人之道的本质特征就是“剩余智慧”用于求名求利所导致的“人道失衡”。宇宙万物,总在平衡;大千世界,总有因果;芸芸众生,无非生存;滚滚红尘,不过名利。您只要顺着“存在智慧→求存求在→宇宙万物”和“剩余智慧→求名求利→人间万象”这两条脉络,用“天道自衡”思想来理解宇宙万物,用“剩余智慧”概念去解释人类社会,从平衡、因果、生存和名利的关系中解读天地人生,也许您就会豁然开朗。

本论俯视天地人间,笑谈世间人事,超然脱俗于先,还归世俗于后;用“天之道”来评说“人之道”,超然于时空反观时空,超然于生死反观生死,超然于名利反观名利…如此就可使人大觉大悟。四方上下×古往今来→宇宙;质能时空×剩余智慧→人生;信息数据×思维算法→价值。读者通过掌握和理解天道自衡的基本理论,运用独特的平衡思维方式,穷天理+尽人性+求平衡+求生存…就可以从一个更高的理论平台上,以全新视角去观察、诠释天理人性。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疑惑,也许都可从中寻到答案。

老子对天道人道的表述非常精彩:“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天之道——第一存在模式总是自然而然地趋于平衡,而人之道——第二存在模式总是当然而然地趋于不平衡。天道自然无为,人道当然有为。近试用一般平衡论的思想和方法去读《老子》,没想到很轻松地就破译了这部天书中一些难点,对老子五千字做出了全新和独特的诠释,拟单独整理出版《破译老子》一书。本书第十二篇是作者对老子几个主要概念和思想的释读。

天道人道,终归平衡。平衡既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和本质,也是宇宙万物运化的依据和根本大法。我平衡,故我在!宇宙因为平衡而存在,万物为存在而求平衡。平衡是宇宙万物存在和运化之因,而现存的质能时空是天道自衡之果。大道至简——天之道即平衡之道;天道自衡——平衡是世界之本质,可谓一语道破天机。道——平衡——准平衡——天道自衡…宇宙玄机、人生奥妙,尽在平衡中,而一般平衡论也许就是那把开启宇宙人生“众妙之门”的钥匙。

亲爱的朋友:读《一般平衡论》的您和这本书一样,就像一坛新酿出的酒,得窖上个十年八年才吃香。修平衡之道,应知行合一,知平衡不易,行此道更难,既要“知”的修炼,还须“行”的功夫。读一般平衡论的诀窍和心法,就是抓住“天道自衡→人道失衡→人法天道”这条主线,以及本书所特有的图式和工具,用天道自衡和平衡规律的思想去破译宇宙万物,用剩余智慧、存在模式和三我一体的理论来诠释人间万象。同时,从“天之道”的高度去——反观+反思+反省人性的贪婪和弱点,由此助您度向“人之道”的自由王国。

天道人道,终归平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