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降息预期急速升温!A股突破3800点后下周能否加速前行?

2025-08-23 11:54:42

当 A 股市场刚刚站稳 3800 点整数关口,全球资本市场又迎来重磅变量 —— 美联储降息预期急速升温。鲍威尔在最新讲话中释放的鸽派信号,不仅推动美股三大股指全线大涨,更让全球流动性宽松预期达到新高度。在内外利好因素共振下,A 股下周是否会迎来新一轮加速行情,成为市场关注的核心焦点。

美联储政策转向无疑是当前市场最关键的变量之一。8 月以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公开讲话中明确表示,“将密切关注经济数据,若通胀持续回落且就业市场降温,9月会议可能考虑降息”。这一表态打破了此前市场对美联储政策的观望情绪,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团(CME)的FedWatch数据显示,美联储9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上调至接近90%,高于讲话前的75%。全年累计降息预期也升至约58个基点。受此影响,美股三大股指全线上涨,纳指涨近2%,全球风险资产风险偏好显著提升。

对 A股而言,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外资流入动力增强。历史数据显示,当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新兴市场往往会迎来外资回流浪潮。2019 年美联储降息周期中,北向资金当年净流入A股达 3517 亿元,创历史新高。从近期数据看,这一趋势已初步显现:8 月以来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达 426 亿元,其中 8 月 22 日单日净流入 68 亿元,创下本月新高。高盛最新报告指出,随着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预计 2024 年流入新兴市场的外资将增长 20%,其中中国股市将成为主要受益者。

外资机构对中国股市的看好态度进一步强化了市场信心。8月21日,据华尔街见闻消息,高盛在研报中称,目前仅有22%的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在基金和股票上,潜在资金流入规模超过10万亿元。高盛称,这一趋势预示着中国股市尤其是中小盘股仍具备显著上涨空间,中证1000和中证500等中小盘指数值得重点关注。受益于更高的散户持股比例、更均衡的行业配置以及对高科技制造业的更大敞口。此外,大摩报告称,鉴于中国股市长期结构性改善趋势在6-12个月内(甚至更长时间)仍稳固,且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的配置仍远低于其推荐水平,预计夏季过后外资流入中国股市的趋势将恢复。而大摩近期还称,继续维持“把更多中国股票组合配置倾斜于A股”策略。这些国际大行的积极表态,无疑为 A 股市场注入了强心剂。

从A股自身运行节奏看,当前市场已具备加速上涨的内在动力:

1、沪指在突破 3800 点过程中展现出鲜明的量价齐升特征,8月16日至22日期间,沪市日均成交额达1.08万亿元,较7月均值放大23%,显示市场承接力充足。特别是8月22日沪指大涨1.45%的过程中,全天未出现明显回调,盘中最高触及3825.76 点,创下近一年来新高,这种强势表现往往预示着趋势性行情的延续。

2、券商板块的 “加速迹象” 更值得关注。作为牛市的 “先行指标”,券商板块最近6个交易日平均涨幅达5.3%,显著跑赢大盘。其中,中信证券、华泰证券等头部券商股价创年内新高,板块成交量较前期放大40%,资金介入迹象明显。从历史规律看,券商板块的持续走强往往意味着市场行情进入加速阶段:2014 年11月券商板块单月涨幅达55%,随后沪指在两个月内从2500点飙升至3400 点;2020年6月券商板块启动后,沪指三个月内上涨15%。当前券商板块的加速表现,或将成为 A 股下周加速的重要推手。

3、增量资金入场趋势同样支撑市场上行。随着指数突破关键点位,公募基金发行市场明显回暖,Choice 数据显示,截至8月22日,8月新成立偏股型基金规模已攀升至 320 亿元,相较于7月的规模,环比增长率高达58%。这一数据反映出投资者对权益市场的信心正逐步恢复。从新基金发行节奏来看,8月份以来,已有逾60只权益类基金成立,且多只新成立基金迅速开启建仓动作。保险、社保等长线资金也在加速布局,据不完全统计,近期已有12家保险机构宣布追加 A 股投资额度,合计规模超过500亿元。这些增量资金的持续入场,为市场提供了充足的 “弹药储备”。

不过,在乐观情绪中仍需警惕潜在风险:

一方面,当前沪指从3400点上涨至3800点仅用了一个月时间,短期获利盘累计较多,若下周出现快速冲高,可能引发部分资金获利了结,导致市场波动加大;

另一方面,美联储最终是否降息仍需观察通胀和就业数据,若后续经济数据超预期强劲,不排除降息预期降温的可能。

综合来看,在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外资积极布局、内资加速入场、券商板块引领的多重利好共振下,A 股下周具备加速上涨的条件。但投资者需注意节奏把握,避免追涨杀跌。配置方向上,除了持续关注券商板块的龙头标的,还可关注外资重仓的消费龙头、受益于流动性宽松的成长板块,以及估值处于低位的周期板块。在市场加速过程中,保持合理仓位、分散配置,才能在牛市行情中稳步获取收益。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