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郭一鸣:A股再创年内新高静待新的共振契机!

(2025-03-12 15:19:51)
昨日预判,美股走低叠加 A 股结构性估值重塑,在基本面支撑与中长期资金入市下,市场有望走强并突破。今日,A 股逆势上扬,券商带动沪指创年内新高,深成指和创业板指后续或跟进,实现共振上行。

隔夜美股下跌,A 股却独立性凸显。早盘虽震荡回落,但影视传媒、泛科技领域发力,数据中心、军工等板块轮动。午后券商发力,沪指突破上周五高位。尾盘指数红盘震荡,延续反弹。

全天市场有三大看点:
A 股逆海外市场走高:美股因经济数据波动、企业盈利及货币政策变动下跌。A 股则凭借国内积极财政政策推动基建、稳健偏宽松货币政策维持流动性,优化企业经营环境;且前期调整后估值合理,吸引资金流入,走出独立行情。
沪指再创年内新高:技术上,沪指前期震荡后均线呈多头排列,MACD 指标金叉,多头力量强。市场驱动方面,券商因资本市场改革迎来机遇,业绩预期提升,带动沪指上扬,吸引更多资金,助力创新高。
券商异动,科技股仍是主线:政策支持半导体、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产业层面,5G 等推动科技行业爆发,如 AI 算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半导体国产化取得突破。资金层面,科技股受国内外资金青睐。即便券商异动,科技股仍主导结构性行情。

当下,多方因素支撑市场上行共振:
政策:今年资本市场聚焦增强稳定性,深化投融资改革。从政治局会议到政府工作报告,政策持续发力,如 “新国九条”、货币政策新工具,为市场奠定基础。
流动性:自 9 月 24 日起,A 股资金供需改善,融资余额上升,成交活跃,两市连续多日成交额超万亿。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超 2000 亿元,美联储降息促使外资回流,提供充足流动性。
市场结构:产业结构上,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占比超 51%,产业升级注入活力。金融与实体、民企与国企结构优化,市场更健康多元,利于指数突破。
估值:当前 A 股估值合理,上证指数市盈率 14.2 倍,处近十年 40% 分位;创业板指市盈率 28 倍,回到 2020 年 Q1 水平。且机构预测 2025 年一季度全 A 净利润增速转正,科技板块盈利增速或达 25%。
投资建议:
科技主线:AI 算力、半导体国产化等领域潜力大,可逢低布局,但需警惕部分个股估值过高,依据业绩数据筛选标的;“政策 + 复苏” 板块:地产链、消费复苏板块受政策利好,具防御性,如白酒板块获北向资金青睐,可适当配置;港股联动:恒生科技指数突破后,南下资金加速配置。投资者可借港股通 ETF 布局港股优质科技龙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