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一鸣:指数平均下跌15%却有一半个股上涨2023年的A股这么强吗?
(2023-12-28 09:24:20)指数平均下跌15% 却有一半个股上涨 2023年的A股这么强吗?
观点:一般来说,在指数下跌的年份,板块和个股的表现基本趋同,整体处于下行的趋势。不过,截止12月27日的A股市场来看,今年有约一半的个股收益为正,其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透视板块和个股的上涨表现可见,市场波动中的介入时机很重要,而在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之际,个股的优选也逐步成为必修课。
2023年还有4天的时间,但证券市场只剩下最后两个交易日。回顾即将过去的2023年A股,基本上可以说是前高后低,先抑后扬。经历了一季度的上涨以及二季度的冲高回落之后,三四季度整体走低,指数不仅创下年度新低,还不断刷新新低。在经济复苏弱势之下,市场整体表现不济。
回顾全年,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27日,上证指数、深证成指与创业板指年内分别下跌5.65%、16.56%和22.88%。截至12月22日,近6个月北向资金合计流出1667.72亿元;板块上,截至12月27日,24个Wind行业指数中,有9个行业指数取得了正收益。其中电信服务、能源、技术硬件与设备、媒体等板块涨幅居前,年内涨幅分别为24.51%、17.20%、10.05%、8.98%;个股方面,截至12月27日收盘,A股市场5332只股票中(包括北交所),剔除今年上市的309只新股,共有2558只股票年内涨幅为正值,占比近50%,其中131只股票涨幅在100%以上。
从这些具体的数据上我们可以看出市场有几个明显的特点:
首先,三大核心指数的走势基本同步。无论是上证指数、深成指还是创业板指,其走势基本同步,这应该是和宏观大势以及市场整体的风险偏好有关,和具体的持仓以及配置没有直接的关系。在海外美联储加息周期以及国内经济复苏弱势之下,市场整体走势低迷;其次,板块虽有分化,但整体也基本趋同于指数走势。板块的表现在一定程度决定了指数的走向,所以这个趋同是没有意义的。只不过,不同的行业周期不同,景气度不同下,还是略有差别。甚至,部分资金青睐的板块,表现会相对好一些;第三,个股的表现最差异性。影响个股的因素较多,包含基本面以及资金面等等,但个股确实可以独立于板块以及指数,走出其独有的趋势。不过,今年有一半个股上涨,确实略超预期,也说明在全市场个股数量越来越多的当前,优选个股的重要性在逐步提升。
除此之外,结合全年市场走势,我们也可以得出大概的一些启示:一方面,即便是市场整体走弱,也会有阶段性的机会,比如今年的一季度以及二季度初;另一方面,入市的时机很重要。股市波动很正常,选择一个适当的时机入场很重要。今年一季度参与市场最为恰当,而二季度后期入市,基本是全年最高点,很难获得好的收益;此外,优中选优或是今后大趋势。尤其是目前上市公司数量越来多的当下,选好板块以及个股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即便是后期迎来牛市,全面牛的概率可能也会越来越小。
回到当前市场,目前A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那么从入场时机上,或许是比较好的配置的时期,至少不会像今年二季度后期一样在山顶上站岗。而从板块和个股上看,随着经济的复苏以及部分行业景气度的回升,受益于经济复苏的周期类品种以及高景气的成长方向,或是可以关注和跟踪的重要方向,毕竟无论从基本面还是资金面看,或许都不会有太大偏差。
因此,即将逝去的2023年告诉我们,A股还是以前的A股,但内部已经或者正在发生较大的变化。不是说指数下跌多数个股就一定下跌,也不是说经济疲软行情就一定走弱,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行业逐步走出逆周期的特征,而在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的当下,个股的选择以及独立性可能成为后期重要的看点,也是2024年投资者配置上应该关注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