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科技新能源汽车创业板两会 |
分类: 大盘 |
题材股井喷后如何操作?
“五一”假期,外围市场表现并不“友好”,和A股相关性比较强的A50指数,还一度大跌。正当市场担忧外部的影响之际,沪指低开震荡、中小创纷纷走强、题材股表现活跃,市场的顾虑暂时被打消,进一步体现出市场的韧性以及向好趋势的逐步明朗。不过,目前市场仍不具备大幅拉升的基础,题材股连续表现之后,短期还需有所注意。
一方面,服务产业继续下滑,经济稳定仍需努力。5月7日公布的4月财新中国通用服务业经营活动指数(服务业PMI)录得44.4,较3月回升1.4个百分点,但仍处于收缩区间,显示服务业产出继续下滑,下行速度放缓;
另一方面,外部环境仍处于低迷。美国2020年一季度GDP下降4.8%,白宫经济顾问预计美国二季度GDP萎缩40%。以美国为首的全球股市经历一波宽松刺激的反弹之后,当前反弹遭遇瓶颈,而二季度经济的继续萎缩也将对股市造成一定的抑制,需谨防指数再次的回撤。
所以,短期即便拥有一定的支撑和推动力,但其间的波折还是需要注意。而回到我们的市场,尽管指数反弹依旧,题材股也频繁活跃,但是两市成交并未有效释放,这对于行情的持续性还是有一定的承压。而“五一”前后,题材股出现连续的拉升,但权重股表现低迷,这种情况,需注意题材股轮动的同时,也要谨防连续拉升下的突然回踩。
因此,对于4天大涨16%的半导体指数为首的题材股,尤其是连续大涨的标的,不妨考虑适当的减持。而从题材股轮动的角度,5G、芯片等低位股不妨继续跟踪和留意。
再次回到市场,大家注意的是ST板块,及其连续出现跌停潮。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在注册制的背景下,壳类公司的优势将逐步消失,那些面临退市而又无能为力的企业将彻底沦陷,整个ST板块或将面临历史最困难时期,而对于投资者来说,尽量避免涉及此类概念股。
最后,当前市场“政策底”以及“估值底”悉数显现,A股具备中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者不妨从中长期角度,做好价值配置和培养价值投资理念,重点关注消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等相对确定性机会;而在此基础上,波段操作的投资者可对重要会议行情予以期待,不仅仅是因为事件的影响,更是因为当前市场的相对稳定以及社会的稳定,特别是更多的行业将逐步继续开放之际,对于经济的提振的推动作用,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