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3年7月5日午评:“牛皮市”即将打破

(2013-07-05 11:25:53)
分类: 大盘

“牛皮市”即将打破

2013年7月5日午评:“牛皮市”即将打破

(宝马司机醉驾将出租车拦腰撞成两截)

 

◆早盘简述
    早盘,两市双双高开,房地产、汽车、酒店旅游等板块上涨,煤炭、家具、医疗器械等板块下跌。开盘后,房地产在“招保万金”的带动下快速上攻,指数迅速上扬,但是在煤炭石油、钢铁低迷的拖累下出现回落。10点之后,有色金属继续超跌反弹。早盘总体上是权重股涨跌互现,而概念类板块出现回落,指数呈现窄幅震荡走势。

板块方面,黄金概念(紫金矿业、东方金钰)、稀土永磁(五矿稀土、广晟有色、中色股份)、房地产(广宇发展、正和股份、中弘股份)、聚氨酯(云天化)、锂电池(成飞集成、九九久)等半盔涨幅靠前;智能穿戴、绿色照明、半导体、多晶硅、石油、交通设施、文化、新能源等领跌。

 

◆重点要闻
    央行连续五周净投放金额总计3510亿
    数据显示,本周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为460亿元,鉴于公开市场无操作,本周央行在公开市场合计净投放资金460亿元。此前四周,公开市场均为资金净投放,单周净投放资金规模分别为1600亿元、920亿元、280亿元和250亿元。至此,央行在公开市场已连续五周净投放资金,累计规模达3510亿元。市场人士指出,公开市场连续两周“零操作”,体现出央行在当前特殊时间节点的维稳意图。但随着市场资金紧张的缓解,下周起包括央票发行在内等公开市场操作可能就会恢复常态。

 

国库定存招标“放水” IPO重启似定在本月中旬
    财政部7月4日公告证实,将分别于7月11日和7月18日进行2013年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定存第四期和第五期招投标,招投标金额合计1000亿元。分析人士指出,相对于央行和财政部以往的招标节奏,7月份的招标不仅密集而且金额大增,这实际上是在向金融体系释放流动性。有观点认为,央行和财政部“放水”的背后,可能与创业IPO重启在即有一定关联。

 

央行:推动资产证券化常规化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巡视员刘建红昨日表示,下一步将研究让资产证券化作为常规化业务发展。她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金融机构在银行间市场共发行了896亿元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其中2011年试点重启后国开行、工行、建行等6家金融机构共发行了228亿元的产品。

 

◆点评
    早盘,市场传言证监会将放开房地产IPO、借壳及再融资,房地产板块走势非常强劲,招保万金等一度集体冲击涨停,随后板块展开小幅回落。此后,昨日表现强势的资源板块风云再起,盘中再度表现。

但是,在这样的波澜之下,大盘依旧没有较好的表现,反弹势头之弱,可见一斑。而总体看,目前股指呈现震荡局面,这种上下纠结的平衡显然令市场无所适从。
那么,这种平衡的状态到底会如何打破呢?巨丰投顾郭一鸣认为,后市股指将面临方向性选择,“牛皮市”或将不会长远。


    一方面,是大盘选择掉头向下。在前期下跌之后,股指在相对位置构成平台震荡,而近期的反弹并没有突破平台上行,权重板块也是表现弱势,短期没有利好刺激,恐难以上行,因此,继续下跌或是情理之中;
另一方面,放量反弹。目前支持股指反弹的唯一因素就是近期热点迸发。从盘面上可以看出,煤炭、有色、锂电池等板块昨日全线爆发,出现集体涨停现象,而近日资源个股又有良好表现,并且还有更多热点早盘已经显现,而市场上只要有量、有热点,盘面就没有大问题。所以,只要这些热点继续,量能有效释放,短期反弹依旧可期,震荡行情便可以转化为连续的上行格局。


    因此,从短期看,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但具体如何表现,目前还难以断定。

对于广大的投资者来说,现在不必去猜,也不必过于着急,只需耐心等待和观望。对于中线投资者来说,目前逢低阶段性布局还是很有优势的;而对于短线客来说,还是谨慎为妙。总体来说,股指一旦快速拉起,那么短期反弹就可以适量参与,而一旦继续下行,二次探底也是好的介入机会。


    总之,7月份总体机会大于风险,机会就在于反弹的机会,无论是目前反弹的延续,还是二次探底后的反弹,交易性机会都存在。

★更多精彩内容★

重要变盘时刻来临

短期谨防出现暴跌

创业板连续上涨原因揭秘

国家队进场怎么看待

市场透漏重大信号

大盘惊现神秘之手百万买单惊天动地

                           1849不是底 静待股指二次探

定海神针”能否止跌进场两标志

股灾降临 1时代该如何备战

出现此信号可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