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引发的思考

(2014-07-20 07:34:17)
标签:

教育

赵广宇

免试入学

考试观

分类: 教育管理

【原创】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引发的思考

教育部、省、市《关于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的实施意见》下发以后,到县一级层面上制定实施方案时却遇到了很多困难,听到了种种声音。

参与方案制定讨论的校长和代表大多数人认为,如果免试,教师就不可能再用心教学,学生也就不可能再用功学习了。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业成绩保证不了,初中、高中怎么保证?如果中、高考能免试的话,小升初免试就可以接受,但中、高考一样拿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小升初怎么可以免试呢?从七嘴八舌的意见中我们可以听出来这样的信息:一、考试是教师评价学生的方式。二、考试是学校保证学生学业基础的方式;三、考试是学校管理教师,督促教师工作的方式;四、考试是学校之间竞争和求生存的方式。

这些意见有没有道理?道理当然有。但这些道理是建立在牺牲教师和孩子们健康发展和成长的基础上的。现在的问题是,不管你有什么不同的意见,但政策就是政策,政策出台是要求去落实的,而不是要你去讨论的它合不合理。既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相继发文,这说明落实这一政策是非常紧迫和必要的,无用我们在浪费时间来讨论行还是不行。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依据政策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如何贯彻落实的问题。在我看来,国家出台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政策的目的和意义在于,一是落实《义务教育法》,保障学生就近入学,保证学生必须有学上。二是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化解以学生成绩招生的“择校热”、“大班额”、“重点班”、“火箭班”,争抢优质生源等现象。小升初合理划片,免试就近入学,就是为了生源能得到了重新配置,使初中的生源进一步均衡,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公平地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并不是说小升初就近免试入学就不允许学校通过素质考评、学业水平检测、加强教育教学过程监管等手段来加强学校管理,掌握和进一步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状况。

有不少人担忧教师工作松懈,担忧学生不再刻苦努力学习,这主要还是应试教育思想和惯性思维模式根深蒂固的原因。

从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从推进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以前,我们所进行的大考、小考、排名、排序都是为应试教育服务的。这其中,有一大批孩子因为成绩暂时不好而被拒绝到校外,还有一大批孩子因为成绩不好在校内被划成三六九等。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不公平的现象十分可怕。小升初免试,并不是说整个小学阶段就免试了。现在,我们必须要想清楚的问题是,我们的考试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给学生排名、排序,为了考核教师工作,为了提高社会、家长的认可度,还是为了检测和掌握教师学生的工作学习情况,为了更好的促进教师工作和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事实上,我们所进行的考试,已经把考试本有的功能给扭曲了,考试纯粹成了管理教师、学生,提高学校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了。

但我个人的观点是,小升初免试,与小学阶段进行必要、科学、合理的考试之间并不矛盾。整个小学阶段,乃至初、高中必要的诊断性考试、学业水平性测试和评价性考试都是有必要的。而这些考试的目的,一是检测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状况,二是检测学生学业水平状况,三是检测教师和学生是否达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其目的,是为了判断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否达到了教学的基本要求?还存在什么问题?以及如何进行改进。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和提高的。

小升初免试,实际上并不不反对考试,只是考试的着眼点和目的性要有改变。而作为校长和老师我们一定要清楚这一点。当然,我们更倡导考试的多样性、灵活性,不要仅仅局限于笔试。我们可以探索操作性、展示性、过程性、综合性、全面性的考试方式,只要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我们都可以积极的去探索与尝试。另外,小升初免试以后,学校领导、教师的思想上必然有所波动。就像今天的讨论会上,我们校长和教育行政领导的思想观念都转变不了,如何让老师转变?我们除了要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和思想观念的引领以外,更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和提高,加强教育教学的过程管理,积极探索学校管理新的评价方式。加强教师的培训和培养力度,转变教师的观念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让教师在执教过程中创新思维,创造工作,从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