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改变自我从而改变学生

(2013-12-23 21:27:29)
标签:

赵广宇

教育

校园

情感

分类: 专业发展

  【原创】改变自我从而改变学生http://s10/mw690/002RgTlOgy6FJ0qEJ7389&690

每一次考试结束,都有老师抱怨不休。更有甚者,还会去辱骂、体罚学生。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种野蛮、粗俗、无知、落后的教育方式,但又是客观存在。在不少老师的眼中那些成绩差的学生就是笨蛋,是蠢材,是朽木。

其实,学生成绩差不是孩子的本意,每一个孩子都有获得优异成绩的欲望,每一个孩子都想得到老师的赞扬。

学生成绩不好不是智力的缘故。是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自觉性和学习习惯的缘故。

我们必须承认,现在有不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用功程度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不少学生的学习非常被动,完全要在老师的强迫下去做。老师不要求,不督促,他们就不动。一些学生根本就没有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常常把对学科学习的兴趣同对该学科老师的情感联系起来。喜欢哪一个老师,就喜欢哪一门学科。反之,就抵触,或者放弃。一部分学生偏科现象十分严重,个别科目成绩为个位数字的现象并不稀罕。不少学生连最基本的学习态度都保证不了,更不用说用功程度了。他们课前不能主动预习,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不能主动、独立的完成作业和练习。这一些都是客观现实,我们不能回避。面对这样的状况,我们该怎么办?一味的抱怨就能解决问题吗?学生的学习不好,教师抱怨、懈怠,从而更加恶化了教与学的双边关系,导致师生关系的更加的对峙和紧张。

一个老师如果不懂得去关注和研究开启学生心智的法门,不懂得在学生的心田上播下阳光雨露,不懂得在学生的心田上除草施肥,不懂得去关注和细心培育孩子的自信和自尊,任何外在的教育形式效果都不会理想。一味的抱怨、冷漠、辱骂和体罚只能把孩子推向更差的极端。

我们向学生要成绩,这似乎是理直气壮的。就目前的教育体制而言,成绩对我们来说很重要,对孩子来说也很重要。但我们必须知道,成绩并不是我们追求教育的唯一和根本。学生自信、健康的心理我们更应该去关注和关心。教育者如果不懂的去培育、呵护心灵,那就的违背了教育的价值和根本任务,就是一个充满功利色彩的教育“商”,而非教育“家”。

要知道,孩子今天的成绩并不能够代表一切,也不是宣判学生的标准和依据。我们在执教的过程中,除了在关注成绩,更应该去关注的孩子们的学习状态和心理状态。状态决定成败。我们必须要让学生懂得:今天我的学习成绩不好,但是我的学习状态不差,将来有一天,我一样是一个优秀的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论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好是坏,作为老师,我们都要给与正面的积极的引导和鼓励。要相信,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都会变得优秀。相信,每个孩子都可能有卓越的人生,每个孩子都有可能成为社会的栋梁。

 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孩子来说,我们现在最应该做的工作就是帮助学生矫正不良习性,引导学生积极向前。学生学习成绩差,大部分是因为态度、习惯和自觉性所造成的。因此上,作为老师,严格要求与管理学生是我们首要的职责。在执教中,严格的要求和必要的管束一定不能少。对于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复习和作业等,每一个环节我们都要毫不马虎的严格把关。对于学生表现出来的不良的行为和习惯,我们都要坚决的、及时的予以纠正。当然,这一过程是一个以爱为底色,刚柔并济,讲求艺术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狂风暴雨,飞沙走石的过程。

作为老师,我们必须要明白,我们除了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正确引导以外,自身的改变才是问题的根本。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主动性不强的原因都在于不喜欢这个科目的老师。要想学生喜欢你,喜欢你的学科,那你就得去喜欢学生,并且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堂。老师要赢得学生,首先得有高超的教学技能和执教水平。其次,要有一颗关爱、关注学生的心,与学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消除学生厌学情绪,增强学生学习自信,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和动力的秘密“武器”。“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学生接受了着你这个老师,喜欢你这个人,喜欢你的课堂,他才能喜欢你所教的学科,才能听你的劝导,才能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才能有好的学习成绩。

因此上,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是关键。作为教师,就必须懂得自省和反思,不断的改造自己,改进方法。只要自身不断努力改进,不断的积极上进。相信,总有一天会因为你自己的改变从而改变你的学生。

(这段时间,我们这里一直不间断的停电、停网,博客不能及时更新,请网友谅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