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赵广宇教育校园 |
分类: 教育随笔 |
【原创】谁来呵护教师的精神家园
又一次以相同的方式给全校老师作所谓的“报告”。今天,老师们看起来参与的积极性蛮高,但我的内心却十分的忐忑。
以前,我给老师们作所谓的“报告”总是带着某种目的,总是企图通过自己苦口婆心的言说给老师们传达一些信息,指导一些方法,讲明一些道理,以此来激发老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学校整体工作。而今天,我去做这个“报告”是没有任何目的,只是一次单纯的交流与分享。与老师们分享我在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和所感。因为单纯,所以真挚。“报告”进行的很顺利,从老师们的反应来看,效果还是蛮好的。但“报告”结束之后,我却一直陷入了沉思。
我不敢奢望自己的“报告”能真正触动多少老师的心灵,也不敢奢望我的言说就一下子会有多少人能响应。我只是在想,今天,何以让老师的身心如此的疲惫,让老师的思想如此的空虚?
其实,在每一个老师的心中都应该深藏着一个梦,在每一个老师的心中都应该有一杆秤,即便是这个老师师德有问题,人品有问题,但在他的内心也一定有好的一面。可为什么人向善的一面总是被埋没,向恶的一面却往往被激发呢?当然,对于绝大多数老师而言,积极正面的引导,总会给他们在无形之中传递正能量,总能一定程度上触动他们灵魂深处的那根弦,总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到他的思想和行为。但对于少数老师来说,不论你怎么样用心,不论你做什么,在他看来,一切皆为浮云,一切都无所谓。他们似乎是“头戴金钟罩,身穿铁布衫”,什么样的情感,什么样的思想,都难以侵入自己的头脑。彰显出一种遇事不惊,处事不慌,大将风范的样子,想一想,其实,也挺可悲的。但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何在呢?是不是责任完全在这些老师自身呢?学校管理者有没有责任呢?
社会经济发展到今天,好多东西也随之被异化。学校不是世外桃源,教育也不可能成为真空。对于这些老师而言,自己的防火墙本身就做得不够厚实和坚固,在一定条件下,被不良之风攻击和腐蚀也是在所难免的。浑浑噩噩从教,糊里糊涂度日,自己为的是什么,要的是什么,却从来都不知道,也从来都不去想。
按理说,社会分工本来没有什么贫富贵贱之分,不论在哪个岗位上站,都一样是给社会作贡献。但现实就是现实,不公平、不规则的事就像正常的事情一样堂而皇之的出现、运作时,有多少人还能在坚守住自己内心的防线?不要再去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样的称谓,其实对教师而言,已经隐含了很多无形的、沉重的条件和压力。教师是一个普通人,本来就没有那么多的光环,也无需强加给他们。教师如果自身能做到尊重自己的职业,把好职业操守,做好本分工作,不亵渎,不萎靡,不消极,不颓废,不盲目追风,不害人害己,坚持真理,坚守自己精神家园,就已经很不容易,更何况在做好本分的基础上,还要有所发展。
在今天的教师队伍之中,我们不能排除有那些师德败坏,道德缺失,有损于教师形象和尊严的害群之马,但总的来说教师队伍的主流是好的,绝大多数人都凭着良心在经营着自己的职业。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我们心中得有一杆秤。我们要明白的知道外面大环境与我们内部的小气候的关系,要明明白白的知道自己学校教职工的整体状况。对教师的管理不一概而论,也不盲目指责和随意定论。要知道,人之所以会有消极颓废的一面,必然有其存在的根源。我们的用人的原则应该是避其所短,用其所长,促其所行,利其所向,帮其所成。想尽办法去激发人内在的正能量的一面,以正压邪,让他的内心的那杆秤逐渐向善的方向倾斜,向好的方向走。
对于学校来说,若是没有明确的办学方向,目标追求,没有引领师生思想的核心价值观,没有完整科学的评价激励机制,没有广阔的教师发展舞台和良好的愿景呈现的话,学校在腐朽破败的同时,就会使教职员工迷失方向,失去追求,混时度日,内心就会波澜,思想就会动摇,意志就会减退,他们的教育教学行为就会失范。导致的结果就会使负能量滋长,消极情绪蔓延,随波逐流,和尚撞钟。一些本来教育信念就不坚定,没有教育理想的老师内心深处“恶”的一面,就会不断地被激发和强化,轻则,萎靡消极,重则,道德败坏,行为越轨。
所以说,我们说纯正的校风就像一坛醇正的“佳酿”,浸泡在其中的人,其不论你是什么样的性质,不论你有什么样的背景,只要进入到这坛“佳酿”,就一定会在某种程度上被熏陶和感染,出来也是这个纯正的“佳酿”味。反之,坏的校风就像病毒一样会迅速的蔓延和传播,贻害的何止是一些老师和一群学生呀。
作为学校的领导者,我们必须要清楚,不管外面的大环境如何的变,作为学校的小环境是一定要守护好的。学校是社会道德的防线,也是社会道德的坚固阵地。激发师生内心世界里的正能量,是学校管理者的本分职责和不可推卸的责任。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作为校长,就要率先垂范,坚定自己的教育理想。学校管理者的教育理想坚定,办学思路清新,目标追求明确,思维活跃,情趣高雅,活力四射,激情澎湃,教师也自然会被激活,正能量也自然会被激发,负能量也自然也会被抵制。
培植优良的校风,正确引领教师员工敬畏自己的职业,守护道德底线,重新审视自己肩上所担的这份责任,重新思考自己的价值取向和人生定位。为教师创造温馨的学习、工作环境,为他们搭建宽广的平台,让校园成为师生精神的特区,成为培植价值观,播种理想的沃土,是学校管理者要致力去经营的大事情。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应该静下心来,扑下身子,抽出时间,拿出真诚与真心,去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其实,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我还是要谈,因为,这真的很重要,很重要。光要老师奉献、拼搏,不关心老师的身心健康和生活状况,这是不道德的强权行为。
教师是人,不是神,更不是机器,光要“它”干活而不给其加油。老师既需要物质上的支撑,更需要情感上的寄托。他们有时也会消极,会懒散、会迷惘,会犯错,这些都很正常。这时候,他们更需要正面引导,需要关怀和帮助,需要适度调适,需要情感上的慰藉和思想上的交流与沟通。但现实中是这样吗?现实中,有多少校长能做到这些?
在现实的学校里管理中,我们遗憾的看到,有不少校长在教职工面前经常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开口闭口就是“你们怎么怎么样!你们为什么这样?”,动不动就喝五邀六,横加指责,专权跋扈,而很有人少静心去分析教师消极情绪存在的原因,很少有人耐心去帮助和指导,更不愿意从自己身的管理上找问题。
行笔走此,我突然不想继续往下写了。我只想说,其实,大部分老师真的很可怜,他们自身一直都在努力,一直都小心翼翼的双手恭敬的捧着教师职业这碗饭,他们除了自身不能够为自己创造和经营出一个丰满的教育生涯外,有多少领导者尽心尽职了?这能完全怨怪老师吗?
笔随心动,洋洋洒洒,不知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