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孩子对了,是我错了

(2013-06-17 22:45:53)
标签:

教育

文化

校园

情感

杂谈

分类: 教育故事

【原创】孩子对了,是我错了

几个老师在一起聊天。

甲:“真是要命呀,你说,现在的孩子到底是怎么了?就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就这样一个步骤,我都讲了N遍了,他们愣是没听懂。你说,这样的学生要我咋办?”

乙:“哎吆!你说的那算什么呀?我把住他们的手教上N边,到头来,他们在卷面上一样的给我写错,我还不得给气死呀?”

丙:“就是的呀!领导常常埋怨我们教不好学生,就这样的学生,给他们教教试试看,看他们有多大的能耐!”

….…..

其实,这样的抱怨,只要留心,我们是经常能够听到的。 静心想一想,也的确很悲哀。有时候,我们为了自己一点可怜的尊严,违心的把所有的责任和问题都归结到学生的身上。

前不久,我历经一件事对自己的触动很大。我问5岁半的儿子:“你知道爸爸在哪里工作?”

儿子说:“在办公室工作。”

我问:“在哪里的办公室工作?”

他说:“在一楼的办公室工作。”

我问:“在哪里的一楼办公室工作?”

他说:“在教学楼一楼办公室工作。”

我问:“在哪里的教学楼一楼办公室工作?”

他指着前面的教学楼说:“就在前面的教学楼一楼办公室工作。”

天哪!我的本意是问儿子“爸爸在什么单位工作?”,可儿子究竟都没能回答出来。这让我很焦虑。我不知道,究竟是我问的不对,还是儿子答的不对。仔细想一想,我必须承认,我的一连串追问,儿子的一连串回答全部都是正确的。问题是出在我这个父亲身上的。

过了几天,我把问题变得明确了一些问儿子:“你知道爸爸在哪个‘单位’工作?”

儿子想了半天说:“单位是什么?”

哦,原来他不知道单位是什么。

我就追问:“那,你知道爸爸在哪个学校工作?”

儿子不假思索,且声音很大的回答:“在羊泉中学工作。”

哇!他终于答出了我想要的答案。!一个原本简单的再不能简单的问题,却让我这个老师、父亲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到头来,我还要去怨怪儿子没能回答出我所要的答案,这不得不让我深思呀。

我们必须承认,教育不是万能的,教育是有局限性,不是所有的问题教育都能够解决。但我依然相信,教师的教育方式不同就绝对有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换一种思维,就可能找到一个出路;换一种方式,就可能找到别样的结果;换一个问法,就可能得到一个理想的回答。抱怨学生不行,那也许真的是老师的方法不行;抱怨学生难教,那也许真的是老师的方法太少;抱怨学生糟糕,那也许真的是老师的情态不好。现在,让我们静下心来,放下抱怨,在自己的灵魂深处做以下反思:我们可以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也可以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我们可以问问自己有多少热情扑在了学生身上?问问自己对学生到底了解多少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应该懂得研究学生的心理。在教育中,当我们遇到棘手的问题,首先应该反思自己,梳理子自己的思维,寻找合理的解决办法。一味地埋怨、抱怨学生,企图推脱自己的责任,这只能是无能的表现。
        
不论是前面几个老师的聊天,还是我历经儿子的故事。仔细想一想,都是因为我们本身太过主观臆断而造成的。在教育中,我们一直都很自私的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个想要的东西,不论是成绩还是问题的答案,都是我们一厢情愿的,却从不考虑孩子的承受力和接受度。    

 我们有时即使怀着美好的愿望,却因为不注意方式,不会变通,不懂得关注和尊重,在无意中漠视了学生的主体权利和尊严。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我们往往一厢情愿的念着自己所谓的教育真情,教育真经,奉献精神,却独独忽视了学生的感受与应有的自由及权利。 

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既要符合教育的规律,又要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才能真正称得上是为人之师。要想真正的了解学生,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我们就得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与孩子的心灵进行对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