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六条”评价标准促进教学改革
(2013-03-30 14:47:40)
标签:
教育文化校园杂谈 |
分类: 教育科研 |
【原创】“六条”评价标准促进教学改革
现在的教学改革,弄得是越来越复杂了。名目繁多,花样百出,朝令夕改,追风赶潮,让教师无所适从。其实,教改的核心就是由“教”转向“学”,没有那些多抽象复杂的东西。教改,一切都应从简避繁,去妄保真,让课堂回归本真。只要牢牢记住,并能切身关注学生,发展学生,成就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就是真正的教改。
核心理念:关注学生 发展学生 成就学生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要义为:“关注学生学生参与”八字诀。
课堂要求:课堂的基本原则是“少讲多练”,充分解放学生、相信学生,发展学生,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教师课堂主要任务:精讲、点拨、组织、释难、指导。
红灯区:坚决反对独占讲台,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更反对,只管教师“讲”不管学生“学”的低效课堂。
评价课堂标准:(课“六条”)
第三条:看学生的学习状态。(是否真钻进去了)
第四条:看学生的交流展示。(学生是否真的动起来)
第五条:看学生的作业、笔记、练习(学生学习是否落实)
第六条:看教学活动中是否有小组评价。(小组评价方式灵活多样,效果好)
管理、调控与考核:
以上六条评价标准是我校教学改革中雷打不动的课堂评价原则,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改变或者打折扣。在这一年的教学改革工作中,学校就只抓“六条”评价课堂的工作,其他繁杂的工作都先让路。
1、学校在教师的常态课、公开课、研讨课、观摩课等等,各种教学活动及各类型的教学评优树模中,以此评价标准为主要依据对课堂的成败进行评价。
2、以“六条”评价标准为唯一的依据,教导处要组织专人长期的,不间断的对教师的常态课进行调研,巡查,评价和反馈,组织开展阶段性交流研讨活动,对于普遍性问题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解决。校领导随时对教师的常态课进行巡查和调研;组织召开学生座谈会进行调研、反馈和培训。
3、组织开展教改先锋、教改名师,教改新秀等系列活动,组建论坛,开展经验交流和示范课、公开课、研讨课等系列活动,不断促使课“六条”落地生根、枝繁叶茂。
4、强硬措施保驾护航,把教师课堂状况与年度考核,评优树模,职称晋升相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