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牛市旗手”突然发力A股下跌中“砸出”两条主线

(2021-03-23 15:46:02)
标签:

财经

作者|郭一鸣 编辑|王瑾熙

观点:滞胀以及过热的信号开始逐步释放,经济复苏虽然仍处于加速状态,但是经济复苏已经进入了后期,伴随着经济复苏进入后期以及流动性边际收紧之际,接下来实质性收紧也将是趋势,这对股市来说不是好消息。而且经历2月中旬以来的下跌之后,市场牛市格局也有望发生较大变化,牛市依然没有结束,但是已经进入牛市后期,整体性机会并不明显下,要注意局部性的板块以及局部性的牛市机会。

今日,沪深两市开盘不一,开盘后震荡走低,盘中连续跳水,一直延续至午盘结束。而午后,指数小幅反弹,但力度有限,持续性较低,随后继续震荡整理。盘面上,近乎所有板块走低,个股更是涨少跌多整体低迷。核心资产品种继续走低下,近期强势的有色、化工、钢铁等周期品种也应该下跌,仅有证券等少数板块小有表现。

当前,随着此前流动性收紧担忧以及美债收益率上行的情绪影响减弱,市场对于下行的恐惧影响也在趋弱,近期多个板块轮动以及低位个股的异动已经表明有资金在活跃。这也说明,指数反复之际回撤也已经进入了尾声。但是我们前面也多次提到,当前个股的反复还是需要留意,尤其是一些个股的补跌以及部分资金借助反弹出局对于股价和市场的拖累。

不过,在最近指数下跌以及反复过程中,也貌似“砸”出了一些短线机会。一方面,低估值品种的机会;另一方面,超跌股的机会。低估值的品种,其实春节以来整体表现良好,比如银行股、中字头板块等,其实整体表现强于大势,而高估值承压下,加上资金的倾向,低估值品种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此外,近期医药板块超跌反弹、证券板块的国联证券连续涨停,其实都是超跌品种,包括一些超跌的科技股,应该说在这种局面下,都有短期的潜在机会。紧密追踪A股热点风口,深度解析好股票投资逻辑!关注巨丰投顾公众号(ID:jfinfo)/下载好股票APP,订阅“读研报抓牛股”专栏,享受专属优惠!

https://u.thsi.cn/outer/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news/a31e0c9e21bc84e064a88d2bc50ee561.jpeg

                           

所以,对于近期的市场,既要保持一定的谨慎,但同时也要做好新的机会来临的准备。市场整体向好的趋势目前并没有瓦解。在经济加速复苏以及流动性保持稳定下,牛市依旧保持,只不过随着经济复苏进入后期、流动性边际收紧以及实质收紧的趋势下,牛市也将进入到后期。对于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整体性的仓位还是需要谨慎。而对于风险偏适当的投资者,还可耐心等待牛市后期的重要机会,也就是说指数还有继续上行的空间,但很可能是部分板块以及结构性的行情。

所以,短期可注意以上提及的潜在性机会或是短期交易性机会。而在牛市后期建议重点关注几个方向:1、金融股,其中重点跟踪银行。复苏后期银行业绩改善,资产质量提升,再加上流动性收紧导致资金转向低估值洼地避险,所以相对低估值的金融板块可能会吸引更多的机构资金;2、部分周期股,比如有色等。因为经济复苏还未结束,所以周期股仍有相对收益的机会,但此时不宜重仓参与,跟多关注有色等同事具有催化题材的提振;3、消费当中的核心龙头品种。牛市并未结束,估值不会一直到底,而且消费股性价比相对较高,资金承载能力较强,也是基金被动配置的最佳选择之一。

来源:好股票

作者:郭一鸣 执业证书:A0680612120002

免责声明: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巨丰投顾")出品的所有内容、观点取决于市场上相关研究报告作者所知悉的各种市场环境因素及公司内在因素。盈利预测和目标价格的给予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因此,投资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标的在研究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我们所表达的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巨丰投顾出品内容仅为对相关标的研究报告部分内容之引用或者复述,因受技术或其它客观条件所限无法同时完整提供各种观点形成所基于的假设及前提等相关信息,相关内容可能无法完整或准确表达相关研究报告的观点或意见,因而仅供投资者参考之用,投资者切勿依赖。任何人不应将巨丰投顾出品内容包含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作为其投资决策的依据,巨丰投顾发布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有可能因所基于的研究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巨丰投顾不承诺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所有巨丰投顾出品内容或发表观点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巨丰投顾出品内容信息或所表达的观点并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操作建议。相关内容版权仅为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