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复盘A股最宏伟牛市背后的几大规律:哪怕只读懂一个都受益匪浅

(2021-02-12 07:59:16)
标签:

财经

股票

巨丰投顾

以上证指数来看,2019年1月2440.91点已经有两年多上涨行情了,单看沪指上涨了40%以上。不知各位投资者朋友,是否两年来投资收益超过同期大盘表现。时至今日,指数还在震荡上行,成交量连续突破万亿元大关,投资者心中的疑惑也一定不少:这轮行情还能维持多长时间?哪些板块能够跑赢大盘,哪些板块跑输?哪些板块是笑到最后的?茅台价格已上2000,之后上涨会乏力吗?

复盘2005年至2018年的历史,A股共有5轮大小牛市,大牛市从2005年至2008年,2013年至2015年。从沪指来看,还经历了三轮小牛市,指数没有突破前期高点,维持时间相对短。

本文将复盘第一轮大牛市,从2005年A股998点到2007年6124点,这是沪指涨了6倍的史诗级牛市。通过板块涨幅,板块轮动顺序等多维度来研究这轮牛市的客观规律。当然,历史绝对不会完全重复,但有诸多相似之处,定能对当前市场操作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本次研究报告计划分为八期,有五期为2005年以来每一轮大小牛市的规律发现;还有两期为2019年以来行情已有规律的呈现、推断与展望,最后一期将为2005年以来的市场规律总结。

欢迎大家阅读,预祝各位投资者春节期间生活愉快,本期将开始2005年后的第一轮牛市解读!

史诗级6倍涨幅大牛市 这些板块涨幅超10倍

2005年6月6日是A股历史上重要一日,上证指数历史重要阶段低点锁定在998.23点,开启了六倍大牛行情。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谈论这轮牛市上涨原因可罗列很多条,诸如:

(1)国内经济的高速持续发展

(2)无风险资金跌至较低水平

(3)市场利率水平较低,储蓄不如投资

(4)房地产多次调控,资金池倾向流入股市

(5)国有股权分置改革

(6)股票整体估值水平创5年来低点

(7)外围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同期也为牛市

(8)中国加入WTO等世界组织,国际影响力增强

……

多数专业软件显示A股共有56个投资板块,诸如酿酒、家用电器、半导体、船舶、银行等板块。按照属性划分,这56个板块可分为消费类、周期类、金融类、科技类和医药类。2005年至2007年,上证指数上涨513.49%,在所有板块中(加上证和深证后共58个)排列第43位。深证成指上涨656.60%,排列第28位。所有板块涨幅平位数为770.51%,中位数为648.05%,深成指涨幅达到了平均水平。

数据来源:Choice、巨丰投顾

上图为58个板块上轮牛市表现。这轮史诗级牛市涨幅最高的板块是船舶,指数从最低68.9点上涨至3009.35点,涨幅高达42.68倍。10倍以上涨幅的板块有证券、有色、多元金融、房地产和商贸代理,排列第2位的证券大涨23.85倍。从前十大涨幅板块属性看,船舶、有色、房地产、商贸代理、煤炭属周期类,证券、多元金融属金融类,日用化工、建材和酿酒属消费类。牛市最大受益群体还是周期类板块,这类个股也是熊市跌幅较多的板块,迎来报复性反弹。

消费类板块在2005-2007年牛市表现可佳,尤其是酿酒指数以917.45%的涨幅排在第10位。这可看出,酿酒并不是2017年结构性牛市下才火热的产物,至少从2005年起茅台、五粮液等白酒股已是投资者心中的好股。民以食为天,农林牧渔板块上涨7.82倍排第16位,食品饮料上涨4.8倍还跑输大盘,至于这三大饮食板块差异,或说明这三大市场的规模发展情况不一,酿酒企业的市占率、集中度情况应是三个板块中最好的。

数据来源:Choice、巨丰投顾

科技板块在前十中缺席,涨幅较好的科技板块为电气设备、航空、电信运营,排位分别为11、13和29位。再来看涨幅后十位的板块,互联网垫底仅上涨241%,软件服务、IT设备、工业机械、半导体、元器件和通信设备涨幅均在500%以下,科技类企业占了7席。科技类板块在史诗级牛市中涨幅并不太出重,可能是这轮牛市的最大特点之一。

这些板块笑到最后 原来牛市终结是在2008年3月

每当一轮牛市进行一段时间,总有投资者会在意,自己买入个股所属板块,它持续性如何,到底是在哪个阶段发力;哪些板块在上证指数出现调整后,它还没有进入调整期……对于这些投资者关心的问题,以史为鉴,看看2005年至2007年牛市各个板块的存续期。

上证指数的起始日是2005年6月6日,高点6124是在2007年10月16日,上证指数在2008年1月14日5522.78点转头向下,并未突破前期高点,自此进入大级别调整。

深证成指低点和日期与上证指数一样,高点是在2007年10月10日,先于沪指结束牛市。那么,A股各大板块牛市窗口期如何?

虽然沪指和深指在2007年10月高点后,就再无突破,但多数板块牛市周期好于两大指数。A股有包括供气供热、矿物制品、造纸等26个板块,这轮牛市真正高点在2008年。此外,比上证指数结束晚的板块共有32个,商贸代理同沪指高点在10月16日。

数据来源:Choice、巨丰投顾

具体来看,供气供热、矿物制品、造纸和广告包装四大板块笑到了最后,牛市结束日在2008年3月6日。还有农林牧渔、化工是3月4日结束。而当年3月初,上证指数在4300点附近,较6124高位已回调近30%,这六大板块令投资者羡慕。这一复盘颠覆多数投资者认知:以个股板块角度看,原来2005年开启的牛市并不是2007年10月结束,是在2008年3月终结的。

2008年1月15日是多数板块牛市终结日,日用化工、建材、酿酒等9大板块同天达到阶段高点,占比15.52%。而像2008年1月8日、2007年10月16日等日期只是几个板块指数当天同时达到高点。这或许可说明,当58个大板块(现如今59个)同时触达阶段高点日,共振频率越高,大概率就意味牛市结束。

从板块看,笑到最后的板块以消费和公共事业为主,如供气供热、造纸、农林牧渔、家用电器等板块,另外科技类板块在这轮牛市涨幅相对靠后,牛市终结时点也得到延长,譬如电信运营、软件服务等板块。

整体来看,消费板块涨幅高过科技类,牛市终结期还比较靠后,是这轮牛市不错的投资品种。其中,消费中饮食三剑客都是在2008年1月15日后才到阶段高点。家用电器、建材同样表现出色。另外,有防御属性的医药板块,同样回调周期晚。

金融类板块调整周期晚于大盘,但与上证均比较接近,其中保险为2007年10月24日,银行为11月1日,证券为11月2日。值得注意的是,有22个板块是先于大盘进行调整。特别是互联网、文教休闲、公共交通等7大板块,高点定格在2007年5月,竟提前上证5个月走完牛市,这给我们警示:越是到牛市后期越要慎重,说不准选错板块就将陪跑指数,为了安全起见,牛市后期不如买指数。

数据来源:Choice、巨丰投顾

历史有相似性 更多规律值得再深入研究

本文简单以2005年至2007年A股大牛市为样板,从各个板块涨幅、时间周期等维度来探求这轮史诗级别牛市。相信随着研究深入获得的干货将更多,但这更需要付出更多时间和搜索更多的数据,难度或可一定程度堪比论文。譬如,扩展研究还可以是这样的:这轮牛市不同阶段,哪些板块涨幅居前?各个板块间轮动又是何种顺序?每次题材炒作,龙头标的又是哪些?牛市末端,政策信号和市场信号有哪些……关于更多内容,也欢迎投资者共同讨论,扩展学习边疆。

本文把这轮牛市做了分析,接下来系列文章还会进行推断,看这些结论是否再次成立:

(1)深证成指在金融、石油、煤炭等板块个股数少于上证指数,同时也不像创业板股票几乎全是科技,基于这特点其有两大好处。第一,拖累指数的板块比上证少,保证牛市收益高于上证指数。第二,不会发生2017年结构性牛市,创业板股票缺席的现象。综合来说,牛市投资深证成指相关品种是既安全又可高收益的品种。

(2)每轮牛市流行的科技潮不一样。投资者普遍认为钢铁、煤炭、有色等是夕阳产业,那么回到2005年之时,那时科技并不像现在发达,这些板块在当时也一定程度是科技板块了。但这些现在来看是夕阳的板块,指数高点锁定在2007年,这给投资者居安思危:目前流行的科技,绝对不可保证未来十年、二十年还是科技最强音。

(3)2005年至2007年,半导体、元器件、通信设备等板块个股,涨幅大幅跑输大盘,是那个年代无法企及的科技高度。而当前2019年开始的行情,这些当时落后的科技,是多数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时过境迁,投资科技股难度系数比消费类、金融类更大,更新频率也更快。

(4)消费类板块在2005年至2008年的牛市中,表现很强。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以酿酒为代表的大消费股,收益率跑赢大盘;二是牛市存续期长过同期大盘。

(5)当诸多板块同一时点共振阶段高点,往往是牛市终结时日。这轮牛市重要日期为2008年1月15日,当天共9个占比15.52%的板块同时到达阶段高点。

(6)一定有部分板块先于大盘结束牛市,为了防止这种陪跑现象发生,越是到牛市中后期,越不如买指数。

股市投资中重要的是要捕捉行业概念板块轮动机会,及时撤离正在衰退的板块,进入正在风口上的板块。而轮动策略最关键是中线上把握好行业政策与市场风向,短线上踏准行业轮动的节奏与规律,做到闻风起舞,轮投轮涨。好股票APP读研报抓牛股正是基于行业政策、轮动节奏这两大变量,进行信息广度搜集、深度挖掘与量化研究。产品业绩回溯优异,是中短线投资者的得力助手。

来源:好股票

免责声明: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巨丰投顾")出品的所有内容、观点取决于市场上相关研究报告作者所知悉的各种市场环境因素及公司内在因素。盈利预测和目标价格的给予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因此,投资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标的在研究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我们所表达的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巨丰投顾出品内容仅为对相关标的研究报告部分内容之引用或者复述,因受技术或其它客观条件所限无法同时完整提供各种观点形成所基于的假设及前提等相关信息,相关内容可能无法完整或准确表达相关研究报告的观点或意见,因而仅供投资者参考之用,投资者切勿依赖。任何人不应将巨丰投顾出品内容包含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作为其投资决策的依据,巨丰投顾发布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有可能因所基于的研究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巨丰投顾不承诺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所有巨丰投顾出品内容或发表观点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巨丰投顾出品内容信息或所表达的观点并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操作建议。相关内容版权仅为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