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时建中:大数据杀熟取证太难应明确举证责任分配

标签:
财经 |
作者:巨丰编辑部
1月23日,巨丰投资、经济学家圈联合举办的新经济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原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银监会原副主席蔡鄂生,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汇力基金董事长、中房集团理事长孟晓苏,十一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贺铿,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全国政协委员财科院院长刘尚希,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时建中,香港致富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肇越,华夏新供给研究院院长贾康,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等嘉宾出席本次会议发表重要演讲。
2020年,“双循环”和“十四五”是当之无愧的经济主旋律。2021年是开启“十四五”(2021-2025)最重要的一年,中国将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伴随着十四五的推进,中国正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这个承上启下的关键时刻,本次会议围绕该如何理解趋势和政策,如何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和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如何来寻找经济繁荣的种子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时建中现场演讲照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时建中以数字经济背景下反垄断法的修改为题进行演讲。
时建中表示,要防止资本的无序扩张,数字经济有自己的特点,因此反垄断法要做对应的修改。
时建中表示,数字技术引发了经济新机遇与法治新挑战,以大数据杀熟为例,“大家打网约车往往会选择按照导航走,但是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导航走的路是远的,在路相同的情况下是堵的,这其实一般都发现不了,除非你拿另一个手机导航仔细对比,而且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就是就算被发现了也无法举证,也就是说在动态的商业场景里取证很难。”
由于在数据及信息呈井喷式增长的背景下,平台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并不对称。时建中表示,反垄断法修改中应该加大数据及信息强者的举证责任。“只有保护数据及信息弱者的法律才是正义的,否则,只能迫使消费者陷入更加困难的境地,最后伤及数字经济本身。”
现场花絮:
来源:好股票
作者:巨丰编辑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具体操作建议,据此操作盈亏自负、风险自担。